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011-02-28

错过胡适一百年

作者:熊培云

我常把读书的乐趣融于人的历史。在所谓人的历史中,读传是条捷径——传记"浓缩人生精华"。你甚至只需几个小时,就能把一个人看进了坟墓,想象他在坟墓中仰卧起坐,唉声叹气。茔墓之外,我们在逝者的影子下完成对社会的回忆与改造,完成对往届社会优良品质与智慧的追索与继承。

坦率地说,是黄仁宇让我重拾对历史的兴趣,我是说,我从学术上看出了历史的乐趣。这位国民党军官在美国写了《万历十五年》,用他的话来说,他研究的是大历史(macro-history),这个词很玄乎,我倒宁愿把它想成"随心所欲读历史"。虽偶有附会,但黄仁宇的学问的确是做得很好,也很中立,因此也给我们读者一次换个角度读历史的机会。黄仁宇和周恩来同是南开校友,遗憾的是,南开大学没有把肄业生周恩来的礼遇分给肄业生黄仁宇一点,但这并不影响黄仁宇声名远播。

读了黄仁宇的历史书,我开始对海外的中国史家产生了兴趣。作为旅美学者,唐德刚自然成了我书屋里的贵宾了。虽然直到今天,唐德刚的书我只看了两本,一本是《晚清七十年》,另一本即是我这里要介绍的《胡适杂忆》(严格地说,还有《胡适口述评传》,收录在胡适全集中)。对于胡适的追寻,大概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

唐德刚是胡适晚年的入室弟子,曾亲自录制并译注《胡适口述自传》,被公认为海外论胡允当者。唐之胡说,不辱大方,意创笔随,明珠走盘,的确是些好书。唐德刚在《杂忆》书尾称:"关于了解胡适——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要了解胡适,我个人的看法,最可靠的两部书,便是《四十自述》和《胡适口述自传》。"在笔者看来,《杂忆》是可以和上述两本比肩的。在该书中,唐德刚对胡适没有太多的隐讳,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当然,也有些看法和读者大相径庭)。

在杂忆胡适时,唐德刚并未因为是胡适的入室弟子而像罗尔纲写《师门五年记》、《胡适琐忆》时那样毕恭毕敬,更多是尖刻、风趣与超脱。比如谈到胡适与政治,唐德刚说,胡适是"不要儿子,儿子来了";胡适容忍,是"爱惜羽毛"、"畏首畏尾"(借李宗仁语);搞政治胡适后天不足,"在主观条件上,胡先生所缺乏的是:他没有大政治家的肩膀、中上级官僚的脸皮和政客与外交家的手腕,他甚至也没有足够作政论家的眼光";胡适被杜威老师牵了一辈子鼻子,做了几十年齐天大圣,最后发现自己不过是个癞和尚的保镖;老顽童甚至向读者回忆起胡老师挤上公共汽车时的情景,"一个瘦骨嶙峋的脊椎动物"。

当然这些并不影响唐德刚对老师的正面评价,"(胡适是)近代中国唯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胡适的确是个圣人,在他身上,全然没有两千年来无数乡愿、学究、家天下帝王及其臣仆们自阉精神的"继往",更没有极端年代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狂阉他人的"开来"。

对于五四运动唐德刚与胡适的观点并不一样。胡适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反对政治,另一方面,却又做了一辈子的政治票友,"胡先生是反对五四运动的。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夭折,便是把五四运动政治化的结果。"唐德刚后来解释道,"新文化运动这部列车,被这批小伙计扳错了方向盘,就横冲直撞起来,结果,目的热,方向盲,列车出了轨、翻了车,弄得伤亡遍野。可怜的老胡适也被弄得教授当不成,新文化运动前功尽弃,而跑到纽约来落草。所以他反对五四运动。"

