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011-04-29

你好,正确答案机

说起中国的考试,细想之下很像是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战争》。在故事里,攻城和守城的两方人间战士在地上厮杀,而在天空中诸神也分为两队,为自己青睐的一方加油助威,甚至给对方暗中下绊子。考试是出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攻防战,出题老师绞尽脑汁设计题目去考察学生对学科的理解能力,选拔出聪明的学生来,让成绩按照智力分布排列。而参加考试的学生则总是在谋求最简单的办法,把出题老师的精妙设计用最原始和直接的方式破解掉,尽量把脑力活动转变为体力活动---这算得上是公平,因为无论一个人多么聪明,在规定的两小时之内凭借灵光一闪而解掉一道繁难的题目,这更像是依仗运气而非实力。所以,一队教研室的神指挥一堆出题老师如何用题目防御,而一队老师则在指导学生如何用体力攻击。

最典型的方式莫过于题海战术。不需要学生有多么聪明,它只需要学生拥有中下智力,但是拥有良好的体力。无论出题老师如何挖空心思,出一道前人所无的题目也属于创意产业,难度极大,因此大多数时候出题人只是把既有的题目进行变形。和传统的"以不变应万变"不同,在考试的问题上,题海战术要求学生用千题囊括百题,用万题涵盖千题。通过持续地训练,大量背诵题目的解法,从而达到条件反射一般解题的水准。在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之内,能想出解法就上解法,想不出解法上正确解法的表弟,起码拿点步骤分。依靠残酷的训练和纯粹的蛮力,击破精巧的题目,尽量捞到分数。假设一个学生能背得10万题的正确答案,出题老师即便非常机巧,也难逃必须送出85分的命运。只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不免要经常闹出点笑话来。

周日的下午,我去参加了谷奥的两周岁生日活动。英文培训教师李笑来先生在活动上做了一个讲演,其中提到了一部电影《回来的路》(The Way Back),大加推崇。晚上回到家,我在网上看了电影的视频,意犹未尽之下对电影背后的故事做了一点功课。最后,我在饭否上把自己的所得做了一下分享:

Witold Glinski,记得这个名字,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逃亡者。1941年2月,他和6个同伴从西伯利亚古拉格逃出,徒步4000英里,穿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蒙古、西藏,在11个月后翻过喜马拉雅山抵达印度。此时,只剩下4人。Witold Glinski抵达印度之后,转道去了英国。在那里,他参加了军队,并参与了诺曼底登陆,因为榴弹而受伤。大战结束,他和Joyce结婚,成为建筑工人,参加了英国M5和M50地下铁的建造。2010年,电影《回来的路》就是讲述他的伟大逃亡。Witold Glinski的故事可见:《Exclusive: The Greatest Escape - war hero who walked 4,000 miles from Siberian death camp》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电影《回来的路》(The Way Back)摄制于2010年,网上有视频。【注】

通过饭否的同步功能,这些话被分享到了豆瓣、腾讯微博等地。信息出去之后,立即接到一些反馈,认定这是一个骗局。其中有位仁兄还专门提供了维基百科关于Slavomir Rawicz的词条,以此证明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那么,究竟是谁错了?下面,让我来重建一下这些朋友的认知过程,一切就会很清楚了:

网友之所以知道这一伟大逃亡,原因是2010年的电影《The Way Back》。电影导演彼得.威尔(Peter Weir)赫赫有名,历史上曾经导演过《加里波第》、《证人》、《死亡诗社》、《无惧的爱》、《楚门的世界》、《怒海争锋》等大片。他个人的特点是拍一部好片之后拍一部烂片,从上面按照时间序列记录的影片来看,《The Way Back》在好片点上,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由于关注这部电影,就会有一部分人了解到剧情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56年出版的《The Long Walk: The True Story of a Trek to Freedom》(漫漫长路:追寻自由的真实故事),故事的讲述者是Slavomir Rawicz。书在当年大卖,而且被翻译为多国文字。看到这里的时候,考据派出现了。考据派迅速发现这个故事有疑问,Slavomir Rawicz死于2004年。2006年的时候,英国BBC专门做了一期节目,用前苏俄的大量文件考证Slavomir Rawicz的著名逃亡故事。结果很遗憾,最后证实伟大的英雄Slavomir Rawicz是个骗子,他压根就没有被送到古拉格劳改过。而他自己宣称的逃亡那一年,根据文件显示,老人家当时在伊朗的难民营。

明白了吗?这就是我分享的那几条信息遭到质疑的原因,因为有人看到过考据派提供的资料,记住了故事作伪这个结论。包括那个贴维基百科地址给我的仁兄在内,质疑的人没有任何一位发现一个小小的不同:作伪的那个人叫Slavomir Rawicz,而我提供的这个人叫Witold Glinski。原因我是挖了一个深坑:当时,我也看到了考据派的资料,但是觉得不合情理。一个故事无论再怎么动人,如果它本身是假的,彼特.威尔没有道理会把它翻拍为电影,而且还腆着脸在电影一开头注明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所以,我从这里追溯下去,找到了故事的后半段:2009年,在英国的退休老头Witold Glinski在骗子死了5年之后,站到世人面前,宣布自己才是故事的原型---故事是真的,当年讲故事的人是假的。而Witold Glinski的讲述被证明是真的,历史资料和他所说的能对得上。在我的叙述中,我把自己追踪的结果直接说了出来,而背答案的同学还以为我是在说原版的那个故事。

这就是背正确答案的悲哀。包括给我贴维基百科的那位仁兄在内,他都没有发现,其实词条的第6行开始,一直到第8行,说的正是Witold Glinski的事。

毫无疑问,有人背住了正确答案,所以正确地跌进了我挖的小坑。正确答案并不意味着事物的全貌,正确答案也不意味着有正确的思路,这是因为正确答案被错误地当作是这些东西。一味地强调结果,就会有一堆语焉不详的"由此可见"、"不难证明",直接跳到答案。也正是因为这样,科学在中国,起码在中国的网络上变成了某种非黑即白的标准。你要么无条件承认我背得的正确答案,要么你就是不懂科学、反科学、伪科学,落入错误之中。这样的人就像是一台机器,大量吞服正确答案,然后凭借足够的体积,时时把正确答案吐出来给你看,以证明他的正确性。这样的人,的确可以称之为是正确答案机。

【注】这一段话也不是全然正确的。首先,出逃的时候是6个人。Witold Glinski当时只有17岁,从古拉格逃出之后,突然发现身后还跟了4个人,所以他是这个故事的主角。第七个人是个姑娘,那是在他们穿越苏蒙边境之后的事情了。然后,M5和M50并不是地下铁,而是英国的高速公路。最后,抵达印度的只有3个人,其中之一的美国人Smith没有翻越喜马拉雅山,而是留在了拉萨,去找美军办事处。

饭否

鲜花总会长出来,不在墙这边相见,就在墙外面思念。请使用E-mail订阅《槽边往事》:订阅地址

国内访问地址:www.hecaitou.com

饭否个人地址:和菜头








发自我的 iPhone

2011-04-27

清华失去的,正是这个社会稀缺的

清华曾是人文的,后来是工程师的,再后来是官员的。今日之清华离人文清华远矣,唯有留此存照。

文/肖锋

毕业二十六年,我们电力班推选代表出席人民大会堂的百年校庆典礼,同学会再三斟酌,最后还是选定一名官员同学,因为要见国家最高领导人并合影。
为纪念清华百年,《中国周刊》做了期"清华与国运",被我错看成清华与官运。百年清华起起伏伏,如今是权力秀场,美国总统访华必讲演之地。
我们班一半人去了美国,清华被讽为留美预备班。想来美国人做成了一笔划算的生意。1908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清政府于1911年开设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彼时即有此称谓),1924年更名"清华大学"。现在美国人开始收获了,收获这个国家的精英分子。

我的大学
能让你谈上一辈子的,也就大学了。
入校被告知第一条即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清华口号)。每天下午四点半,喇叭准时响起,同学们齐齐去锻炼。好身板不只是你需要的,也是国家需要的。
第二条是这里是工程师的摇篮。中科院院士中"清华人"占去三分之一。陈丹青抱怨艺术生为何要考英语和数学,事实上,英语和数学是清华生的利器,托福和GRE比美国本土学生考得还高。
我当时不知,1925年清华曾设过"国学研究院",也不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国学院导师与我何干。我更不知前任梅贻琦校长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只被告知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和做一个好工程师。
当然校训是知道的。石头上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但后一半"思想自由,人格独立"却没了。从校训的变迁可以看出清华精神是如何被阉割的。
始终没变的是清华人的国家情结。真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华人绝不会说"关我屁事"。上世纪80年代初"振兴中华"响彻神州,清华的口号落实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除国家情结外,就是团队精神。游行时一看就知道是清华的,男生整齐在外、女生保护于内。不只是清华女生稀缺,更是一种团队精神。国庆35周年,北大生物系那位突然打出"小平你好",这个清华人是干不出来的。后来不管哪个学校的,游行时一律不再允许擅自打标语了。清华学生提问小布什,问题顺序都是严格筛选好的。职场或官场,长久以来有"重用清华的,提防北大的"之现象。
可是还有另一个清华,人文清华,被我们忽略了,只留有一些名字的残迹,比如新斋、工字厅、荷塘月色。新斋是女生宿舍,一个斋字就把女生宿舍变成了禁区。
人文清华源自工字厅,挂有咸丰御笔"清华园"的匾额。园内"曲廊迂回,树木扶疏,青竹成荫"。1914年秋,梁启超曾在工字厅著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出自他当年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工字厅曾是文人雅聚和清谈的场所,但也有悲伤的记忆。

