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文、西木
"你可以去国安局了,你干吗老跟着我?"一位穿着光鲜的妇人突然破口大骂,在她左边站着的是一个穿着制服的管理人员。制服也充满了愤怒:"我让你把车开走,你说只停5分钟"。"我干嘛要把车开走?你这么跟着我,你侵犯了我的隐私,侵犯了我的人权了,你知道吗?"妇人显得不依不饶,想以此来吓唬这位制服。"我跟着你干吗?你是来让把车开走,把车开走。"制服有些气急败坏了,但妇人显然并不怕他"你有什么资格来叫我,你知道你已经侵犯了我的隐私了,我可以去告你。"
此时,我正在江城路上的一家报刊亭,准备买最新一期的《新世纪》杂志,这家年轻的商业杂志,以其从《财经》杂志继承而来的大胆而异军突起,这期更是用了近3个版面报道了"因言获罪"的湖南律师杨金柱,他被形容为与"风车作战"的人。这位以"隐私"和"人权"自卫的妇人不时地看看我,或许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一丝认可,但我们没有回以一个眼神,只顾翻看着拿在手上的杂志。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太过冷漠,但对于这位妇女的"觉醒",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难受。它让我想起了那些高喊"隐私"的官员,他们在民众及媒体要求他们公布财产时,用此做了挡箭牌。我们的国家虽然走进了现代化的浪潮,却不是一个制度型的国度。
这个国家的管理者依然对帝国时代的官员的道德模范在行使权力中的巨大作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相信,政府官员是需要具有神秘性的,这样才能树立起统治一方地域的权威性。因此,我们的民众从来不知道他们的管理者喜好什么颜色,会去哪里旅行,更无法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存款,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子。他们在享受了权力的同时,也想在世人面前表现出高尚的灵魂。而当我翻回杂志的封面时,在白色的纸张上,赫然印着这么一行字:你是"透明人"–中国社会在快速、全面、无情地"实名化",但隐私保护重官轻民。
制服还是没能让妇女答应把车开走,他在妇人高傲地咆哮中无奈地走开了,妇人用她的"隐私权"成功地对抗了大家本都应该遵守的规章,毕竟将车子停在人来人往的道路上,是一件有违常识的"胜利"。我们真的有隐私吗?或者说我们的隐私真的得到保护了吗?我有种迅速逃离的愿望,为妇人的"胜利",也为制服的败北。此刻,我在内心一次次地盘算隐私的"前世今生"。
"我们国家有隐私吗?"在一次关于李刚案件的讨论中,一位媒体的朋友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并迅速转向到官员是否应该有隐私,侵犯明星的隐私权的界限应该如何界定等问题上。"在我们国家,法律上对隐私是没有明确的定义的,一般在诉讼隐私权的案件中,使用较多的是名誉权、肖像权。"一位在场的律师朋友做了专业上的回答,但他没有说明造成这种情况的理由。事实上,我们向来是一个没有隐私的国家,在我们的教化中,国家、民族和集体才是值得去牺牲的最高目标。在我们的历史当中,虽然存在着私有制,但它是建立在王权至上的,"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理念之下,国家可以轻易地剥夺你的所有财产,甚至你的生命,更遑论你的隐私了。而在我们的社会关系中,也不是以个人的存在为最高价值,在此之上是能够决定个人命运的家族,个人的一切首先来源于你所在的家族,一个过分追求自我的人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隐私作为一个名词在我们的国家流行是源于"德先生""赛先生"的翩然而至,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兴盛,唤起了这个国家深埋已久的个人意识。在追求民族自立的同时,那一代的年轻人以追求自由、个性,以及挣脱家族束缚为最高价值。当那个被马克思认为是"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统治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后,还未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的"隐私权",在国家至上的理念号召下节节败退,消失地无影无踪。我们被要求把一切都交给那个至高无上的组织,你的财产、你的家庭、你的身体,甚至你的灵魂。紧接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将"隐私权"的七魂六魄全部打散,那个时代的人,沉浸在一种变态的"集体主义"意识中,每个个体都是国家机器上无生命的零件,人们不允许存在自己的思想,除了必须每天向组织交代自己的想法,还要监督别人的思想,并及时向组织报告他们的思想动态。在一个思想都要求透明的年代,要求"隐私权",就像现在跟人谈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制度一样荒谬。
经济的自由化,让这个饱受国家主义侵害的国度有了喘息的机会,个人意识得到了恢复,人们重新开始谈论隐私,并对此显得更加敏感,人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脆弱的领域,试图不让国家公权再次侵入。然而,在一个依然以国家主义为执行基础的国家里,它是如此害怕那些无法掌控的个体力量,它对隐私具有天生的恐惧感和十足的敌视。曾经一度因经济自由化度兴起的"隐私权",再次成为无法被这个国家容忍的领域。在一系列巧妙的宣传下,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发明了一种新颖的制度,那就是"实名制"。这个最初是因为网瘾低龄化而开始兴起的制度,如今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接着,我们就有了网吧实名制、网络实名制、住宿实名制、手机实名制、甚至买菜刀实名制。这些打着各种理由的"实名制",在一种道德化的推行下,越来越成为一种全名行为,但恰恰是这类"实名制",在悄无声息地侵害着我们为之珍藏的"隐私权",但这个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
当自由在极权主义者眼里是躁动、不安和离经叛道的代名词时,那么隐私就是自由主义者眼中的尚方宝剑。在那些充满自由主义精神的国度里,他们民众喊出了"风可进,雨可进,就是国王不能进"的伟大俚语。而当美国的媒体揭发布什总统以反恐的名义对美国的国民进行窃听、监控后所引发出的强烈的国民情绪,再一次说明了隐私与自由不可分离的关系。没有隐私就谈不上真正的自由。如果你看过《窃听风暴》这部电影的话,对此就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 一起来,更精彩的分割线 ————
一年一度的枣报年终特刊,现在邀请您来参与,请踊跃提名您认为最能代表2010年的年度话题、年度汉字、年度人物。。。。。。
您可以在枣报评论后留言,也可以参与豆瓣"爱枣报"小组,或者给豆瓣的"carol"发豆邮。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推荐,在年终特刊,颁发出枣报年度大奖!
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枣报豆瓣参与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650973/
———— AD ————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使用 Google 阅读器订阅爱枣报
- 开始使用 Google 阅读器,轻松地与您喜爱的所有网站保持同步更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