有关五四运动的是非褒贬由来已久,胡适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才是那害了两千年瘫痪病的中国固有文明的对症良药,是当前救国救民的唯一道路。"胡适的理想是在一个非政治化的环境下投身文化与科学教育,再造文明,完成中国的文艺复兴。折腾了一百年往回看,胡老夫子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忽略真正的文化和教育,仅靠几个先知先进带着群盲打打杀杀瓜田分地杀资本家,仅图一时一势的革命,是不能真正改良社会的。革命到底是解放人的事业,而不只是解放猪圈里的牲口,让它从张家的院子跑到李家的厨房。

历史车轮鬼打墙。转到20世纪后半叶,中国到处都是"人文关怀"。除了卖猪饲料的,什么样的企业都开始将"以人为本"的招牌挂上了大街。当然,以人为本并非舶来品,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从来就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中国的人本是以钳制人为本,而西方的人本却是以尊重人、解放人为本。关于这一点,胡适在一次出游东北时有所感悟:中西方文明的区别是,前者是人力车文明(笔者称之为"牲畜式文明"),后者是摩托车文明。所以胡适要在思想上解放中国,再造文明,要实用主义,要杜威哲学,要全盘西化(后措辞为"充分世界化");因为要自由,所以要容忍。胡适说的容忍并不是菩萨说的容忍。菩萨说,人是最可宝贵的,没有人,谁也不会抬着我这偶像上街了。

胡适一生奉行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唐弟子给胡老师的"挽联"却是,"多研究经济,好研究问题"。

"胡先生告诉我,他在康乃尔读大学本科时,对经济学就没有兴趣,未尝先修有关经济学的科目,因而他一辈子对各种经济学也很少涉猎。这便是他老人家晚年谈政治问题的致命伤";"胡适之先生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虽然生死以之,他却始终没有搞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来。不是他无此才华,而是他在社会科学上无此功力!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对近百年——乃至三千年——的中国政治经济的演变作一番通盘的了解,而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去搞一点一滴的改革,那就必然扶得东来西又倒。"

胡老夫子如果知道他的入室弟子这样给他盖棺定论,定会气得从棺材里坐起来。生死以之,忙了一辈子竟然被弟子说成了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江湖郎中。

胡适生前建树颇多,也因此被"我的学生毛泽东"组织了大陆学界搞了数百万字的批判。

胡适膝下有二子,长子胡祖望,得名于胡母冯顺弟,有光宗耀祖之意;次子胡思杜,由胡适亲赐,寓意"思念杜威",既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更含着他一生对自由主义的坚定信仰。1949年后,胡适去了美国,祖望继续留在美国,而思杜却留在了大陆,并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改造。

"不要儿子,儿子来了。"胡适曾说,"思杜是我创造的。"大意是说中国该选择杜威,更要一代代"思杜"下去,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儿子竟会朝他飞来投枪,称他是"帝国主义的走狗"。1951年,胡思杜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他对反对派的赤胆忠心,终于挽救不了人民公敌的颓运,全国胜利来临时,他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中国……今天,受了党的教育,我再不怕那座历史上的大山,敢于认识它,也敢于推倒它,也敢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天秤衡量他对人民的作用。从阶级分析上,我明确了他是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在政治上他是没有什么进步性……这一系列反人民的罪恶和他的有限的(动机在于在中国开辟资本主义道路的)反封建的进步作用相比,后者是太卑微不足道的……在他没有回到人民的怀抱来以前,他总是人民的敌人,也是我自己的敌人。在决心背叛自己阶级的今日,我感受了在父亲问题上有划分敌我的必要。经过长期的斗争,我以为在阶级上大致划分了敌我,但是在感情上仍有许多不能明朗割开的地方。除了自己随时警惕这种感情的危害性以外,我并要求自己树立起工农大众的感情来。"

对胡适的批判,我们在《胡适日记》第八卷(1950—1960年)里能找到不少记录。

1950年9月23日
附录一则英文剪报:Chinese ex-envoy denounced by son(《中国前公使受到儿子的谴责》)。引语是"胡适之子接受共产党教育,胡适成为攻击目标——指控其受美国影响"。