1927年6月1日,王国维来此参加毕业宴会,席散,王与人一一作别。第二天,他便自沉于颐和园的昆明湖。用现在的话说,王国维跟他的那个时代拧巴了。拧巴固然不好,但首先你得有这个资格和勇气。
1948年7月23日,朱自清来此出席题为"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朱的发言要点是,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另一条是向下的。不足20天后,朱自清便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看来,朱自清早就预言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人以文传,他留下的《荷塘月色》被广为传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自清先生当年不吃老美的救济粮,这样的骨气恐怕今天没有了吧。
有道是,满清王朝北大荒啊。百年清华的人文传承几绝,变成工程师和官员的摇篮。北大称对思想偏激学生进行学业会商并非管制。格式化正在进行中。如果大学不容异类,哪里还能容?社会上,成功学是另一种格式化。满清王朝北大荒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百年清华,不再自豪于人文精神,而自豪于出过300多位部级以上干部,政治局常委中有过多少清华系。"工程师的摇篮"也回到了留美预备班。
有人会说,美国的耶鲁哈佛不也以出过多少美国总统为荣吗?是的,但它们更自豪于出过多少诺奖得主,更没让官场文化侵占校园。美国总统进校,要事先得到校长的许可。奥巴马就被挡了一次,说有政治宣传之嫌。

我们是否生活在精神最贫困的时代?
正值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撞人杀人案开庭,全社会开始检讨教育问题。几年前,清华生刘海洋虐熊事件,有评论也指责清华教育模式的"命门"。我在校时几乎每年都发生学生自杀事件,这不能不部分归因于那个冷冰冰的工程师文化。
有人说,清华北大是全国唯一文气压得住官气的地方。岂知学校也是官场,是强大的官场的一部分。于是大学不以大师为傲,却以政客为荣。大师们的遗迹荡然无存。据说李敖想捐一百多万新台币建一座胡适塑像,未果。随着五四一代逝去,大师远行,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快绝迹了。
就连武侠,也只能看港台。大陆导演的武侠不能看。因为侠与义的文化精神绝迹了。所以,江湖在港台,浆糊在大陆。繁体字中的爱字无了心,义字无了我,导师的导字无了道,志气的志字无了言。无心,无我,无道,无言,这正是当下。
清华曾是人文的,后来是工程师的,再后来是官员的。今日之母校离人文清华远矣,唯有留此存照:先有国学研究院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开创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境界,后有中文系朱自清、闻一多等,外文系吴宓、叶公超等,哲学系金岳霖、邓以蛰等,历史系吴晗等,社会学系潘光旦、费孝通等,发扬光大。——这些大师可都是民国范儿。网上展示过一张"史上最强的毕业证书",导师栏里的人名是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我不知人文与政治经济的确切关系。我只知道我们设计出冷冰冰的城市和毫无创意的产品。我们培养了一代代有知识、没文化大学生。我们是手机用户和产量全球双料第一,却只能去追逐郭台铭代工生产的乔布斯的机子。外媒评论中国是工程师治国,清华出官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我们电力系没出国的,除两位像我这样的不肖书生,都去了国家垄断的电力部门,与其他大型国企一样,都是官文化唱主角。清华成了混官场的金字招牌。
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精神地标。百年前,西风东渐,东风凋零;百年后,金风席卷,歪风施虐。我怀疑,我们是否生活在精神最贫困、最没文化的时代。
按社会学的理解,文化就是一些软件,用来运转社会的,一旦软件丢失或出现BUG,社会肌体就易遭病毒侵害,甚至溃败。
大学人文精神的抽离,中国大学无论如何恢复人文学科,都是形同虚设。这不只是清华的问题,也是中国所有大学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的问题。
看今日清华,居于中关村核心,好一个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却再也无法做出淤泥而不染的一朵清莲。百年了,盛典了,可我心里明白得很,百年清华,失去了什么。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要翻墙,用赛风。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使用Google Reader的读者请猛击这里。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imes+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翻墙技术知识,请阅读GFW BLOG








发自我的 iPhone

2011-04-21

第六百七十三篇•金槌朱汤生

    今日清明,我赴香港,晚上在香港会展中心参加苏富比拍卖公司组织的朱汤生先生追思会。此文已发在《三联生活周刊》。

 

    朱汤生(1941.7—2011.1)是Julian Thompson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从字面上看港味十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朱汤生1973年率苏富比(SOTHEBY'S)拍卖公司进驻了香港,并在那年主槌了香港第一场中国古董的拍卖。那时的拍卖都在少数富人小范围中进行,场地局促,朱汤生站在拍卖台上,尽管头都快碰上屋顶吊灯,但英姿焕发。

    这一情景是我在一张老照片上看到的,这张照片载入苏富比的史册,苏富比拍卖公司以此为荣。一个成立于乾隆九年(1744)的老牌资本主义公司,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在二百多年后率先进军香港市场并大有斩获,今天看来已近乎神话。

    我可能是大陆去香港参加古董拍卖最早的人了,当时香港几乎不能用普通话沟通,我既不会粤语又不会英语,所以一进香港凡事用纸条开路,说不清楚就写。那时去香港什么都对我构不成诱惑,只有古董,尤其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的拍卖预展,让我一天天地沉溺其中。那时展览没有柜台相隔,东西随意拿放,不受任何限制;展厅内人也稀少,没有工作人员打扰,安安静静地让我度过了心满意足的一天。

    看过几次苏富比的拍卖,知道了台上那个和蔼可亲的老外叫朱汤生,中国陶瓷的世界级权威,一言九鼎。凡外国收藏家都听从他的意见。这让我新奇,一个外国人,怎样认知中国的陶瓷呢?

    第一次与朱汤生先生正面接触隔着十几排椅子,他在台上执槌,我在台下忐忑不安地等待。我听不懂英文,被迫斜视看台侧面的记价牌。那时的拍卖很古典,每一件拍品都由其工作人员郑重其事地亲手拿上台展示,苏富比的人穿藏蓝大褂,佳士得的人穿紫红大褂;记价牌是机械的,如同机场接站牌子,不停翻落,变幻着数字。一个没有拍卖经历,听不懂语言,兜里又没俩钱,还想买一件价格不确定的东西的人,其紧张度可想而知。

    我想竟拍的那件瓷器终于上场了,我的心跳有多厉害只有我清楚,跳得都有点儿难受了,我一只眼看拍卖师,一只眼看瓷器,一只眼看记价牌,有点儿忙不过来,我看着记价牌上是170,000元,战战兢兢举了一下牌,心中目标是180,000元,时间仿佛凝固了,令人窒息,我清晰地听见落槌敲击声,朱汤生笑容可掬地对我说了句我能听懂的唯一一句英文:Thank you (谢谢),没等我反应过来,记价牌又连续跌落几声,令我心碎地停在了220,000元上。当时我的内衣立马湿透了,双眼湿润,觉得拍卖师真是伟大,杀人不见血。

    这段往事后来在轻松的环境中我跟朱汤生聊过,两人开怀一笑。他肯定不记得这一幕,这样一件对他稀松平常的拍品他一生经历过不计其数,在外行人看来,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洋人拍卖官,绅士般修养,什么时候都彬彬有礼,不温不火,愿意倾听,而回答问题总是不紧不慢的,直到你满足。

    国外的拍卖师大都是拍卖项目的专家,不像国内,专家与拍卖师各司其责。所以拍卖师要交许多藏家朋友,切磋交流。一件古董的真假优劣往往在行家眼中也有分歧,评判标准差异大的惊人。朱汤生的业务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几乎所有世界级的藏家都愿意听他的意见。即便如此,朱汤生按中国人传统美德来说,可称"虚怀若谷"。

    有一次在香港苏富比公司的会客室里,他拿出一件永乐青花重器问我如何看,我以为这算一场考试。不鉴定文物的人不懂,人在重压之下技术会变形,说一些四六不靠违心话。我跟朱汤生说,这件东西真,没任何问题。他笑着对我说,几个大专家都说有问题;我依然坚持己见,并说出一二三。后来这件拍品顺利拍出,还创造了纪录。朱汤生事后跟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中国话,人会为名所累。

    我原以为朱汤生不会中文,每次遇见他仅打个招呼问个好,后来时间长了,才知道他的中文不错,读比听好,听比说好,所以他只是不大爱说而已。一个英国人,如果不是中文专业,随意说中文算是个难事。其实,朱汤生早期在香港时也没机会说普通话,据说他还会说粤语,可惜我没听他说过。

    自苏富比进军香港至朱汤生退休,他为此效力超过三十年。2003年,苏富比在香港隆重举办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盛况空前,酒会上朱汤生如老骥伏枥,踌躇满志。那一天,我忽然发现朱汤生的头发白了,在我印象中好像是突然白的,回想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满头黑发。我以为外国人是不白头的,头发天生自来旧,不像中国人,少黑老白是个规律。我那天想的事今天可以说,就是要在这场纪念拍卖会上买得一件拍品做个纪念。

    翻阅《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画册,你会知道有多少重器经过朱汤生之手成交的,他手中的拍卖槌可称金槌,在这支槌下诞生过许多中国艺术品的世界纪录。这本画册最牛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值得一提的是,直至执笔之时,中国每个重要朝代的瓷器拍卖最高成交价纪录,皆由苏富比所缔造。

    一个拍卖公司,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古董最没人关心的年代(那时国内还在文革当中),直至古董已得到全世界及国内大亨们的关注,一个一个的世界纪录来自于朱汤生的槌声,这声音在朱汤生听来是个音节,在后辈人听来是个组曲。

    2009年的春季和秋季,朱汤生两次来到观复博物馆参观。每次我都陪同他看完全程。在展柜面前,只要为看文物,他不惜单腿下跪接近文物,脸上永远保留着对文物的敬意。他对文物的判断丝毫不带金钱的意味,别看他是苏富比的拍卖师,但他从未说过这件东西如何值钱的话语,所有的问题都是专业的对话。

    曾经沧海难为水。在金钱面前,朱汤生看过太多,拍卖场风云际会,龙争虎斗,过客匆匆。文物不言,却能看见人们为此的争斗。拍卖师永远高高在上,看着各色人等为一瓶一罐、一盘一碗火并,其目的或直接或间接、或高尚或平庸;但老成持重的朱汤生每当审视一番拼杀之后,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这东西是你的了!

