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012-06-18

谁在替马云唱赞歌?

谁在替马云唱赞歌?
一五一十头条

作者:风青杨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马云成为5月份中国最受关注企业新闻人物,关于马云的新闻一直未曾停过,从雅虎股权争端、卫哲辞职、淘宝曝光、售股套现、B2B私有化,到最近的马云准备引退的传闻等等。细心的人会发现,但凡马云遇到危机,就会有一段精彩的马云语录。

我们不妨总结一下关于私有化的那一部分作为开始——07年:不会对高股价有任何压力……投资阿里就是投资中国的未来;09年,一定会给股东以丰厚的回报;09年,我们承诺的不是股价;10年,我没有必要忽悠大家;10年,那些总是嚷着要分红的股东在危机到来时却跑得最快;12年,出于对B2B股东负责我们决定"私有化"……

有趣的是,马云所说的每一段话,每当你看到马云义正言辞的讲出来的时候,观众们都不会怀疑任何一句是假的,但当我们把他所有关于同一件事的讲话拼在一起时,无疑是前后矛盾的,难道是我们自己的逻辑出了问题?是的,你不得不佩服马云,在每一次危机爆发之后,马云式的"公关"恐怕要给许多人都上了一堂的确够"别开生面"的营销课。

更令人不解的是,每一次马云的危机来临时,媒体们却并不像对三聚氰胺或皮革奶事件一样——关注得像立刻打了鸡血一样,去对不良行为群起而攻之。相反,我们竟然还能在不少媒体上看到了大片的歌颂之声。什么"阿里巴巴经历转型再造"、什么"卫哲引咎辞职幕后马云策动阿里转制"……这些的确让我们这些好人们疑惑了,当危机爆发之后,多数人都在接力捧着马云的臭脚,说马云自爆家丑,说是什么高明的公关!既然马云没有花钱买通所有的媒体,那么是什么让媒体们如此有默契?是谁一直在替马云唱赞歌?

其实要认识一个真实的马云,并不一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你不能只光注马云在《赢在中国》或CCtv之外的其它媒体上的讲话,那是"化过妆"的马云。真正的要看清楚一个人,你只须关注他在重大利益取舍时,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我们不妨选几个案例来研究与分析。

第一,私有化是为了"转型升级"还是"关门打虎"?

不得不说,马云的解释总是很完美。不论做任何事,伤害任何人的利益,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完美理由。关于私有化,马云在公开信里说,是因为B2B的业务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加快转型和升级。阿里巴巴B2B公司上市的时候只融17亿美金,但私有化要花出去20多亿美金,这看起来"似乎"是个赔本的生意。

但事实是这样吗?事实上对于马云来说,当年以这个价格拿到了这个钱,现在还是以差不多同样的价格把股份收回来,这笔钱差不多等于就是无息贷款。而且,阿里巴巴集团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私有化,马云是在下着一盘什么棋?私有化虽然溢价百分之三十,但是对于长期价值投资的股民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打击,要知道,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之初,通过阿里集团的造势,一度把股价炒到41港元,而如今只有十港元左右,如果是在四十港元买入的股民,如今阿里巴巴B2B平台香港私有化后,将会蒙受巨大的损失,而阿里巴巴总部却因为私有化,而获利颇丰!

也许说到底,阿里巴巴的私有化最大的一个考虑还是处理雅虎的股份问题,B2B这块上市公司,雅虎作为第一大股东,按上市公司这种公开化肯定不利于底下的操作,如果私有化以后他们就可以关起门来自己解决了,或者我们说可以关起门来打虎了。这样对马云来说会更有利,等到把雅虎问题解决完以后,阿里巴巴就可以整体上市了。

第二,"挥泪斩卫哲"是利益争斗,还是真的为了"客户第一"?

关于马云"挥泪斩卫哲", 这一招让我们想到了什么?是否让人想到了之前大家比较爱玩的"杀人游戏"?一个富有经验的杀手,为了让自己的同伴继续"潜伏"下去,完成杀人任务,来了个自杀式的了结,以迷惑敌人,扰乱视线。就像马云的解释所说,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不得不"刮骨疗伤"。

马云的这个解释,当初是有人相信的,但让人感到困惑的是,马云和卫哲相交多年,如果卫哲是个及其追求短期利润的人,以马云的聪明,他不可能在十年后才看清。2006年,当马云把卫哲请到阿里巴巴的时候,他就应该很清楚地明白。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马云的政治家手腕也绝不仅体现在卫哲一人身上,2001年,痛恨MBA的马云把四个同事送回了MBA;2007年年末2008年年初,淘宝网总裁孙彤宇、阿里巴巴集团COO李琪、阿里巴巴集团CTO吴炯、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李旭晖相继辞职"轮休"或"学习",被外界广泛解读为"杯酒释兵权",其中尤以孙彤宇被突然解职而嚎啕大哭引起轩然大波。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说,马云当初请卫哲来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因为当时在阿里巴巴内部,关明生的声望其实已经高过了马云,所以马云需要用卫哲来平衡关明生,而打掉了关明生,自然卫哲就会变成另一个威胁,看来在阿里想当好"老二",的确不容易,马云的政治权谋不下于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