1950年9月24日
附录一则英文剪报:The case of DR. Hu Shih(《胡适案》),剪报提到,胡适博士获悉其子"因受中国共产党人的赤化反戈一击",谴责他是"反动派的忠实官吏及人民的公敌"消息后,作出下述简明但是意味深长的评论。他说,过去我们注意到,在共产主义国家中是没有言论自由的;但现在还可以看到,在这些国家中也没有"沉默的自由"。他说,在共产主义的统治下,人们必须作效忠与信仰的声明。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没有"沉默的自由"导致目前令人作呕的滑稽事件的发生。我们所有的人对此一定会感到非常难过,不是为胡适博士,而是为被迫作出这种虚假荒唐声明的年轻人。……胡适博士时常睿智尖刻地批评国民党政府的种种错误,然而,面临国民党政府与共产主义(从知识上和道德上奴役人)两种选择时,他显然选择了前者……
另附一则英文剪报:Father not disturbed(《父亲巍然不动》)。

1950年9月26日
附录《华侨日报》9月25日的文章,文章提到"胡适被自己之儿子声讨为帝国主义走狗及人民公敌"。

1950年9月28日
胡适收到两位朋友转给他的胡思杜批判他的全文——《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分别刊于《大公报》和《工商报》)。

1950年10月4日
附录一则剪报:Danger zones,No freedom of silence(《危险地带——没有沉默的自由》)。

1950年11月11日
"……(侄儿)思猷某日在芜湖共党干部开会时,说了许多话。散会后,人就不见了。芜湖公安局宣布他是自杀的,并且留有遗书给他的妻子庆萱,但庆萱没有看见这遗书,也没有找到尸首。"

1951年2月24日
江冬秀收到亲戚的一封信,署名"弟友生"。"但此信明明是受他人逼迫,抄了别人所拟好的信稿,寄出来向我作宣传的!"(胡适)

1951年11月26日
附录《什么立场?为谁服务?京津高校六千人改造思想》: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二日电]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学习运动,一个月来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京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委员会领导下,已经有了初步的成绩。参加学习的教师已从三千多人增加到六千一百八十八人。部分学校的职员也参加了学习……北京、天津高等学校的学生对教师的思想改造学习表示极大的关怀和兴奋。许多学校的学生都向教师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和希望,帮助教师反省和批判……

1951年12月7日
附录11月30日香港《大公报》上的一则报道——《北大南大教授分别座谈控诉胡适,检讨张伯苓》。

1951年12月10日
附录《京津高等学校教师的学习运动》一文。值得注意的是,这则剪报出自储安平主编的《新观察》杂志。

1951年12月17日
附录《控诉胡适批评自己——北大教师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1952年1月3日
附录1951年12月22日刊于《大公报》的《从我自己看胡适》(顾颉刚)。在该文中,经过改造"认识了改良主义无益有害"的顾颉刚指出,"这二十年来,我陆续发现了胡适的种种毛病……现在觉悟到应该严格分清敌我,所以我确认胡适是政治上的敌人,也是思想的敌人,唯有彻底清除他散布的毒素,才尽我们的职责。我们是如何的光荣,能受毛主席的领导,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

1952年1月9日
附录一则英文剪报:Hu Shih——Red's New Target(《共产党的新目标——胡适》),其中写道,"胡博士的书在全国被禁。与此同时,各地方所有出售共产主义的书籍杂志的书店都停止销售胡适的著作……用一位敏锐的观察家的话来说,反胡运动是"性格暗杀"。他指出,敌人痛恨胡是因为他是正统的中国生活观和世界观的代表,而这两者与共产主义理论恰好是对立面。"

