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不要以为死者死了
只要有人活着
死者就会活,死者就会活。
------凡高
1
我是有点担心这个采访的,因为在之前的镜头上,我看到的她大多并拢双腿,穿着深灰的套装,头发挽一个髻,手拘谨地放在膝盖上,说话一板一眼,象个严肃的中学女老师。
但第一眼看见李琰,她看我一眼,嗬,这一眼里头有劲儿。
当初她三十七岁执教美国速滑队,阿波罗是世界冠军,不服,挑衅她。
她找他谈"你必须相信教练员,相信的话只会使你事半功倍。"
我顺着问"他可能会问,说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呢,万一你错了呢?"
她说"没有,我关上门就走了。"
我愣了一下"这也太短兵相接了?"
她说:"还好,他挣扎了一阵子,然后就老实了。"
2
她回国执教,碰到王濛,也是世界冠军,又同是女性,两力相撞如芒相刺。
两个人几乎不再说话,在内心互相都放弃了,王濛失败后直接在媒体上指责她,她挺痛苦的,问自己"你回来到底是为什么?"
窗外春雨淋漓,她忽然想明白了,在纸上写了句话,"润物细无声"
从那以后,王濛的每个细节她"都看在眼里",她这个人的性格,不可能低下头去示好,也不解释,"但她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在她身边"。
3
王濛训练完,整个人象从水里捞出来的,她说,"教练你会不会心疼我?"
李琰说,"我不心疼。"
我说"她只不过是向你撒娇"
"我知道"她说"但我装着看不见"
她说不心疼就是真不心疼,说心疼是父母的事,教练要这样就干不成了,"我要的就是让她逼近极限"
她只是一直注视着她"我绝不让你犯任何一个错误,来浪费你的生命"
4
之前我不太明白王濛为什么在冬奥会赢了比赛后跪下,以为只是一时兴起,但跟李交谈过之后,我觉得王不是因为感恩或者惭愧什么的,李对她的业务判断,尤其是弱点,一定非常准确,准确到刺进她心里无人可知处。
这种感觉,在一个人的一生里不会常有。对一个冠军也一样,一个人得到人的赞许,依赖,照顾都很正常,但得到一种直指灵魂的面对-----一种对你的弱点毫不含糊的直视和洞察,这不会多。
李琰有一种天分,用她的话说"能够观察到别人的问题并且提出改善方法的能力。"
"这是教练的能力",她说。
5
周洋在场上滑的时候,已经背水一战,第一圈就撒开了速度,电视里大杨洋解说的时候拼命提醒她"节奏节奏",声音已经劈了。
李琰是教练,在场边上,她没挥手让周减速,说"我知道她可以,因为我了解她"
周洋在超我的状态,滑疯了,根本看不见她,一心向前,李琰自己跪在垫子上,说那一瞬间,场上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选手滑得特别慢,"就象是凝固了",她什么都听不见了,只是死盯着周洋。
但是那一瞬间,她说"我们在用心交流。"
6
平常采访我很不喜欢被停下来,换带子,喝口水,这一类打岔的事,以前采访的时候老是象头盖骨都掀开了,神经都露在外面,外界的一丝响动,都敲在上头,引起痛苦的反应,这个反应一起来,对方立刻感觉到,一旦这样,让人觉得这是在拍摄,就别扭了。
但是,这次我感觉,她不在意,我也不那么在意,就是说,不管发生什么,我还能把它拽回来,也必须这样。否则老是经不住考验,碰到干扰就乱,那不行。
从冬奥会结束,她们连续接受采访,各种活动,几乎没有训练,她清清楚楚知道,这种情况下到世锦赛跟韩国队交手,是个什么结果。
但她知道没有选择,非去不可。不向外界解释,也不推卸责任。
如果必须要做的,就必须做,尽全力,还能接受后果。
她说,"成熟的人就是能承受一切"
7
陈虻在两年前的今天去世,今天我翻到几个月前这篇采访笔记,想起他。
我看不见他,独自向前,但有一些瞬间,他仍以世间万物的面目注视着我。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使用 Google 阅读器订阅观察
- 开始使用 Google 阅读器,轻松地与您喜爱的所有网站保持同步更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