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010-01-29

��:中�房市的秘密

朱�基为什么能够把房价调下来?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也曾面临着如今天这样的危机,由房地产热所引领的通货
膨胀引爆了中国经济内在的矛盾,其后也迎来与今天这样相似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但中国经济在朱�基推行的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最终避开了一个个急流
险滩而实现"软着陆",狂飙突进的房价也在凌厉的调控措施下迅猛下跌,使"经济过
热"失去最后一个强大帮凶。

回顾朱�基总理当年的调控政策,今天仍有酣畅淋漓之感,感觉体现朱�基的"朱
氏风格"的调控措施真是刀刀切中要害,刀刀迅猛果断,刀刀指向权贵阶层,效果之好
令世界惊叹:
一是抓紧整顿金融秩序和金融体制改革。朱�基亲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并于
1995年7月12日召开全国银行会议,颁布16条,从紧缩信贷开始堵住货币进入市场的渠
道。在金融整治方面最具有"朱氏风格"特点的就是当年7月份,朱�基以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身份,把所有下属银行的主持者都召集到北京,当面命令他们在40天内收回计划
的全部贷款和拆借资金。"逾期收不回来,就要公布姓名,仍然收不回来,就要严惩不
贷。"语势之厉令所有银行行长们胆寒;二是果断开仓放粮。1993、1994两年中央政府
放出400亿斤国家储备粮。同时,中央政府还在1993~1995年期间,3次提高粮价,鼓
励农民种粮食。到1995年粮食大丰收,市场上粮食开始供大于求,治理通货膨胀度过
最艰难的阶段;三是大砍项目,防止重复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当时砍项目,砍得鬼
哭狼嚎,砍得权贵阶层无处躲藏。

为配合调控措施的坚决推行,朱�基在舆论和政府监管上做了精心的准备。一是
高扬调控的旗帜,显示政府调控的决心。针对理论界中关于是否要放松调控的争论,
朱�基旗帜鲜明地表示,调控要继续适度从紧,防止过热。并对主张放松调控的北大
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进行公开批评,以正本清源;二是打击腐败毫不手软。
为打击贪官污吏,朱�基公开表示:他准备了一百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1口留给自
己。在严厉打击特殊利益集团方面,厦门远华案、北京陈希同案都是朱�基任内揪出
来的。三是不但自己亲临过热的重灾区如广西北海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而且还派出20
几个国务院督察组,强力推行各项调控措施在各个地方的具体执行,威胁地方官员不
准胡来或是阳奉阴违。

朱�基是中国最早洞烛房地产问题的少数高级官员之一。他认为:楼市经济是靠
不住的,"现在投资的增长60%靠房地产,房地产的推动能力很大,建筑材料工业、钢
铁工业都上去了,但将来如果没有这样的拉动力怎么办?难以为继啊!";"我们要更
加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特别是农民的购买力,才能拉动这个生产,而不是单
纯靠投资";"这个房地产,特别是高级房地产,尤其是在大城市的高档房地产能不能
保证卖掉呢?你不能把这个风险都加在银行身上,我只是提出一个预测,也不是警
告,要小心一点。",今天看来,朱�基对于房地产的论述句句精华,切中要害,站在
极高的理论高度上。最后,房地产调控成为朱�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调控的重点又
落实到打击房地产投机上。他紧缩房地产投机,要求各大银行把投入到房地产上的资
金彻底回收,以彻底断掉投机的资金来源,终于成功挤出了房地产业中蕴藏的巨大泡
沫。

当年,由于朱�基总理不畏权贵,坚持调控,并且方法得当,使得中国过热的经
济很快实现了"软着陆",通货膨胀得到有力的治理,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国民经济
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长,1992年至 1996年中国平均递增12.1%,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
最快的国家之一;1997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1300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5倍,仅次于
日本,居世界第2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平均
递增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5.7%,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增长最快的时
期之一,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3200余万。另外,由于朱�基提前进行宏观调控,
当1998年世界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应付金融危机最从容的国家,使得
中国不但自身成功避免了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也带动了亚洲各国经济的提前复
苏。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相似的轮回!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再度面临一个与上世纪末一样的危机局面。出口陷入
四面楚歌境地,内需日益严重萎缩,唯有投资高歌猛进,而且由投机所主导的房地产
热一浪高过一浪,带动中国经济整体的通货膨胀。另外,来自于外部世界的金融危机
对中国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迪拜危机近在眼前,寒蝉悲鸣让我们感同身受。回首
朱�基总理推动的一系列雷霆万钧的调控政策,笔者深深感到:没有调控不了的房
价,只有下不了的调控决心!现今的决策者们如果还在为保持GDP增长的尊荣而战,不
愿放弃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那么再次调控成"空调"的结局完全可以期待!