1952年1月20日
附录一则剪报。《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发表文章,污蔑"胡适这个人,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爬上买办资产阶级的一个典型。他爱出风头,热衷名利,矛盾善变,走上风,往上爬,爬进买办资产阶级的营垒,成了勾结帝国主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反革命派。据胡适的一位老同学告诉我:胡适留学美国,原是学农的,到辛亥革命成功,他说他'有做大总统的希望'了,就弃农改学文哲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王芸生和储安平一样,都是旧中国了不起的媒体人士。然而,相较而言,储安平保持了自己的风骨。储安平的《观察》变成了《新观察》,但是储安平却是旧人一个,保持了自己的人格,所以他能批评"党天下"。王芸生的这种转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抗战一胜利王芸生就表示:"我们建议政府要做一件事,就是:取消新闻检查,开放言论自由。"(《政府可以先做一件事》,1946年9月1日)当《大公报》记者因采访学潮而被逮捕时,他义正词严地抨击了国民党当局的暴行,并尖锐地指出:新闻检查不仅有"掩饰罪恶,包庇顽邪"的作用,而且还会"使政府与人民都受了蒙蔽……使报纸丧失了信用";在这种情况下,"一切撒谎欺罔的责任",就只能"由执行新闻检查的政府一肩承担"了(《逮捕记者与新闻检查》,1947年6月)。然而解放后,虽然《大公报》没有改为《进步日报》,但是1949年到1952年,《大公报》的发行量从16万份急剧下降到6万多份,广告收入减少了60%。王芸生以阶级斗争的理论为武器,不断地反省、检讨、自责、自污,并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学习以及各种社会活动。而在1931年,胡适在《后生可畏》一文中曾经赞扬《大公报》,"不但从一个天津的地方报纸变成一个全国的舆论机关,而且安然当得起'中国最好的报纸'的荣誉。"原因是《大公报》坚持了两个底线:一是"登载确实的消息",二是"发表负责任的评论"。

此外,1952年1月8日胡适的日记里有一则剪报,作者是美国专栏作家George E. Sokolsky,对胡适最近被批判进行了回顾。他写道,"胡适对现代中国之贡献可与但丁、薄迦丘、彼特拉克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之贡献媲美。他沟通了古代与当代。他用人民的口头语言(而非古汉语)创作诗歌。他的《中国哲学史》(卷上)风靡中国。他编辑出版的大量小说,在中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被人们称为'文学革命'之父。他早年就学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受到威廉•詹姆士和约翰•杜威的影响,并将美国的实用主义带回中国。无论人们对实用主义的看法如何,胡博士没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而是成为一个勇于身体力行的人,对他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谈到胡思杜对胡适的批判时,这位专栏作家写道:"读到这篇令人伤感的文章(指胡思杜批判一文),不禁想起约翰•J•斯维夫特上尉结束在匈牙利的监狱生涯后对记者说的话,他说'这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这里不可能发生这种事'这两句话应该从英语语言中删除。"

事实上,从1949年开始,京津地区高校和文艺界陆续掀起整风和批胡运动。北大副校长汤用彤、北大法学院院长钱端升、清华哲学系主任金岳霖以及梁思成、朱光潜、费孝通、顾颉刚等名教授都纷纷著文批判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1954年12月9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发表《三点建议》说:"中国近三十年来,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人物就是胡适。"郭是五十年代大陆批胡的主帅,他在1954年11月8日接见《光明日报》记者时说:"我们在政治上已宣布胡适为战犯。"其后一直到"文革",作为"买办资产阶级代表和唯心主义代表"的胡适终于被轮番批得千疮百孔。同样,1949年11月,胡适在台湾以发行人的身份出版了《自由中国》。《自由中国》标榜自由、民主,讨论的问题从理论到实际,其根本主张是言论自由和建立反对党。应该说,胡适的这些主张对于台湾当权派同样是致命的。蒋介石将胡适的思想视为其潜在的敌人,欲除之而后快。他们先是散发一些批胡反胡的小册子,比如《胡适与国运》、《向毒素思想总攻击》。后者第一条即是:"有一种叫《自由中国》的刊物,最近企图不良,别有用心,假借民主自由的招牌,发出反对主义,反对政府,反对本党的滥调,以达到颠倒是非,淆乱听闻,遂行其某种政治野心的不正当目的。"