    尊重商业法则是苏富比在香港创下光荣业绩的根本,尊重中华文化是朱汤生发自内心真切感受。和朱汤生在一起,很能感受他那颗被中国艺术浸泡的心。他把自己称之为"瓷器的爱好者",每每遇见中国陶瓷都孜孜以求,不以权威面目出现。他习惯以征询的口吻问话,探讨某一个专业问题,这种探讨的方式在国内专业界太少见了,所以让我每一次与他见面都获益颇多。

    观复博物馆为祖国60周年举办了两个展览——《百盒千合万和》和《座上宾》,布置了一个场景供来宾留念。2009年10月12日,朱汤生最后一次来博物馆,在此我与他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朱汤生当时已身患癌症,但我不知,长达近两个小时的参观,让我看到一个一辈子与艺术品打交道的人的虔诚;我让他坐在书案中间,俨然是主人;我坐在旁边,像是来与他聊天,我觉得主宾颠倒更能表达我对朱汤生的敬意。

    15个月后,朱汤生西归道山,听到这一噩耗,我几近不能言语,从他的讣告中我才知道,这位我敬重的一辈子与陶瓷打交道的大家,早年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最古老的国王学院,专业是数学和哲学。

                                                                       2011.1.19-24












发自我的 iPhone

2011-04-20

北野武《恶口的技术》

很多人都知道北野武是日本最著名的导演,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一位作家,他写过八本小说,六本杂文。

《毒舌北野武》展示了他作为一流杂文家的摧花辣笔,这本书的书名直译是《恶口的技术》。里面收录了北野武写的10篇文章,从世界杯到亚当-斯密,从两性关系到爱因斯坦,无所不包,无所不谈。北野武年轻时做过相声演员,语言辛辣幽默,又能率真自嘲,使得这本书读起来畅快淋漓。

北野武的电影里充满暴力美学,在一个越来越崇尚雅致孱弱审美的世界里,始终是个异类。据说,日本黑道很敬重北野武,虽然他不是同道中人,但身上有侠气,有男人气概。他的电影,都是本色演出。

北野武这本书坦率随性,敞亮豁达。他说没出名之前,梦想有一天有了钱一定要开跑车,吃高档餐厅,跟女人们睡觉。但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发现开保时捷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看不到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他就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在后面跟着,还对出租司机说:"看,那时我的车。"同时,他觉得最大的乐趣不是自己吃什么,而是把没进过高档餐厅的朋友领进去,分享他们大快朵颐的快乐。他还喜欢扮演王子,把一个普通女孩带到商店,说,随便挑你想要的东西,最后看着满身名牌的女孩满脸喜悦,然后就这么说"再见",自己回家。

北野武说:"我不怎么关心钱,因为我自己就是商品,我自己就能变成钱。"他的境界已经超越了赚钱,而是成全别人。他发现,了不起的师父会让自己的数百弟子都吃上饭,作为艺人,要让那些成绩不突出的弟子也有饭吃。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关于茶道的电视节目,看到一地落叶,就问为什么不打扫,得知落叶是打扫后故意散落在院子里的,就领悟到,白璧微瑕,故意留个破绽,才是真成熟。他夜里四点给弟子打电话,"混蛋,我的黄色网站打不开了,快来修。"几天过后,他看到弟子们做客电视台,兴致勃勃地讲述他深夜要看黄色网站的故事。于是,非常欣慰,这至少为了给弟子们在电视上露脸制造一个吸引眼球的话题。

北野武说,当师父的基本素质就是淡定。有个师傅带弟子做节目,弟子们上厕所,发现没有卫生纸,就悻悻地出来。这时候,师父自己也去厕所。半天也没动静,弟子们都等着师父大喊给我送手纸,然而没有。过了一会师父很平静满足地从厕所出来,细心人发现,他右脚的袜子没了。

北野武看透了男女关系,他总结现在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男女交往过程中,谎言是基础。如果谎言被揭穿,就用钱来弥补。结果就是,一切靠谎言和钱就能摆平。"

而爱和性的核心,在北野武看来乃是心跳加速。而现在的日本,做爱跟握手一样简单,很难体会到心跳了。也许偷偷跟黑社会的妻子交往,才是最让人兴奋的吧。

北野武的一个朋友,在黑老大进去的时候,睡了他老婆。黑老大出狱之后,抓住他,一顿暴打。打完问:"你跟我老婆做过吗?"此人说:"大哥,对不起。"黑老大一听,立即脱下裤子,说:"我也要跟你做。"原来,老大在监狱里自学成才成了同性恋。

北野武说自己上中学的时候,一个同性恋钻进他被窝,开始舔他的小弟弟,北野武心想,闭上眼,假装他是女人好了。没想到,同性恋添了一会对他说:"轮到你了,该舔我了。"北野武把他暴揍了一顿。

坦率的北野武不回避性这个话题,"对于健全的男女来说,他们恋爱的一半以上是性爱。想见某个人,实际是想跟她做爱。恋爱感情越深,性爱也会越深。"

北野武讲了个更重口味的故事。日本有个演员叫仙田,年轻时在公共浴室里自慰,被看澡堂的老大爷隔窗看到,大吼:"小子,在干什么?"仙田连忙回答:"洗澡。"然后把手里黏稠之物,连忙往头发上抹⋯⋯

日本也有变态袭击校园的事情发生,一旦出现校园悲剧,大家就谴责老师没有抵挡坏人。但是北野武认为:现代教育不准老师体罚学生,排除了一切暴力,这个时候让老师去对付歹徒,岂不很矛盾?

北野武1994年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突遭车祸,造成了面瘫,因此他有资格说:"没有心灵创伤的人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味强调心灵创伤,岂不要照顾他们一辈子? "

在这本书中,北野武还讨论政治、科学、教育、体育、管理等诸多话题。他真是一个"骂人不带脏字"的恶口大师。大阪曾经跟北京一起角逐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最后得了6票垫底。北野武讽刺说,这好比四口之家中的家长参加乡村选举,最后只得到一票。类似的例子在书中俯仰皆是。更多妙趣,诸位还是自己找一本来捧读,细细体会吧。








发自我的 iPhone

2011-04-19

挺住,重庆卫视!

3月份索福瑞的收视率出来了,重庆卫视排名全国第34,省级卫视中排名第22。这个结果是预料之内的,自从重庆市变成"熙红市"之后,它的收视率下跌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我家里能收到重庆卫视,没事我还看两眼,忆苦思甜的好天堂,以我这个年纪,电视里放的节目都不陌生,有些从小就看过,有些新节目,看着也有意思,我猜想编导们一定是戴着防毒面具把节目做下来的,或者一直嚼着吗丁啉,提高胃动力,防止呕吐。我谨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战斗在第一线的重庆卫视的制片人编导编辑摄像剪辑导播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对于重庆卫视改成红色频道,不播放广告,坚持逆流而行,很多人颇有微词,我恰恰持相反意见,我认为重庆卫视此举非常具有革命性,在所有电视节目都走向商业化的时候,重庆卫视剑出偏锋,不走寻常路,非常美特斯榜尾,勇气可嘉。

为什么这么说呢?所为红色,一直以来是贵国的主色调,倒退30年,你看到的就是这色儿,没有别的颜色。终于有一天,我们可以看到红色之外的颜色了,才知道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30年来,我们都习惯了接受各种颜色,没有对比就没有好坏,每个拿着遥控器的人大概都知道该选择什么电视节目,大不了关上电视机。就算关上电视机,也能感受到这世界的色彩,要相信科学,红色的声音尝起来一定是甜的。但是,仍有一些顽固不化的人认为,过去那一套骗人的把戏在今天还有市场,有时候你遇见这么一个人,教育他还要颇费些口舌,用形而上的逻辑讲道理往往没有任何效果。所以,就需要一个反面教材来告诉那些人,到哪里找反面教材呢?到重庆去!到大西南去!到火红的重庆卫视去!

还有一点,重庆卫视在同行中树立的反面典型,让每一个媒体都不寒而栗——记住,咱可千万别像重庆卫视这样,一定要把节目做好,不用扬鞭自奋蹄儿,不然有一天可能会喝西南风。重庆卫视的功绩也正在于此。大家别以为这是笑话,这是个很严肃的事实,所有的历史笑话最初都是以严肃姿态出现的。如果你非想笑的话,请你忍住,你会活到开怀大笑的那一天。

红色的东西到底还有没有用?在它今天没有再次接受检验之前,谁也不敢肯定。好,现在重庆卫视来搞这个实验,不管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它至少可以检验一部分真理。很好,用事实说话,数据说明一切。可见,红色就是历史这面墙上曾经涂上的油漆,风吹日晒,已变得斑驳脱落,当它快还原回原来的颜色时,有人再刷上一层新漆,可以让历史和红漆进行一次龟兔赛跑,看谁先被雨打风吹去,至少,涂上红色还可以装装嫩。

中国人都比较愚蠢,从来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知道用对立统一来分析问题。重庆卫视在这一点做得非常好,给人树立了一个对立面,这样就符合我们的逻辑了。你看贵国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爱这么说:"你要是不好好努力学习,不听话,长大就像谁谁谁一样。"这个"谁谁谁"一定是个负面教材。现在有了重庆卫视,各地电视台的的领导在教训手下的时候就有话说了:"你再不好好干,把你借调到重庆卫视工作去。"

就像这世界上必须要留下一个北朝鲜这样的社会主义古董,让我们没事把玩一样,贵国电视界必须留下一个纯粹的古董级别的重庆卫视,虽说这个古董还是个赝品,但总聊胜于无。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明白了,应该给重庆卫视留下一块阵地,这个红色频道确实有残酷的现实教育意义,它很符合这个国家的荒诞,它必须存在。

重庆卫视,你们一定要挺住,你们还没到收视排行的榜尾,怎么也得连续三个跌停板才行吧,所以还有很大潜力呢。过去革命先烈都是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才倒下的。你们加油,我懂的。








发自我的 iPhone

求横批

领导最近说,毒奶粉、毒馒头、瘦肉精"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在某个位置上说话,影响是不一样的,既然官方媒体都浓重报道他的讲话,意思是该解决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了。所以我要看看说完之后该怎么去解决,不然就是逗你玩了。

站着说话和仰望星空一样都不腰疼,每次出现这类恶性事件,我看到的是媒体封口,不要把事情搞大,不利于稳定,然后找几只替罪羊草草了事。可是某总最近亲自表态,按照贵国的思维模式,青天大老爷说话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民众媒体的舆论只能算添乱。甚至,当我们去谈论这些问题,都要冒着一些危险,搞不好给你谐了,逼着我们亦庄亦谐。大事轮不到草民,监督也轮不到你,这社会诚信能不缺失,道德能不滑坡吗。