所以,对于"挥泪斩卫哲",也许这样解释更合理:自爆"欺诈门"是掩饰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增长乏力的现实。卫哲引咎辞职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阿里内部不同价值观斗争的结果。这符合马云"阶段性用人观"。卫哲已经带领阿里巴巴B2B完成上市、财报等历史使命,马云借此事件进行B2B公司改朝换代,完成集团战略布局。是2010年马云与雅虎股权之争的延续。曾有人判断"马云或出局",所以马云高调做出让卫哲等高管果断离职的公关秀,是向雅虎宣示其绝对控制权。

第三,马云打造的企业文化是为阿里服务,还是为自己的统治服务?

马云在公司治理上不仅求诸于武侠梦,更求诸于宏大的口号、舆论控制、思想洗礼、人治导向、"政治挂帅"的业务体系、战争式的话语体系和充满斗争思想战略路径。2001年到2003年,在阿里巴巴最为艰难也最为关键的三年内,马云就曾以"延安整风运动"来统一价值观、统一理想。同时,他还以"抗日军政大学"来培训干部团队的管理能力,以"南泥湾开荒"培养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应有的观念、方法和技巧。马云说,通过运动,把跟我们没有共同价值观,没有共同使命感的人,统统开除出我们公司。

2009年,《马云管理日志》出版。该书中很多地方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毛泽东思想挂钩,如"延安整风"、"万里长征"、"打持久战"、"集中优势兵力"、"建立根据地"等等。和战争谋略比,马云热衷搞"思想运动"在业内更为著名,并随着阿里巴巴的繁荣而愈演愈烈。世界上鲜有一个公司有如此多的"文化":阿里巴巴的"笑脸"文化,支付宝的"手印"文化,淘宝的"倒立"文化,雅虎中国的"光脚"文化。而凌驾于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之上的,是马云的"运动式"管理思想。

某前阿里员工对于马云一手打造的企业文化,断续的描述可以归结为:专制、洗脑、层级森严、虚伪和勾心斗角。他说,阿里巴巴则更像是一个"帝国",而马云更像是这个帝国的统治者。在整个阿里巴巴集团里,员工被分类成M、P和S.理财周报掌握的信息是,M代表的管理层级别就有10层之多,马云是唯一的M10,M9空缺。P代表的个人职务级别分为14级之多。销售及客户服务人员则被称为C。复杂的制度体系之上,马云始终保持着教父般的角色。他甚至每年为阿里巴巴集体婚礼证婚,今年已经是第七年。

最有意思的是,马云把在各子公司把人力资源部门改造成地方级的"政委体系。"所谓的"政委体系"是从组织结构上分三层,最基层的称为"小政委",分布在具体的城市区域,与区域经理搭档;往上一层是与高级区域经理搭档;再往上就直接是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总监。政委主要起督查的作用,马云希望能从一线员工开始进行价值观的传输。据说,"政委体系"便是马云从军事题材连续剧《历史的天空》和《亮剑》中获得灵感。而在业务体系,马云设置了"总参谋长"一角,由曾鸣担任。

或许在马云式的"公关"之下,在媒体们的卖力配合下,阿里的坏事,俨然变成了一件大好事,大众的视线就这么被转移。说不定若干年之后,还能成为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来教导那些刚刚入门的懵懂小朋友,想想这个世界可真美好!

但有初一就有十五,有高峰就会有低谷,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马云式的公关早晚也会为人所洞悉。就像罗振宇说的那样,马云的解药是周鸿祎。一个人把自己造成无缺陷的神,就会被一次次无情的揭露,直到破灭。但周鸿祎是中国公关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你根本破不了他。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谁,所以360出任何负面都无损他的公关形象。薛蛮子说过:老子浑身是缺点但就是不改。承认缺点并暴露,就能免疫。

今天,有互联网、有微博,有民众的智慧。舆论也不再是那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观点输出、强力引导,也总有人会按常识去分析,再高明的公关也架不住分析。看如今的马云的公关水准跟以往相比,显得苍白了很多,也许因为信他的人越来越少。曾几何时,马云式公关呼风唤雨,屡试不爽,为何今天却不灵了呢?也许是因为狼来了喊多了,也就没人相信了。(文/风青杨)

风青杨的最新更新:
  • 中国的富豪和精英为什么移民? / 2012-06-15 10:31 / 评论数(14)
  • 为什么谣言比真相更有市场? / 2012-06-13 10:45 / 评论数(3)
  • 腐败是否无处不在? / 2012-06-12 11:18 / 评论数(1)
  • 冯小刚与张艺谋的未来趋势 / 2012-06-11 11:18 / 评论数(4)
  • 中国式教育的四大误区 / 2012-06-08 12:18 / 评论数(1)
  •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Original Article: http://item.feedsky.com/~feedsky/my1510/~5935684/650068446/1488578/1/item.html


    Steven Fiv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博客歸檔

    標簽

    搜尋此網誌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