1930年4月,胡适曾写信给杨杏佛,称"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五十年代,他又说,"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说这话时,他大概不会料到,1957年,儿子胡思杜被划为右派,后自杀身亡。胡适痛失骨肉,"思杜"的希望化作一缕轻烟。历史以其特有的残忍将胡适的自由主义大旗扔进了虽前仆而无后继的悲观处境。江冬秀常抱怨,"胡适房间里给死人的地方多(胡适爱藏书),给活人的地方少",事实上,胡适彼时,凄凉晚境,已经无人愿为他挺血肉之躯,更不会如他改写的《西游记》第八十一难"观音点簿添一难,唐僧割肉度群魔"般割肉喂了小鬼,一切苦难只得由他自己去担当了。

笔者花了半年时间苦读胡适文集,时长痛短痛,嘘声震壁。以下胡适诸多理论,几十年后当年曾经敌视他的政府,无论台湾当局还是中国大陆都在悄悄地实践着:

□ 只有实践证明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见《胡适文集》第一卷 318页,胡适的真理观。比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结束"两个凡是"而引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 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胡适版"摸着石头过河",几十年后见于中共经济体制改革);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的实用主义:见于邓小平的"猫论");

□ 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胡适的多元论:见于2001年中共七一讲话,意识形态之争开始放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

□ 充分西方化(中国改革开放,充分世界化);

□ 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仍是教育("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 把国民党分成两半或成立一个新的政党实行民主政治(胡适的两党制设想几十年后在中国台湾实现);

□ 宪政是宪政的最好训练(国民党放弃党政与训政走向宪政);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台湾解开报禁)。
 …………

胡适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从生命的这一阶段看生命的次一阶段的发展",可惜胡适大半辈子看到的只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荒诞与扰乱。在《晚清七十年》中,唐德刚曾说中国穿越历史的山峡,大约要花两百年的时间(1840-2040)完成第二次社会文化转型。但只要你看看中国这近一个世纪的理论折腾,你就知道胡老夫子为什么在棺材里仅坐起来一次是不够的。笔者仍是相信: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一百年。毕"百年之功"于"百日维新"诚不可信,胡老夫子所舶来的杜威主义却是一点一滴真诚的社会改造。胡适不仅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奥里维,他是思想之军,而不是暴力之军。他被忽略了,却从未有人能把他击垮。

与大规模批判相反的是,关于胡适的思想,殷海光、李敖等人有着高度的评价。在殷海光看来,胡适的这种思想,就是开放的社会(open society)里开放的自我(open self)所具有的思想。整个的西方社会,就是浸润在这种思想之中。所以,实质说来,整个的西方社会大致生活在胡适思想中。或者说:胡适思想大致是从整个西方社会的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而这种思想,正是西方人,过着自由、平等、康乐和幸福的日子的源泉。现在的问题,并非胡适思想将来在中国是否会普及的问题,而是:必须让胡适思想在中国普及,中国人才有办法,中国人才能坦坦易易地活下去,中国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其他的思想路子,不是情感的发泄,就是历史的浪费。

同样,李敖在《播种者胡适》一文中写道:

"显然的,以胡适今天所处的地位来看,他还不是一个过时的人。过时的人社会早把他遗弃,至少不再重视他。……我们知道他还是一个毁誉交加的新闻人物,可笑的是乱骂胡适之的人和乱捧他的人一样,统统抓不到痒处!一个稍有现代化头脑的人,一看就知道胡适思想只不过是一个'开放社会'(open society)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说他叛道离经则可,说他洪水猛兽则未必。基本在某几点上,我们还嫌他太保守、太旧式,想不到这些平淡无奇的起码言论居然还不为人所容,这真是中国社会的大悲哀!"

李敖说,"我真希望胡适之是过了时的人了。胡适之不过时证明了我们四十年来没进步。学术与时代的进步对个人来得快才好;学术与时代赶过胡适之总比还让胡适之卖老命来得好。胡适之是一个豪迈的人,他若能看到学术与时代跑到他前面,他又何吝于自己是个落伍者?"