之所以出现丧尽天良的恶性事件,一定是因为有提供给他们丧尽天良的环境和土壤,这才是因果关系。那么这个土壤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如果仅仅停留在道德批判的层面上,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跟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嫖客一样说不清楚,什么是原罪?大家都心知肚明。

表面上看,出现这种恶性事件是利益驱使带来的恶果,总有人想干缺德事儿,可一但他干了,就不是缺德问题了,一定是监管上出了问题,这就不是道德问题了,也不是诚信问题了,是成心问题,这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了。执法监管部门干嘛去了?他们比谁都清楚,是因为他们不作为,他们不作为是因为他们被牵进了利益链当中,为虎作伥。如果有人想研究一下利益链是怎么形成的,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它还能怎么形成呢,谁都知道,因为自己管自己从来是管不住的。

领导也不用忧心忡忡,我们的胃,我们的肌体,我们的血肉,我们的神经,已经经受过千锤百炼,百毒不侵了,任何时候,中国人都要为自己筑一道血肉长城。战争时期抵御外来侵略,和平时期抵御各种伤害,我们比义和团还刀枪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不是吹出来的,那是从百毒中闯出来的。本来大家对各种有毒食品都没啥感觉了,什么东西吃多了身体都会适应的,这不挺好吗,可您非要把这事说出来,既然说了,那总得有个结果吧。咱总不能没事只停留在词句修辞上啊,是的,"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从修辞上讲无可挑剔,如果这是一幅对联,横批是什么呢?








发自我的 iPhone

2011-04-13

深圳迎大运会驱赶八万人 合法性受质疑

新纳粹主义

深圳迎大运会驱赶八万人 合法性受质疑

记者: 黎堡 | 香港  2011年 4月 12日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当局在过去一百天内驱赶了八万名所谓的治安高危人员,称为主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营造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市民和法律工作者质疑当局的行动是否合法。

官方的新华社和南方日报报道,深圳市警方从今年一月一号开始对全市治安高危人员展开排查清理百日行动,到上星期天四月十号百日行动结束时,已经收到显著成效,一共将八万名治安高危人员清理出深圳。

*百日行动当局驱赶八万"治安高危人员"*

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申少保向媒体表示,治安高危人员是指无正当理由长期滞留深圳、行踪可疑和对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的人员。他举例说,那些无正当职业、昼伏夜出、有现实威胁、又有群众举报和形迹可疑的人员就属于治安高危人员,需要纳入警方的归管。

申少保说,在排查清理百日行动中,警方共出动警力二十八万多人次,检查了数以万计的出租屋、网吧、旅店和休闲娱乐场所,并停业整顿和取缔了一千多家网吧、旅店和其他场所。他说,从现在到今年七月底,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安保工作将进入全面冲刺阶段,而首要工作仍然是排查清理治安高危人员。

一些维权人士和法律工作者认为,深圳当局以大运会安保为理由将数以万计的居民驱赶既不合法,又与深圳特区试图做中国经济和社会管理改革排头兵的形象格格不入。

*居民与学者:这些人没有犯法*

在一间工厂打工的深圳居民周基说,当局将他们所不欢迎的人赶出深圳是一种违反人权的行为。

周基说:"可能是他们统计吧。他们属于违法犯罪比较高的人群。但是毕竟有些人没有犯罪,没有违法,(当局)就把他们请走了,这本身是侵犯人权的做法。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犯罪,你硬把他们搞走了,人家的生存权受到挑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对香港南华早报表示,深圳当局的做法既不明智又不合法。他说,这八万所谓的治安高危人员并没有犯法,他们有权在自己国家的任何地方居住和工作。

*广州亚运法律顾问:相关行动需法律授权*

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主任、广州亚运会法律顾问何培华说,深圳当局如果以大运会安保为理由将这么多人驱赶,它应该事先获得法律授权。

何培华说:"关键它深圳有没有这方面的立法,如果它有这方面的立法,那它就是合法的。如果它没有,就是凭着当局和政府临时采取一个措施,这个措施也必须有个依据。就好像广州市在亚运期间实行的一些措施通过人大做个决定,那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没有,那这个可能就会有问题。"

平时在广州执业并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担任法律顾问的何培华律师说,他不清楚深圳警方是否获得了驱赶治安高危人员的法律授权,也不清楚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是否颁布了有关法律。

深圳市人大和公安局的网站都没有说明有关行动是否合法。美国之音分别向深圳市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浦发出电子邮件,咨询有关的立法,但到截稿时没有收到回复。

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今年八月十二号到二十三号在深圳举行。申办执行委员会曾对外宣布,深圳申办大运会的口号确定为"深圳,和世界没有距离",因为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这片热土与五大洲之间没有距离;深圳是海纳百川充满爱心的城市, 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网友评论 (10)

2011年 4月 12日 内陆人 (中国)

在中国根本就没有人权可言,共党对人民就好象是对猪狗一样,高兴就召来,不高兴就赶走。如果有经济能力早就出国跑了,没有能力只能在国内任中共宰割。

2011年 4月 12日 怜悯拯救国人, '...为 你 们 的祷 告... (说你有罪,你就有罪! 苛政猛于虎!!!)

姜瑜:"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民主人权、自由平等、公正合理、正义良知!

2011年 4月 12日 维基揭秘 (CHINA)

倒行逆施法西斯,不是给予安置安抚、补助救济,从根本上解决高危乱象而是进一步驱赶、侵害弱势群体,失却道义良知,所以,深圳的河蟹稳定也只能是表象的、暂时的。

2011年 4月 12日 随便说说 (大陆)

给这个流氓政权讲法,无异于对牛弹琴。

2011年 4月 12日

住房公基金说收就收,收走的是一大跌, 返回的是一丁点, 所有人的工资有少了一大截。

2011年 4月 12日 自然上海 (意大利)

中国人民你因该觉醒了,中国共产党叫你来你就来,现在叫你去你就去。因为我们是封建社会啊。明白吗。

2011年 4月 12日 中共流氓政权在无赖的发表了美国的恶劣人权报告的同时又创造了骇人听闻的侵犯中国人民人权的恶劣行径——共产党!真不要脸!真无耻! (搜狐新闻:深圳清理8万治安高危人员 50万"红袖章"巡逻)

网民评论1、严重侵犯人身权利,无辜罪人在先。依照"没有正当职业,生活规律异常或经济来源可疑的人员。。。"即予以驱赶,显然违法,显然荒诞! 网民评论2、这样的清理只能解决一个城市的治安情况。要是全国都这样搞下去,那这样的人能去哪,是否把他们都枪毙。这样也给社会带来了安宁。深圳在全国是个典范的城市,为什么竟出现这样的能人和决招,中国啊,你们这些能人为什么不去想想。他们为什么老是犯错误。要是有吃有喝我想他们就不会去触犯法律了吧!!!!!!!!!!!!!! ………………。无耻共产党

2011年 4月 12日 被劫持的中国人民

专制独裁,无法无天!小人得志,忘乎所以!

2011年 4月 12日 这些公安确实是畜生

他们从来没有把人民群众当成人,当成养活他们的人

2011年 4月 12日 元宝 (美国)

这叫"防患于未然"。美国的提法是"pre-empty strike"。就是说为了我的安全,我可以先创造一个不让我有任何可能被威胁的安全环境。北约对利比亚防空设施的空袭不就是本着这个原则吗?不错,这种做法是会违反人权的,北约的做法甚至死了人,可是我的安全应该比别人的人权更重要。如果你要批评,就先批评北约吧,他们毕竟是杀了人啊!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发自我的 iPhone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

 
 

無我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1-4-1 通过 观察

1-263.jpg

1
我刚做记者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说过一句话,去现场采访的时候"要象外国人一样去看"。
他的意思是不要熟视无暏。
我以为自己听进去了,看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才知道我对现实已经失去多少感觉。
他写 "任静要出去打工,妈妈有点惊慌失措地追着女儿到了工厂门口,求她留下来,说她太小了,姑娘什么也不说,也不看她母亲,那女人求着情,突然大哭起来,女孩儿依旧不为所动。最后,母亲让步了,大声叫着"去吧,你愿意去就去吧"
她转过身,慢慢穿过马路,大声哭喊着。
她一走开,女孩儿也不自禁大哭起来------把头埋在双膝间,抽泣起来。接下来一个小时,母亲和女儿站在街道的各一边,哭泣  着,她们都很生气,不跟对方说话,不看对方一眼,可母亲还是不愿意离开。
姐姐来了,隔着路给妹妹传口信"她叫你当心"
十六岁的女孩回了一句"告诉她,我不会有事的"
五分钟后,姐姐说"她哭了,她是真想让你留下来"
女孩口气很硬"今天晚上一到那边,我就给她电话"。
 工人们装好了车。她终于爬了上去。最后,母亲眼看着所有的哀求都无济于事,就送过来两百块钱。站在那儿看着车消失,泪水从脸上落下来。
另一对姐妹也在这个车上,来送的是父亲,没有拥抱,没有伤感,他关心的是更重要的问题"衣服要暖和,天气凉了,不注意要生病,生病了又得花钱买药,要穿暖和,好吧?"说完这些,转身大步走了。"
 
中国古老的乡村就在这个细节里挣扎着,又绝不回头地消失了。
 
2
何伟在90年代来到中国人,生活在小城市,一个美国人想在中国默默观看什么事而不成为被注意的焦点,会有多难。但看看他写的清明这天的中国:
 "早上杏花落了一地,象春天的暴雪……几个男人在土坟前转'这儿埋的是我爷爷'
'才不是呢'
'我觉得是'
'瞎说,那是你爸的大哥'
 
何伟写"他们很少提到人的名字,只提跟某人的关系,也没有相关的细节,没有具体的记忆。"
 其中一个坟墓是新的, 是一个前两年刚搬到城里的老头儿,坟上新鲜的泥土堆得很高,何伟拿起一把铲子,给土堆上填了一点土。"有人拿起一沓冥币,点了起来。另一个人拿了一支香烟,插在坟头上,香烟笔直地竖立着,几个人退后一步,看着这土坟,议论两句
 "他实际根本没抽过红梅"
"对,贵得很,他原来都抽黑菊花"
"现在买不着了,80年代的时候流行"
这是人们提到的唯一与死者有关的细节。站了一会儿,魏说"好,走吧"
其中一个转头看了看"烟没事吧"
"没事儿"
他们几个人"顺着那条之字小路,下到了沟谷里,地上是杏花花瓣,高音喇叭里正在播送一年一度禁止上坟烧纸的通知。一行人回到地里干起活儿来"。
这个拎着沾着土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3
 
何伟在美国的时候叫彼得海斯勒,他在小学校里讲中国,让小孩子提问,孩子问"中国父母杀掉女婴吗?""中国人吃狗吗?",他感觉很糟糕,"怎么两个问题都是这样子的?"