天冷了,世界金融危机越来越严峻。明天,中国经济拿什么来抵御这场日益迫近的
危机??

--------------------------------------------------------------

惊天爆料:中国房价只涨不跌的原因

昨晚,和一个开典当行的同学喝酒。
我问同学:"你买了多少套房子,多少间铺面?"
"房子22套,铺面12间。"同学炫耀似的答道。
"那你花了多少钱呢?"同学虽然是千万级的富翁,但他也不至于能把千万多的钱
压在固定资产上吧!我心中默算了一下,非常怀疑!
"现在买房子,傻瓜才掏钱!亏你还是个生意人!"同学鄙视地看着我。
同学的话,简直令我震耳欲聋,使我目瞪口呆。我连忙虚心请教。于是,同学就
对我说出一番匪夷所思、惊世骇俗的话来......
以下,都是我同学的话,虽然词句有些出入,但基本语意我还是转述清楚了。

一、买房不掏钱,你是怎么操作的?
同学的话:
你知道,我的典当生意完全是靠钱生钱。第一次买房时,虽然我有能力一次性付
清全款,但我还是不愿意那么多的现金被房子压死。那时,正流行"零首付",于是,
我一分钱没花,贷款18万买了房(贷款期限为一年)。
一年期满,要还房款和利息了。也不知道是我幸运呢,还是我倒霉?那时,我的
资金被一笔业务占用了。为了业务,我不仅还不起房款不说,还得另外新增贷款。迫
不得已,我找老关系----银行的信贷部经理沟通。当我吞吞吐吐地把"延期还房款并另外
新增贷款"的要求说出来后。没想到,信贷经理却诡秘地一笑,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信贷经理给我出的主意很简单:让我老婆,以两倍的价格,贷款买我的房子,贷
款期限也是一年。
"两倍的贷款,那就是两倍的利息啊!你这不是变着法儿的地剥削我吗?"我还没
有反应过来。
"如果到时,你不还款呢?"信贷经理很镇定。
"啊......"
"被银行收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除去税费后,我还凭空白得了17万。
不,这17万我可不能一个人得,我至少要分给他5万。"很快,我反应过来。于是,我
对信贷经理会心地一笑... ...
这就是我第一次买房的经历。
我后来的买房经历都与此类似,也就是:坚决不掏一分钱,全部用银行的贷款买
房子;然后,如果遇见不明真象的投资者(说是投资者,其实是傻帽)买房,那就高
价卖给他。如果一直没有投资者买房,那就不断地把自己的房子加价转贷给自己,不
断地用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债。
并且,我是开典当行的,与银行的关系是一般人无法比的。一般老百姓买房,大
都选择20年按揭,而我买房从来都是只贷款一年,到期了才还本金和利息。这样操
作,不用交月供,而贷款到期后,我只须做做"纸面文章"转贷一下。实际上,我一分
钱也不用掏。