关于胡适与他的思想,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有一段精彩的点评,摘录如下:

一次在背后看他打麻将,我忽有所悟。胡氏抓了一手杂牌,连呼:"不成气候,不成气候!"可是"好张子"却不断地来,他东拼西凑,手忙脚乱,结果还是和不了牌。原来胡适之这位启蒙大师就是这样东拼西凑,手忙脚乱。再看他下家,那位女士慢条斯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她正在摸"清一色",所以不管"好张子,坏张子",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

其实"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又岂只胡家这位女客。在胡氏有生之年里,各党派、各学派、各宗师……哪一个不是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呢?!胸有成竹,取舍分明,所以他们没有胡适之那样博学多才,他们也就没有胡适之那样手忙脚乱了!

时光倒流一百年,读后大笑,我笑出了眼泪。

熊培云 (本文写于2001年底,正式发表于《同舟共进》杂志)

 

来源:思想国

链接:http://www.21pinglun.com/?p=103








Steven Five

由张维迎下课想到的

来自: 狄马的BLOG·思想的防空洞 


                                   由张维迎下课想到的

 

                                      □狄 马

 

    2010年12月,张维迎被宣布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了下来。这一看似正常的人事变动,却意外地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和热议。有人说,这是"正常的换届";有人说,这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其实二者没有区别。与中国所有的行政机关一样,大学也没有实行"选举制",因而即使真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如果说一个院长因为上峰不喜欢,借换届把他赶下台就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那么请问,在中国目前多如牛毛的大学里,除了正常老死和到法定年龄退休的外,哪一位院长的去职不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真正的原因是,"牺牲"的人是张维迎,而不是别的什么"维迎"。

 

    自从1983年,这个24岁的陕北后生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为钱正名》以来,张维迎就一直是明星式的人物。这二十多年里,他与左派斗,与郎咸平斗,与网民斗,与媒体斗,与北大的保守势力斗,可以说,张维迎一直行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喜欢他的人把他当成自由的旗帜、改革的先锋,不喜欢他的人又把他描画成"政客"、"屁股坐到资本家一边的骗子",论敌们甚至骂他是"不学无术的权力和金钱的癫狂分子",说他锐意改革是为了"出风头",是为给个人谋私利。其实,张维迎就是张维迎,既不像他的拥趸们说得那么好,也不像他的论敌们说得那么坏。他就像我们当中任何一个有限的个人一样,做了他认为能做的,剩下的就是他做不了的。如果说他性格燥急,做事不考虑制度环境,只凭书生气硬来,也许都是事实;但说他屁股坐到了资本家或官员一边,当院长是为了给自己捞好处,我不相信。原因很简单,没必要嘛!小民百姓喜欢当官,是因为在中国底层百姓的财产很容易为官吏所夺,因而唯一能保护财产的办法就是,他也成为掠夺阶级的一员;而对张维迎这样的名教授来说,当不当官对他个人的福利没有多大影响,他用不着通过"争权"来"夺利"。我倒觉得,张维迎后来的高调作为,与他自己在体改委做过几年"帝王师"有很大关系。说到底,当官也罢,改革也罢,都是传统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梦想与"学而优则仕"的阴魂不散,一遇个天阴雨湿就啾啾不已。 

 