他在中国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涪陵教书的时候,课本上对于美国宗教的介绍是有什么样的邪教,对于学校的介绍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凶杀案。他对学生解释"这些事是真的发生的事,但它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社会"
 他希望人们描述一个国家要讲清楚那些背景,用时间去长期采访"而不是简单告诉他们什么是最不好和最好的事情"。
 
 
 
4
他笔下的中国具体而细微。

他写姓魏的农民一家,这个荒僻的小村子2003年开始多了游客的生意,老魏从务农转成经商后,收入超过了三万元,比前一年多了百分五十,但这个家庭的人都开始焦虑不安。
 男人原来只是偶尔抽只红梅烟,但现在一支接一支,晚上喝酒,问他哪里不对劲。他说"随时随地感到很紧张"
他不断地担心钱的问题,他买了一双三十多块钱的"意大利"牌皮鞋,鞋盒子摆在很显眼的位置上,还有一件人造皮的夹克,离开村里去县城的时候就穿上。"中华烟"很管用,能帮他拉到生意。
男人入了党之后应酬变得多起来了,晚饭后,女人打电话给男人,接电话是别的人,她听了一会儿,突然变得不耐烦起来"他喝醉了,是不是?那他晚上还回不回来?叫他给我电话"
她坐在饭桌旁沉思了一个小时,孩子好象没看见。
 后来电话响了,她挪到另一个屋子里接,"你晚上必须回来"她声音很严厉"听见没有?今天晚上一定要回来"
何伟出门的时候,发现男人已经回来了,喝醉了,倒在墙边上。
女人也想跟男人一样试试自我发展,她把自己做的玉米粉条送到城里卖,她挨家挨户推销,但她不会抽烟,也不会喝酒,没有"关系",只好退回到这个孤独的村庄里。
后来她的口头禅成了"我管不了",她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不看不听,用这种淡漠的态度来作消极的反抗。但人的心里是受不了什么都没有的,所以她信了佛教,因为她听城里来旅游的人总谈起这个"我觉得这个东西好,对一个人该怎么生活,他们有主张"。她在靠墙的地方放了两张桌子,上面铺了黄色绸布,摆了两尊佛像,还有三个桔子,五个苹果,三杯白酒。她觉得自己平静一点了。
隔着几米远,就是她丈夫泡着刚杀的野猪幼仔的白酒坛。
男人看不上他老婆的求神拜佛,他是村里唯一看过三十几本法律书的人。一心想竞选村党支部书记,暗地张罗,双方都不动声色,书记是个女同志,请他吃饭,不明说,但意思谁都明白了"你要是不争,等我卸任了就是你的"。但他不打算退,觉得书记在征地上的事让村民不满,他的胜算还挺大,竞选前镇里的领导来开了一个会,什么都没说,只是表扬了一下在任书记,然后让党员表态,轮到他,他心里已经挺清楚了,说了句"干得不错",就坐下了。
他从政的经历就此失败,在此前一个算命先生对他说过"你绝对不要介入政治",这事之后,他找了开天眼的人,把天井重新翻修了一下,这是他学到的又一样东西"他再也不会把算命先生的警告当作耳旁风了"。
 何伟写下这些,他说"西方的报纸上总是着眼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和政治的东西,但是根据我的所见所闻,这个国家最大的焦虑却是极度个体化,极度内在化的,很多人都在探究,他们把过去的经验用来应用到现代的挑战上,遇到了麻烦,父母和孩子处在不同的世界里,婚姻更加复杂----我很少遇到在一起真正感到快乐的夫妻。要人们在如此变化的世界站稳根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5
 何伟不是记者,一开始也不是作家,他只是一个美国的普通人,1996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坐着火车到处旅行,经过北京,原来打算呆一周,决定留下来因为这里的人"比较活泼"。
27岁他作为志愿者来到四川的小城市,"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地方你几乎看不到什么外国人,我喜欢这种挑战。我也喜欢长江和那里的风光。涪陵比四川中部更加多山,我喜欢在那里跑步或者远足。"
他没学过中文,不是任何媒体的记者"因为以前没有研究过中国,我对这里的人和物反而没有什么强烈的态度或意见。有时候你缺乏相关知识不是坏事,中国变化太快了,如果我1980年代真学了什么有关中国的东西,到1996年它也早已过时——中国已经变成另一个国家了。"
 
2001年他申请了驾照在中国漫游,租了一辆北京产的切诺基沿长城行驶,外国人租车是不能离开北京的,不过他已经学会了小小的违规,如果车撞坏了,租车的人会拿出一张"美中拖拉机协会"的空白介绍信算作他的单位。
他不能在车上带GPS,害怕在西部被当成干测绘勾当的外国人,他在小旅馆住宿有时会被上报给警察局,所以晚上他住在土路上,午夜帐篷突然被照得通明,他猛地坐起,以为是驶近的车灯,拉开门帘,才意识到是圆月升上地平线,他在月光里"静静地坐着,等待我的恐惧平复下来"。
 
后来在长城脚下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生活下来,租住在魏家,墙上是《还珠格格》的海报,和一对双胞胎小男孩的大幅画像,"生双胞胎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唯一可以合法拥有两个孩子的方式,其实就连这张像上的双胞胎也不是真正的,只是一张复印了一份,反着放在一起。"茅房里两块石板中间留着小缝算是蹲坑,晚上睡觉他听到老鼠在墙上跑动"每当月圆的时候,这些家伙尤其活跃,在那样的夜晚,我能够听见它们把核桃滚到屋顶的秘密仓库里藏起来"
自从他租住在三岔村后,村子里叫"搅屎棍"的人向警察告发他。他知道"警察只是不想有麻烦",他找出法律条文,主动去拜访了警察,中秋送了月饼,春节送了水果,终于有一天警察对搅屎棍说"别作无用功了"。
6
写这个村子不是他的本意,只是生活从人身上流过,一开始只是细流,后来漫溢成河,回转盘旋,他不由得要对它观察。
老魏的孩子是一个精瘦的农村男孩,精力无穷,喜欢跟他打闹,叫他"魔鬼叔叔"。孩子上学之后,学校里没有零食,也吃不太饱,但一回到家,都是城市旅游的人带来的方便面和薯片,每天写完作业吃着垃圾食品看电视,但母亲并不觉得怎样,对农村的人来说,"孩子能吃永远是好事,电视不看就浪费了"
孩子肚子已经有点滚圆,腿上长出赘肉,稍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何伟希望他能多吃点水果,但妈妈说冬天不要吃水果"不顺气"。她打量着儿子,挺满意"他现在有点象城里孩子了"。
 
何伟写"他们同时过着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但他们同时抓住了这两种生活里最糟糕的部分。我并不反对进步,我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摆脱贫困,也对这种适应变化的努力保持崇敬。但这个过程如果太快,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本书的主题鲜明如刀,就是中国农村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但何伟并不是从写"史诗"的雄心出发的,这只是生活的潮水落下去之后,自己裸露出来的主题。
7
他的书被称作"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但他不太喜欢被归类,""非虚构"我也觉得是个很奇怪的词,它不是说这东西"是什么",而是说它"不是什么"。我觉得分类并不重要,哪怕我的书被分为旅游书它也是有特点的"
 
他默默无闻写了很久之后才成为《纽约客》的作者,他没有学过新闻学,也没有捆在身上的荆棘"我写作的领域由我个人的兴趣,而不是出版商或者编辑决定,我愿意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真正的决定权,这对我非常重要。"这种独立性让他更象一个作家而不是记者。编辑有时会要求他去采访某一个热点事件,他说了句让中国新闻人会莞尔一笑的话"我能顶住"。
 
他也不回避自己在生活里的参与。在三岔,小孩子得了血液病要输血。何伟认为血源不安全,但他最后也没争过那里的医生。争执之后,他写"我坐了辆出租车回到家,洗了个澡,一个人吃了晚饭。夜里,我感到一阵麻木。一刹那间,我在空荡荡的公寓里坐了起来,感到十分的无助,竟至无法呼吸。"
用连清川的话说"如果你要了解当下中国的真实生态,你就必须有这种窒息的体验。"
他在书里也诚实地写下不愉快的事情,一个擦皮鞋的男人欺负他是外国人,他们大吵,几乎动起手来。
给他校对的美国朋友说"我不喜欢你这个样子"
当地一个女孩却写信给他说,这个细节让她接受和同情他"因为我理解一个人被自己曾经厌烦的东西捕获时的悲哀"。
何伟并不是用外国人的眼睛来看中国人,他是以人的眼睛来看人,也看自己。
 
8
何伟经常被问,"中国的政治下一步会怎么改变"他说这种问题特别难回答,"实际上对于我来说不是太重要,我在中国的工作不是改变中国,或者改变中国人的想法。我关心的只是今天他们怎么想"只不过,他说,在不到十年的时候里"所有人都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也都改变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每个人都在剧烈地变化,反复摇摆,有时自行其是,有时候被裹胁而去。
他很少对这些人评判,但有一个细节除外。
六岁的魏嘉经常感冒,他父亲的反应是把名字改掉。嘉这个字有十四划,不吉利。计算机分析说五行中缺水-----何伟说,"我在中国认识的人基本上都缺水"。计算机给的方案是"淞"。
 改完名字之后,孩子总是一言不发,大人问好几遍,他回答"不好"。有什么不好,他不给理由,也没提出另做选择。跟往常不一样的地方是,他没生气也没冲着他妈吼叫,他的反应只是一句"不好",这两个字还是自言自语说出来的,时间慢慢过去,这种克制态度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结合体,当中有无能为力,也透露些许力量。他爸爸无法明白哪儿"不好",很快就懊恼不已。
对这孩子来说,电脑已经给他承诺了鸿运当头,大富大贵等等,但到头来,这一切统统"不好",反正就是拒绝使用。
 