二、我不信,在实际生活中能有如此荒谬的事情?你讲的是"童话"吧!
同学的话:兄弟!我是看你人对,才给你讲这些掏心窝的话。你怎么可以不相信
我呢?你要怎样才能相信我呢?
作者发言:你就给我讲点实际的例子吧!
同学的话:你知道王二麻子是怎么发家的吗?
作者发言:"那你说说。"王二麻子是我的另外一个同学,现在是开发房地产的亿
万级富翁。
同学的话:那我就说说。
想当年,王二麻子那个落魄啊!就连他注册公司的注册资金,也是我临时拆借给
他的。如今,别看王二麻子表面风光,他拿地的钱,是从银行贷款的;修房子的钱,
是建筑商垫资的。总之,他就是一个完全的"空手道"。
房子修好后,王二麻子在正式开盘前,通常要举行一个"内部认购会"。这个内部
认购,其实就是王二麻子召集公司内部员工和一些像我这样的、相熟的炒房客(或者
干脆是一些从招聘会上收集的、众多的应聘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以这些人的名义
来买房子,全部用银行贷款来买。这就是所谓的"开发商囤房"。
并且,此次交易上报给银行的交易价,必须比实际的内部交易价提高30%。为什
么?因为贷款买房要首付两成啊!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收回100万,那你就必须以130
万的房价向银行贷款。这样,银行给你的钱就是:130万×0.8=104万;你实际装进口袋
的钱就是:104万--4万(给相关银行人员的"好处费")=100万。
就这样,通过开盘前的内部认购,王二麻子其实已经成功地全部收回了投资,把
所有的风险转给了银行。到这时,王二麻子才会开始打广告卖房子,并归还"买地的银
行贷款"和"修房子的建筑商垫资"。
作者发言:后面又怎么操作呢?
同学的话:
你怎么那样笨啊!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能想到,后面的操作方法,其实与我炒房
的方法是一样的,也就是:如果遇见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说是投资者,其实是傻帽)
买房,那就高价卖给他;如果一直没有投资者买房,那就不断地把自己的房子加价转
贷给自己,不断的用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债。
不过,由于已经收回了按揭贷款的首付款,所以后面的操作并不需要每一次都加
价30%,只需按着楼市房价本来的上涨幅度加价就可以了(即每年上涨14%左右)。
什么?万一房价上涨幅度不足于支付贷款利息怎么办?笑话,你什么时候看见过
中国楼市的房价上涨幅度低于当年的贷款利息了?
明白了吧!这,就是中国楼市的房价只能上涨不能下跌;并且,房价的上涨幅度
还不能低于当年贷款利息的真正原因!
想想就觉得可笑,居然有学者说:"建筑成本和地价的不断上涨,是房价飞涨的
原因。"这简直是扯蛋!其实,"金融成本"才是房价构成的大头,至少要占目前房价的
50%。
以上海倒塌的莲花河畔景苑为例。网上公布,其楼面价格不到604元/平方米,建
筑成本也不到1300元/平方米(其实,网上公布的建筑成本并不准确。市法院电梯公寓
的建筑质量总该比它好吧,建筑成本也没有超过1000元/平方米)。这么便宜的房子,
开发商为什么非得要把它卖到14000元/平方米呢?卖低一点、少赚一点不行吗?答案
是不行的。原因很简单,"金融游戏"是有成本的,每这样操作一次,房子就必须加价
一次。只有不断的加价,上述操作才有生存的空间。所以,莲花河畔景苑前年卖7000
元/平方米,去年卖10000元/平方米,今年就得非要卖14000元/平方米。俗话说"豆腐
盘成了肉价钱"。这就是"金融游戏"的代价!
有句话道出了目前中国楼市的实情,"房子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商品房
是卖给银行的,不是卖给老百姓的。"
老同学,请你想一想,现在的楼市,房价明明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老百姓的实际购
买能力(也就意味着房子永远卖不出去),为什么房价还会不断的上涨呢?并且,还
要"量、价齐涨"呢?原因何在?正在于此!