    孔子周游列国据说是为了"推行仁政",其实就是"跑官要官",后来的王安石、张居正,一直到康有为、梁启超都免不了失败,原因正在于"朕即国家"。也就是说,你想"治"的"国"是别人的"国",想"平"的"天下"是别人的"天下",他能允许你又"治"又"平"吗?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进步,以至延宕到今天,即使没有人为市场经济鼓与呼,也不用担心会回到计划时代。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回去的路已经堵死。阻碍今日中国走向自由繁荣的势力不在经济领域,而在政治方面。而这恰好是茅于轼、张维迎等一干自由经济的捍卫者所无能为力的。面对体制的石头,茅、张选择了不同的路径。茅是绕开体制的深渊,走向民间,通过搞小额贷款、建民工子弟学校,帮助弱势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张是利用体制的平台,在教育领域内推行"市场的逻辑"。用文学术语说,茅是"个人修辞",张是"宏大叙事"。"宏大叙事"当然有它的好处,但张在这里碰到了与他的前辈王安石、康梁之流一样的难题,即他们都无法改变"国"和"天下"的所有权,但又按捺不住"治平"的冲动,于是就只好柿子拣软的捏。喧嚣一时的北大"癸未改革"就是一例。张的本意是想在日趋僵化的教育体制内引入流动性的竞争机制,但他没想到或想到了但无能为力的是,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不是聘任制,也不是淘汰制,而是从根本上废除对教育的行政化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即"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在整体的制度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不管张使出什么招数,结果都是,他不能改变教育体制,倒是教育体制常能改变他。

 

    对于体制的威力,以张维迎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到,但他有一个奇怪的理论,叫"钻狗洞"。他说:"中国的好多体制就像一堵墙,上面挖了许多狗洞,然后让我们钻狗洞。我曾经说过光华不钻'狗洞',我们要从墙上跳过去。但是有的时候你跳不过去,可能会摔死。所以我现在想,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得有一些人来钻狗洞"。我们当然能够理解张说这番话的良苦用心,但这"狗洞论"的悖谬之处在于:所谓"狗洞",顾名思义就是为狗量身打造的。如果人能从狗洞里钻过去,人就得变成狗——否则就不叫"狗洞",叫大门了——人要变成狗当然也没什么,但你要指望它再说人话就不对了。所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如果他是个人,他不愿意当狗,他就压根儿从狗洞里钻不过去。知识分子老想利用自己的小聪明耍弄当权者,到头来总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除了经济不独立,人格的不独立更是一个原因。几千年来,他们总想做附皮之毛,而且所附之皮越厚,他们就越得意;贴得越紧,他们就越自豪。焉知毛再长,也是皮身上的附件,如果它感觉痒,一拔就不见了。上世纪80年代,一位矮个子老汉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众皆欢呼。因为终于不是臭老九了。可说得多了,就有人感觉不对劲。因为真是一部分,还用得着说吗?正如一个人走到你的面前说,我的腿是我身体的一部分。说一遍,你不觉得奇怪;又说了几遍,你就会疑惑:你的腿是不是假肢啊?

 

    现在,好多人愿意把张维迎的去职与茅于轼的禁出、吴敬琏的落寞、厉以宁的"被低调"联系起来,并得出印象:张维迎以及他所代表的"市场派"正在淡出中国。依托现有体制,那怕是局部的改革也已不太可能。套用前人说过的话,就是"改革已死,宪政当立"。有志于改变中国现状,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各路精英,必须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美梦,由向统治者建言献策,转到启蒙大众的老路上来。我相信,未来中国转型的"给力"在民间,而不在官府、学堂。如果把体制比作一堵墙的话,与其让我们钻狗洞,还不如教我们造"蚁穴"。因为在历来的史书里,我们本来就被称为"蚁民"。