几个星期后,他的父亲放弃了,再没提起这个名字。
写完这个故事后,何伟写了一句有点抒发感情的话"从此以后,他永远叫魏嘉"。
对这个并不与什么对抗,只是要成为自己的孩子,他好象有某种敬重和感情。
 
9
 前阵子,我爸打电话给我,说家族决定把老房子拆了卖掉。这是一个三百多年的清代宅院,我在那儿出生,长到八岁,一个人关于熟悉和稳定的感觉都从那儿来。我爸问我"你看你什么意见?"
这个房子的产权属于十几户家庭,我也没有那个财力去买那个房子,我只能说"由它去吧"
 放下电话,我想,由它去吧,对所有我干预不了的事情,我只能狠狠心,由它去吧。就当是看历史,旁观好了。我早就变化成另一个人了,我不需要这些。别动感情,就这么着吧。
在何伟书里,写到这个家庭里,魏嘉的大伯是一个智障聋哑人,村里人叫他傻子,没有人理他,何伟每次试图跟他说话,都被村民拦住"他听不懂"。只有不满6岁的孩子跟他玩,玩的时候他很欢乐。有一天,魏嘉的爸爸让何伟开车送一家人去镇政府,到了门口,开开门,他把傻子拉下了车"政府应该每个月给我们钱养他的,他们不给,我只能把他留在这儿,直到他们愿意出钱为止" 。傻子没有任何表情。
 
魏带着他哥哥穿过院子,走过一个金光闪闪的大钢球雕塑,进了大门。
 下午稍晚的时候,领导们用车把人送回了大山里,在离村子里还有几公里远的地方停下了,傻子从来没有一个人离家那么远过,但他靠本能找到了回家的路。
何伟再回到三岔村的时候,傻子远远地看见他,咧着嘴大笑,指着轿车,比手势,是在讲述坐过他车下山的事。
"我懂"何伟说"我记得",他想道个歉,说自己当时明白这事儿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抱歉把傻子丢在政府了。但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办法表达歉意,傻子还在那儿激动地大大比划着手势。
后来补助就有了,再后来还给残疾人发了彩电,魏嘉的爸爸把彩电送给了一个"关系"-------"反正傻子也看不懂"。傻子晚上一个人坐在黑屋子里。
等孩子6岁之后,长出了父亲一样的桶状胸脯,也学会了像其他人一样对傻子不理不睬。
我已经学会了不理不睬,觉得这样才能避免痛苦,何伟却写出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和冷漠之下的实质----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万峰老师的新料

 
 

無我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听众:万老师,我认识一个男人,他有前列腺炎。其实我也知道这不难治……(被打断)
万峰:谁说的?我告诉你前列腺炎不好治。好, 你说下去。

听众:万老师,我跟前夫离婚原因是因为他花心。后来为了孩子,我找了一个老实的男人结婚,但是二十年我们从来没有 夫妻生活。现在我前夫回来找我,想要重新跟我好,我该怎么办?
万峰:这位妇女,你心思又活络了是吗?
听众:是的。但是我觉得 现在再跟我前夫好,很对不起我现在的丈夫。
万峰:那我给你出个馊主意,你就去跟你前夫说,跟你复婚是不可能的,那个行。记住,一定要悄悄 的,别让别人知道。去吧。

听众:万老师我跟我丈夫在一起五年了,我们感情很好。
万峰:感情好打电话给我干什 么?
听众:呃……我跟他没有夫妻生活。
万峰:啊?这怎么可以呢?是你不想还是你不能?
听众:医生说我不能。我 丈夫比我大20多岁。
万峰:好了,别说了,那你到底想问我什么。
听众:我丈夫跟我承认在外面有别的女人。
万 峰:姑娘,你怎么又给我抖一包袱?你一下子说清楚好不好?我们俩说相声呢?

听众:我18岁,认识一个男人,三个月前跟他上了 床,前几天他告诉我他已结婚。
万峰:姑娘,我告诉你他就是一臭流氓。你们怎么认识的?
听众:是我同学介绍的。
万峰:我敢保证介绍的人根本就知道他已经结婚。他们就是一流氓团伙!

听众:其实我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我就是想听你说出来。
万峰:干嘛老要从万峰嘴巴里听到?万峰嘴里有金牙么?告诉你们,万峰嘴里只有假牙,没有金牙。

听众:我陪她到店里做头 发。
万峰:哪个她?说清楚。
听众:就是我同事。
万峰:哦,就是你陪情人做头发,好,你说下去。
听众:后来没想到我老婆进来了,我老婆回家就把窗户砸了。
万峰:你老婆砸了谁家的窗户?
听众:我们自己家的。
万峰:那你老婆真够愚蠢的。

听众:万老师,我是结过婚的,但是我在外面又爱上一个女人。我现在不想要她了,但她缠着我,我甩 不掉。
万峰:这话怎么听着那么熟,跟三个礼拜之前的一个电话一样啊。上回也是你这混球打来的吧。
听众:……

听众:万老师,我今天要跟你讨论的是孩子的性教育问题。
万峰:很好啊,你有这个意识我和高兴。你孩子几岁?
听众:我女 儿 8岁。
万峰:……
听众:今天她问我她是怎么来的。
万峰:那你就告诉她,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然后就有了 你。
听众:……我不是这么说的,我现在有些后悔说得太清楚了。
万峰:那你是怎么说的,没关系,你说,我倒好奇了,这位女士, 你到底是怎么说的?
听众:我就说你爸爸妈妈小便的地方碰在一起,然后有了你。
万峰:(怒)你说这个干嘛呢?!孩子又不爱 听!

万峰:林女士吗?你好,是林女士吗?
听众:(激动地)我是林女士,是我吗?接通我了吗?
万 峰:这位听众您别激动,慢慢说,现在是接通了您的电话,您怎么说?
听众:(颤抖地)真的接通我的电话了,你好万老师,欢迎来到我们节目。
万峰:……


听众:万老师,我老婆有外遇很多年了,现在越来越过分,已经发展到在我面前……
万峰:等等……我又听不懂啦,你说的在你面前是什么意思?
听众:就是把人带到我面前,当着我的面。
万峰:我说,你是不是怕老 婆啊?
听众:没有,我不是怕她。
万峰:啊?你不怕她?那你那什么她!

一个妈妈打进电话
母:万老师,我女儿要嫁人了,对方年纪比她大,我实在不能接受,现在女儿不听我的了,我该怎么办?
万:您女儿怎么认识的人家?现在婚姻自 主了,你管她做什么!
母:不是的啊,我女儿太单纯了呀,前段时间她骨折了,上楼我也背不动她,我找她舅舅她说不要,说有个同事背她,可能背 发背发背出感情来了。。。
万:那现在你女儿喜欢人家你做父母的只好提醒她,啊,你说是不是,你急也没用啊.
母:我就是不给他 们结婚,我把户口本康特(藏起来)。。。
万:不对不对,你这样不对的,小孩的婚姻她自己愿意父母没权去管的。。(被打断 )
母:(哭腔)那我女儿跟他了肯定要吃苦的呀,我女儿肯定不是自愿的呀,她是黄花大闺女呀,是这只老头子花她的呀。。。
万:花不花这个。。吃 苦头了她就会知道了呀!人家爱结就结了,你管的着嘛你!(掐断)

一个第三者打来的
女:万老师,我今年27岁 了,(简述:认识个男人比她大8岁,是个有老婆的人了,目前是在香港,到内地出差的时候才好上了,好了半年:注意是半年。然后东窗事发被知道了,原配要死 要活,她又很怕闹出人命,现在就跟那男人说要么就离婚,要么就结束。男人答应他会跟老婆离婚)但是他跟那女人说希望她跟他去深圳先同居。
万:又是个第三者。。。你这个人啊糊涂不糊涂啊,你有没有脑子啊,呃?! 半年你就这么相信人家了吗?他说你就信啊?这种男人明显他离婚是办不下来了,你 还跟着人家,你不是公然支持人家包二奶么!!

一个女大学生
女:万老师,我是个在校大学生,快实习了,我邻居介 绍了个男的给我,我妈妈也好象满同意的,所以我们准备结婚了。
万:你才几岁啊,虽然现在在校学生可以结婚了,但是你也不用那么着急啊,你认 识人家多久了??
女:快半年了,我觉得我们两挺合适的,很合的来。。。
万:才半年你就看清楚人家了?我又要说我的蛤蟆理论 了,外面的世界你不看看,现在就那么着急,你是不是想提前过性生活呀你!唉,随你吧,我也不说什么了。。

一个离婚又结婚又要 离婚的女人
女:万老师,我和二婚的男人结婚了,他有两个儿子,我也是二婚,我没有子女。我们最近合开了个公司,他们家很防着我,现在经济权 都是他在管,我一点也没插手,但是他们还是怀疑我,我现在觉得没意思想离婚了。。。
万:你们在一起多久了?
女:有半年了 吧。。
万:哎呀!又是半年,半年真是个过不去的坎啊!》。。。。

一个男人
男:万老师,我女朋友 原来和我关系很好,后来他跟别人跑了。。
万:跑了?她怎么个跑法??!(不就跑了,那你要人家怎么跑)
男:你听我说,她和别 人好了,现在又回来找我,我不想接受她,不想跟她好了。
万:那就好啊,跟她说清楚,
男:问题是她闹自杀,要从22楼往下跳, 我只好先答应她稳住她。
万:她要跳22 楼也好66也好,让她去跳呀,跳了你没责任的呀,你别理她,呃,没事的。
男: 哦。。。。

又一个被外遇的女人
女: 我老公跟我结婚8年了,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孩子两岁,但是他觉得我工作 忙,脾气不好,也不怎么有时间照顾家里。现在外面有女人了,要跟我离。。
万:那就离吧,怎么你离了他还不能活了怎么地。。
女:可是我离了他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我叫他给我机会他也不愿意,外面的女人比我温柔。。。
万:(十分激动)什么叫你不知道,你是1906 年的妇女嘛,百年前就说妇女平等了,你还活在古代么!?