三、你讲的,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不能代表中国楼市的整体形势。
同学的话:老同学,你太孤陋寡闻了吧。请看:
李树彪案:1999年9月8日到2004年1月15日,湖南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
主任李树彪骗取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共计44笔,涉案金额1.2亿元。
康明案:2000年前后,河南郑州康明置业有限公司通过东明花园414套房源,在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进行重复抵押贷款共690多套,至少套取银
行资金2亿元。
姚康达案:从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
"姚康达"一人发放房贷7141万元,用于炒作128套住房。
森豪虚假按揭案:从1997年至2002年上半年,北京市华运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森
豪公寓、太利花园为幌子,采取假按揭的方式,向中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中关村
支行、北京银行展览路支行三家银行骗贷共计16.2亿元。(请看《京城最大假按揭骗
贷案震醒房市》
建行广州分行案:2002年,审计署抽查建设银行广州地区八家支行的住房按揭贷
款,发现10亿元虚假按揭。仅广东省汕尾市公共安全局某副局长一人,即骗取建行广
州市芳村支行按揭贷款3793万元。
曲沪平案:2006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陆家嘴支行在已发放贷款中,发现1.26亿
元个人房产按揭贷款存在抵押不实,贷款代理人为"曲沪平"。其后更查出与曲相关的
房贷高达91笔,涉及金额4亿元左右。银行不得不委托房屋中介公司出售抵押房产,以
回收问题贷款。
同泰案:2006年,北京同泰房地产公司涉嫌利用87份假业主所签购房合同,从银
行骗贷6700万元。
成都虚构房产骗贷案:2005年至2008年期间,犯罪嫌疑人唐某勾结成都市房管局
工作人员以虚购房产的方式办理房产证进行骗贷。现已发现的涉案房产证已超过一百
多套,涉及金额近二千万元!而且事态还在进一步发展中。
另外,今年银监会三令五申地明确要求:"贷款发放必须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
效信贷需求,防止信贷资金流入楼市"。然而,40000亿资金依然流入楼市... ...
老同学,请你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的此类事件呢?为什么全国的银行都
明知道是假按揭也要把钱贷给地产商呢?难道银行的官员们都是傻子吗?
其实,银行的官员们一点都不傻。
原因在于,银行内部人员与开发商其实是狼狈为奸的同伙。参与这项操作的某些
银行内部人员决不是希望通过购房者支付贷款利息为银行赚钱,坦白地说,他们是在
参与分赃----他们与开发商一起盗取不义之财,将风险转嫁给国家银行,而买单的是真
实的购房者。一旦真实的购房者无法买下这个巨单,银行就出现危机。
这时候,买单的就是全国人民了,国家必须银行注资,消除烂帐。国家的钱哪里
来?印钞票!结果是什么?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老百性的钱不值钱了,或者说老百
姓的钱被抢了,被谁抢了?被国家抢去堵漏了,堵开发商和银行某些蛀出来的大洞。
这个洞如此之大,堵住了也是一个丑陋的疤,而疼的永远是百姓。
所以我会说----房地产业已经成为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团结起来瓜分国家金钱(其
实是老百姓的存款)的道具。
违规又有什么大不了的?银行官员们不怕啊!只要表面的纸上手续完备了,我就
没有了责任。即使按揭贷款是假的,又有什么关系?况且银行有国家这个后台,就是
亏了也不怕,反正银行的官员们现在挣了钱就行。至于银行以后不行了,自然有国家
来管,况且那是下届银行官员的事情。难怪中国银行的坏账率居然在40%以上!原来,
在中国,最大的腐败在银行!

四、我依然认为,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如果你讲的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还没有开
发商被收楼呢?
同学的话:原因有许多,简单的有:
1、你不关心房地产界的新闻。比如"曲沪平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陆家嘴支行
就收了楼,不得不成为了"房东";
2、由于开发商在银行内部的同伙,掩护工作做的好的缘故,案子没暴。
掩护工作怎么做?很简单----只要债务偿还期,开发商就会和"银行内部的同伙"
们一起,把房子又一次加价卖给(转按揭)其它的"身份证复印件"(其实,房子依然
在开发商手里)。这样操作,开发商永远不会被收楼。
虽然这样操作,房价会不断的上涨,并很快地远远超过老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
(也就意味着房子永远卖不出去)。但是,这样的操作,如果只从官样程序上来看,只
从表面的纸上手续来看的话,它是永远合法的。这就是银行官员们敢于给开发商打掩
护的原因----因为以目前的银行制度来说,只要表面的纸上手续完备了,银行的官员就
没有了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email is intended only
for the use of the Shui On individual(s) named above and may also be
confidential. If you are not an intended recipient, you are hereby
notified that any unauthorized use, retention, distribution,
disclosure,printing or copying of this e-mail or its any attachment(s)
(if any)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may be unlawful.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by mistake, please contact the sender by return
email and delete the email including its attachment(s) (if any) from
your computer immediately. The sender does not accept liability for
any error or omission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Shui On refers to the group of Shui On Land Limited, a company
incorporated in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ies, including its
subsidiaries and affiliates.

免责声明:本邮件所包含之信息仅供上述瑞安成员使用,并可能属于机密信息。如果您并非该收件人,谨请注意,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保留、分发、批露、打印或复印本邮件或其任何附件(如有)均属严格禁止之事项,并可能构成违法。如果您误收到本邮件,请立即回复邮件联系发件人并即时从您的电脑删除本邮件,包括其任何附件(如有)。发件人对任何互联网通讯的错误或疏忽均不承担责任。

瑞安意指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一家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包括其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博客歸檔

標簽

搜尋此網誌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