Steven Five

他到世界各地拍裸体,唯独没来中国

来自: 摄影之友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4日,  已有 4 人推荐


来自: 摄影之友 


若你在网络上看到哪儿又出现了裸体大游行,不用怀疑那就是斯潘塞·图尼克(Spencer Tunick )正在进行的巨型艺术创作。

斯潘塞196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他原则上只拍摄裸体模特,从1992年起开始拍摄这种类似的集体照。表演者为艺术全裸上阵,除了吸引满场观众之外,也换来警方全程监督并带回警察局做笔录。其实裸体表演是艺术还是色情至今仍是一大议题,以拍摄集体裸体闻名的摄影师斯潘塞·图尼克,虽然因为聚众拍摄裸体照片而常常被警方逮捕,但却仍坚持自己的想法,持续集体裸体拍摄工作。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将一大群裸体的模特儿放置在都市的各个场景里。他说他的创作绝对没有色情的成分,并且强调"人体是自然风景的一部分"。将人体与场景融合得浑然天成。近年间,他远征世界各地,只要发出号召,就自动涌来了一大群自愿被拍摄的民众。2007年5月6日,斯潘塞·图尼克在墨西哥城进行了近2万人的裸体摄影活动,是迄今为止其职业生涯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斯潘塞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为期一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及全球七大洲最后一站在南极洲,独缺中国大陆与台湾,6000多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以向艺术献身的名义心甘情愿地向斯潘塞展现自己的裸体。这部在美国未被公之与众的超大规模记录片,跟随着这位名声显赫又颇具争议的艺术家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在全球范围内各种人造的或自然的背景下进行裸体摄影。他开车穿越48个州,目的是拍摄普通百姓的人体照片。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摄影师并没有遇到多少麻烦,只是影片开头,当他招集了100个人脱光衣服躺在时代广场时,警员带走了他。这部纪录片记录了艺术家和他的工作,也对所选模特儿的身体和思想做了一点观察。

先不论斯潘塞的作品是艺术或是色情,你不可否认的是他将人们对与裸体的概念做一次重新审视,让许多人对自己的身体有着全然一新的解释。









Steven Five

2011-02-27

壮丽的景观摄影(60pics)

Lake, mountains, sky… by Vladimir Antropov

image

Church by Daniel Řeřicha

image

Tuscan Sunset by Wojciech Ptak

image

Winter morning by Tomaz Benedicic

image

Beautiful Romania by Alexandru Vorobchevici

image

Foggy morning Bastei by Daniel Řeřicha

image

Tuscany Earth.. by Edmondo Senatore

image

WOWfir by Alexey Avdeev

image

Dream by Viktor Derkach

image

Touch of Light by Martin Rak

image

… by Stas Sukhanov

image

Autumn Morning by Martin Rak

image

Colourful Kamchatka!!! by Denis Bud'ko

image

Above Kamchatka 4 by Andrey Lavrov

image

Zabriskie Point by Ian Sobolev

image

The valley.. by Edmondo Senatore

image

Sunrise over Bryce Canyon,Utah by Gleb Tarro

image

Bardenas by Martin Zalba

image

Volcano Tolbachik by Dementievskiy Ivan

image

*** by Sam Dobson

image

Peak Veronica by Oleg Gutsol

image

Dark Land by Korzhonov Daniil

image

A Tuscany delight by Edgar Barany

image

Backdoor to Monuments Valley by Gleb Tarro

image

Flying over Lake Powell by Gleb Tarro

image

Altay by Konstantin Gribov

image

Higher than Alaskian Clouds by Konstantin Gribov

image

Creation by Tina Grach

image

Eikesdal by Svetlana Rubinshtein

image

Tundra by Dmitry Lyalin

image

Planet of the Seven Masks by Vadim Balakin

image

Photo two by Rodion Kovenkin

image

Earth? by Sam Dobson

image

Foggy morning by Yevgen Timashov

image

Rice terraces in China by Yevgen Timashov

image

*** by Roman Kosolapov

image

The Home of Silence by Eva

image

Delicate arch by Sam Scholes

image

Desert View by Gleb Tarro

image

The Himalaya by Dementievskiy Ivan

image

January Taganay by Dementievskiy Ivan

image

Sunset over Otlu Kaya by Yevgen Timashov

image

One morning by Alex Gvozditskiy

image

QUIET RIVER… by Yuri Ovchinnikov

image

Grand Canyon by Evgeny Vasenev

imag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Natalia Ilina

image

Koktebel hills by Yevgen Timashov

image

Supernova Birth by Vadim Balakin

image

Mile by Mile by Zach Ancell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Dolomites mountains 2008 by Vladimir Donkov

image

image

image

HDR Photography by Colby Brown

image

Earth by Navid Baraty

image

image

image

The new world. by Sacha Heron

image








Steven Five

博客歸檔

標簽

搜尋此網誌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