一个男人的声音?!
男:我最近谈了个朋友,但是我不敢 带回家介绍给父母。。
万:这有什么!大大方方的把女朋友带回家么,这都什么年代了。
男:可是我的朋友是个男的 -_-b
万:呃?!那你是男的女的?
男:。。。。我是男的。
万:你是同性恋咯。现在同性恋已经是普遍接受的事情,可能父母还会有偏 见,勇敢点带给他们看吧
男:可是我怕他们会。。
万:我们先进段广告!
男:你先不要进广告(真有意思的人)
万:呃?!不进广告,不进广告我就挂了我~。。。。。

听众:万老师,我和我的初恋男朋友是因为他不肯结婚分手的。第二个男 朋友去年3月分手的,也是因为他不肯结婚。分手后我父母就给我介绍了一个男人, 12月我就跟他结婚了。
万峰:听起来你特别想结婚,你多 大?
听众:我28 岁。
万峰:那现在有什么问题?
听众:结婚后三天,第二个男朋友来找我了,说当初没有真的跟 我分手,只是想在事业上继续努力争取配得上我。他准备在12月 12日跟我求婚。
万峰:那又怎么样?你已经结婚了呀。
听众: 我知道。可是他要求我离婚。
万峰:姑娘你今天是故意来气我的是吗?
听众:万老师,后面您会更生气的。因为我离婚了。
万峰:(强忍怒气)好,那你预备跟他结婚罗?
听众:但是刚刚过完元旦他又跟我说,他仔细想了想,觉得受不了我已经结过一次婚的事实,想再 考虑一年。

 

来源:王丫米的日记

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144564767/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1893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阿拉伯词语:Asabiyyah

 
 

無我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1-4-6 通过 白板报 作者:wangpei

Asabiyyah,又写成 Asabiyya,是阿拉伯词语"عصبية,"的拉丁字母拼写。

意思是指一个组织的团结和凝聚力。

按照Wikipedia的解释:这个词语的原始背景是"部落""家族",在现代也指"国家",Asabiyyah强调的是统一、团体意识和社会黏合度。 在当代Asabiyyah指的是一个人不顾环境对自己集体的效忠。这多少有点贬义。

这个词在西方被重视是因为最近在中东发生的事。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在一篇《Want Regime Change? Win over the military》的文章里说,突尼斯和埃及之所以能够推翻统治者,很大程度是上由于军队的独立与倒戈。

埃及和突尼斯军队有Asabiyyah,利比亚军队没有Asabiyyah。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西点军校国际安全研究教授Kori Schake说,"埃及军队一直把自己看做国家实力和国家连续性的源头,该国军队除了对该国领导效忠以外还有着一种国家感存在。"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中东政策的萨班中心的主任Kenneth Pollack说,"在埃及,军队把自己看做职业的国家守卫者。十分坦率地说,军队打从心底就看不起警察。警察不过是一帮业余军人,一帮打手,不值得他们尊重。"

由于具有Asabiyyah,突尼斯军队和埃及军队都普遍具有的职业道德,这种职业道德使这两个国家的军队不会朝平民开火。

所以,北非的不流血革命能够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抗议者有宗教信仰,军队有Asabiyyah,统治者可以较为安全地退出权力,这几方面的要素叠加,才有埃及和突尼斯的今天。

某些一样都不占的国家,不知道在跟着紧张些什么?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2011-04-11

丈夫不能再辱――李陵评传(下)

东居延海边的沙子。

 

李陵的命运牵扯到了很多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位:司马迁和苏武。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时任中书令的司马迁,接到了老朋友任安的一封信。此时的任安,因为牵连戾太子巫蛊案,正等待下狱。

戾太子巫蛊案是汉武帝末年的一桩大案,原因复杂,过程繁冗,此处不赘述。戾太子受江充诬陷,先发制人在长安起兵,任安时任北军使者护军,即掌管禁卫军北军。戾太子在北军南门外召任安,给他皇帝的符节命他发兵。任安接了符节,却闭门不出。汉武帝认为任安不附和戾太子是在佯装。紧接着发生了一件小事,最终决定了任安的命运。

任安曾经笞辱过一名北军钱官小吏,小吏向汉武帝上书说,任安接受了戾太子的符节,戾太子要求任安拨派兵甲鲜明的精锐部队。汉武帝看到上书,评价说:"任安实在是个老吏啊!见兵事起,就想坐观成败,戾太子胜,就以接受了戾太子符节的名义附和戾太子;戾太子败,又以没有发兵的名义附和我。这证明任安怀有二心。任安以前有好几起死罪,我都没有处死他,没想到此人'怀诈,有不忠之心'。"于是下狱诛死。

任安等待下狱的时候,给老友司马迁写了一封信,明里说要司马迁"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其实是求司马迁向汉武帝进言,搭救自己。司马迁考虑良久,给已经下狱的任安回了一封信,这就是被誉为古代书信体压卷之作的《报任安书》。

在这封回信中,司马迁表明了自己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祸患没有比贪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伤心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辱及先人更丑陋的了,而耻辱没有比宫刑更大的了。因此,"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今天我已经身体残疾,沦为扫除之隶,厕身于庸碌低劣者之中,却还要昂首扬眉,评是论非,不是轻视朝廷,羞辱当世之士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接着,司马迁用一大段篇幅说明了自己遭受宫刑的悲惨遭遇,并解释了自己被判死刑,何以自求宫刑以免一死的原因:

"我之所以隐忍苟活,甘愿入于粪土之中而在所不辞的原因,是以私心还有未了之事为恨,怕死后文章不能流传于后世为耻啊。我不自量力,近年来自托于无能的文辞之中,网罗天下散佚的旧闻,考订前人的行事,考察他们成败兴衰之理,写成了一百三十篇,也想借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刚草创,还未完成,恰逢这场灾祸,我痛惜这本书还没有完成,因此即使受极刑也没有流露出怨恨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藏之名山,传给能承继它的人,在通邑大都之间流传,那么我就偿还了以前受到的屈辱,即使被戮一万次,哪里还会后悔呢!"

《报任安书》就结束于这种志存高远、委婉曲折又壮怀激烈的自辩之中。司马迁的身世,由他自己娓娓道来,真是具备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

按汉律,判处死刑的人可以自求宫刑以自赎,司马迁正是为了写作《史记》而选择宫刑的。在中国古代的"五刑"中,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惩罚。"五刑"即墨(刺刻面额,染以黑色),劓(割鼻),剕(断足),宫(阉割和幽闭),大辟(斩首)。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颜师古释义为:"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受宫刑之后容易中风而死,需要在像蚕室一样温暖的密室里养伤,待创口愈合后方能出来。蚕室,这个优雅浪漫的名字,却被用来安置刚刚被阉割的犯人。宫刑最初是用来惩罚淫乱的男女的,"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尚书大传》),后来宫刑的惩罚对象被任意扩大,直至成为针对任何人任何事的刑罚。秦朝人口不过两千至三千万人,仅仅修建阿房宫和骊山的受过宫刑的罪人就多达70余万之众!

当司马迁在蚕室里休养刚遭重创的身体的时候,他心灵所遭受的创伤一定百倍于身体的创伤。那么,在遭受了"五刑"之中最为耻辱的宫刑之后,司马迁后悔了吗?

李陵败降匈奴后,汉廷举朝震动,汉武帝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满朝大臣失魂落魄之余,人人痛骂李陵是汉奸卖国贼,只有司马迁一人替李陵辩护说:"李陵步卒五千人,转战千里,弹尽粮绝,士卒赤手空拳争相和敌人肉搏战,都是李陵训练有方,即使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虽然战败了,但五千步卒在八万铁骑的包围之下,仍然击杀了一万多名匈奴骑兵,可谓战功赫赫。我想,李陵之所以投降,可能是诈降,想先委屈自己,再趁机反戈一击。"

司马迁的这一设想合情合理,因为他和李陵做过很多年的同事,对李陵的人品非常了解,认为李陵有"国士之风"。不料汉武帝认为司马迁为李陵游说,是为了诋毁李广利,遂判司马迁腐刑,就是阉割之刑。这是李陵事件的第一个回响。

在汉武帝"族陵家",李陵案已成铁案的情势下,司马迁明知给狱中的任安写的这封信,必会上达天听,还是委婉、然而坚决地再次实现了替李陵的辩护:"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而且,还顺便讽刺了大臣们和汉武帝的丑态:"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如果说第一次替李陵辩护是出于劝谏的本职,那么事隔七年,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在七年前汉武帝"族陵家",李陵案已成铁案的情势下,司马迁明知给狱中的任安写的这封回信必会上达天听,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再次替李陵辩护,就显得非常引人注目了。

按照惯常的思路,司马迁和李陵一定是好朋友,否则司马迁的行为就很费解。可是,司马迁恰恰和李陵关系并不密切。据《报任安书》:

 

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趋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司马迁和李陵同在侍中曹内任侍中,可是两人性格、志趣都不相投,因此连在一起喝杯酒都没有过。不过司马迁却认为李陵是个"奇士",理由是李陵对父母孝顺,对士人守信,于钱财上廉洁奉公,获取和付出都遵守礼义,为人又谦让,恭敬节俭,甘居人后,而且常常立誓,愿意奋不顾身去解救国家的危难。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品德,司马迁认为这种品德有国士之风。为人臣子,万死不顾生,赴国家的急难,已经实属难得,可是现在一件事做得不当,那些明哲保身之辈就纷纷夸大他的缺点,司马迁实在为李陵感到痛心。

司马迁对李陵的评价是他和李陵同任侍中,长期共事的过程中观察的结果,他坚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因此才会在"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的时候,孤身一人挺身而出替李陵辩护。

紧接着司马迁又说:"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这是一个并列句:"李陵生降匈奴导致家族的声誉颓败;而我因为替他辩护又受宫刑囚禁在蚕室里,为天下人耻笑。"司马迁把两人的悲惨结局并置在一起,意味深长。也许,"知己"这个词,开始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司马迁和李陵地位平等,共事多年,朝夕相处,却"素非相善",史书中也没有记载过一句李陵对司马迁的评价。可是,从司马迁对李陵和推许以及结成命运共同体的感受来看,毫无疑问司马迁托自己为李陵的"知己"!"士为知己者死"这句名言,于二人的关系中当有更加深刻的吟味。

在《李将军列传》一文中,司马迁对李广一咏三叹,在《史记》中,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人物实在少之又少: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被阉割的司马迁仍然生活在汉武帝"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独裁之下,只好借助对李广的评价第三次为李陵辩护—司马迁说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一句很奇怪的话,天下的百姓无论是否知道李广,都在李广死后为他痛哭,但是把李广和天下百姓的关系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未免过于言重。因此,司马迁此言更可能是指李广对李陵的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对祖孙二人的评价可见一斑。

 

和李陵命运有交集的第二个人就是苏武。迥异于司马迁和李陵的"知己"关系,苏武和李陵的关系更加微妙。

"苏武牧羊"的故事是中国历史凝练成的著名经典之一,它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纵深处,并以无数种不同的艺术样式,持续地发挥影响。苏武身世中所包含的种种复杂的况味,总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一次次浮现出来,供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细细品咂。

抗日战争期间,戏剧家顾一樵先生创作并公映了话剧《苏武》,《新月》杂志评论说"处处鼓舞读者油然喷发全身报国的高尚精神"。这是一个典型的对"苏武精神"的定位。和他的好朋友李陵比起来,苏武的身世相对比较简单,他是一个从一而终的人。可是,当苏武被放逐到北海(贝加尔湖)牧羊的时候,他和李陵的命运开始发生交集,友谊,生计,战争,归属,国与家,这些巨大的命题,时刻在他们二人之间纠缠不休,究诘不休。敦煌卷子中有《李陵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等若干说唱剧本,后世无名氏甚至伪托了苏武和李陵临别时互相赠和的诗篇,尤其伪托了模仿李陵语气的《答苏武书》,居然以伪作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绝唱。可见二人的命运纠缠,即使若干年以后,还是在后人心中唤起了巨大的情感涟漪。

李陵降匈奴时,苏武已经被扣留在匈奴一年有余了。其时汉、匈交相攻伐,互相都派遣了大量的间谍,匈奴先后扣留了汉朝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十余人,汉朝也如法炮制。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且鞮侯单于刚刚上台,立足未稳,担心汉朝趁虚而入,于是把所有扣留的汉朝使节全部放还。这是一种修好的表示,汉武帝当然心领神会,派遣以中郎将苏武为首,包括副中郎将张胜和假吏常惠等一百多人的庞大使团,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节返回匈奴,同时赏赐给且鞮侯单于大量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善意。没想到单于看到这许多礼物,反而认为汉朝软弱可欺,益发地骄横起来。

在苏武使团逗留匈奴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却决定性地影响了苏武使团的命运。

以前投降匈奴的汉使卫律,他的副手虞常却是假投降。虞常觉得苏武使团的到来给他带来了机会,于是联合苏武的副手张胜和匈奴失势的缑王,密谋把单于的母亲阏氏劫持到汉朝去。一个多月以后,虞常他们趁单于外出打猎,实施行动。没想到让一个人漏网了,连夜逃跑到单于身边。单于发兵,杀了缑王,活捉了虞常,派卫律审问。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害怕了,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苏武。苏武说:"这件事一定会牵连到我,这是死罪,如果受审的话,有辱国家尊严。"拔刀自杀,被随从拦下。这是苏武的第一次自杀。后来虞常果然供出了同谋张胜,单于大怒,要把汉使统统杀掉。在左右的劝说下,最终决定劝降汉使。

卫律召见苏武,想先谴责汉朝使团的行为,苏武对随从说:"屈节辱命,即使能够生还,我还有何面目归汉!"拔出佩刀自刎。这是苏武的第二次自杀。

卫律大惊,亲自抱起苏武,奔到医生那儿,把苏武放在燃着微火的火堆上,使劲踩踏苏武的后背,把淤血放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气绝,半日后终于苏醒了过来。随从们都大哭起来,把苏武抬回了行营。

单于对苏武肃然起敬,朝夕派人问候苏武,却把张胜收押起来。

苏武伤好之后,为了劝降苏武,单于和卫律设了个圈套。卫律当着苏武的面杀了虞常,接着说:"张胜你也是死罪,单于说如果投降就饶恕你。"说着举剑就冲着张胜去了。张胜吓坏了,赶紧表示投降。搞定了张胜,卫律的目标其实是苏武,他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应当连坐。"苏武回答说:"我没有参与他们的密谋,又不是张胜的亲属,干吗要连坐?"显然,苏武是按照汉朝的法律回应这件棘手的事。

卫律像恐吓张胜一样,举剑就刺向苏武,苏武丝毫不为所动。卫律收住剑,继续劝诱:"我卫律归降匈奴之后,被封为王,拥兵数万,牛马满山,尽享荣华富贵。您如果投降,也会像我一样富贵;如果不投降,身死名没于草野之中,有谁会知道您呢!"

苏武一言不发。

卫律继续劝说:"我劝你降,如果你降了,就是我的好兄弟;如果不降,以后你即使想见我也见不到了,谁还会替你说话呢!"

苏武忍了许久,开始大骂卫律:"你卫律本来是汉朝的大臣,不顾恩义背叛汉朝,投降了蛮夷之邦,我干吗要见到你?况且你这人心术不正,单于信任你,让你处理这件事,你就应该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了,可是你反而在中间挑拨离间,想让汉匈争斗,你坐观成败。南越、大宛、朝鲜杀了汉朝的使节,都遭到了汉朝的报复,只有匈奴还没有。如果因为我不投降而导致两国相攻,那么匈奴的死期不远了。"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卫律只好回去禀报单于。单于越发地想让苏武投降,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大窖中,断绝饮食。适逢大雪纷飞,苏武把雪和毡毛混在一起吞咽下去。就这样坚持了好多天不死。游牧民族都是崇尚英雄的民族,对苏武敬若神明。单于于是把苏武迁到北海(贝加尔湖)丁令国属地放羊,放的是公羊,言明公羊产乳了才能放苏武回去。

这就是额济纳河。此时是4月初,水量尚属丰沛。

苏武在北海开始了一生中最艰难困苦的生涯。

苏武过的是放逐的生活,粮食常常接济不上,只好去挖野鼠的巢穴,把野鼠储藏起来的野生果实挖来吃。但是不管怎样艰苦,苏武都与汉朝使者的符节须臾不离,拄着符节牧羊,符节上系着的牦牛尾都脱落净尽了。

就这样过了五六年,有一次,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猎,苏武会编结打猎用的网,会矫正弓弩,於靬王很器重他,供给给他衣食。三年后,於靬王病危,怕他死后苏武又陷入以前那样的处境,赐给他许多马和牲畜、盛东西的器皿和帐篷。於靬王死的这年冬天,丁令国的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过上了穷日子。

《汉书·苏武传》的作者班固显然是一个国家主义者,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仅仅给几个地位低微的游侠做了一篇短短的传记,班固就批评司马迁"退处士而进奸雄",更别说对"汉奸"李陵了。在班固的笔下,李陵投降的那一年,因为心中有愧,不敢去见老朋友苏武。苏武牛羊被丁令国的人盗去之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开始出现交集。细细品味班固的笔触和记述的细节,不仅能感受到述史者的立场,而且还能够触摸到述史者的立场之外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情感。

单于知道李陵和苏武是好朋友,都担任过侍中一职,不仅同朝为官而且还是同事,就使出了最后一招,派李陵来劝降苏武。李陵来到北海,摆设酒宴,宴前作乐,开始了一大段劝降之辞:"如果你永远不能归汉,白白地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朝的信义又有谁知道呢?你大哥苏嘉以前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出行,到雍城棫阳宫的时候,扶着皇上的龙辇下大殿的台阶,一不小心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判决为'大不敬'的罪名,令他伏剑自刎,仅仅赐了二百万钱安葬。你弟弟苏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后土,宦官与驸马争船,宦官把驸马推到河里淹死后骑马逃亡,皇上诏令孺卿追捕宦官,久久追捕不到,惶恐之下只好服毒自尽。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母亲已经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夫人年轻还轻,听说也已经改嫁了。家里只剩下两个妹妹,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到如今也已经十多年了,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人生如朝露,何必如此自苦呢!我刚降匈奴的时候,整天痛不欲生,几乎要发狂。加上老母亲也被囚禁起来,我比你还不愿降啊!皇上年龄越大,法令越无常,无辜的大臣已经被灭家的有几十人了,自身的安危尚不可知,你还为这样的朝廷守什么节啊!"

苏武回答说:"我苏氏父子无功无德,蒙皇上眷顾,加官进爵,肝脑涂地不能报答。今天终于有了为国家献身的机会,即使斧钺加身,汤镬极刑,我也心甘情愿。"接着苏武说出了国家主义的最强音—"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当国的伦理转化为家的伦理,并且家国伦理合一的时候,苏武的心中是快乐的,也是无所畏惧的。他心灵澄澈,像一个视惟一价值为终极价值的孩童,睁着天真的眼,直视着李陵这位心绪远远比他复杂,内心深处的伤痛无法为外人道的好朋友。甚至面对苏武,李陵都无法道出"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的苦涩抱负,无法道出无家可归、退路俱断的惶恐和焦虑,无法道出那种椎心蚀骨的两难选择。是的,苏武不需要选择,他是从一而终的人,他只需要顺从命运的安排,命运带着他往前走,他不自知地拽着命运的尾巴。在爆炸性的事件进程之中,苏武两次自杀;而当事件平定下来,苏武的心也平定了下来,他不再自杀,这时他和命运已经融为了一体。李陵理解他,他却无法理解李陵。

于是李陵只能感喟了一句"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洒泪而别。

回去后,李陵让妻子赐给苏武牛羊数十头。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以后,李陵专程赶到北海,告知苏武这个讯息,苏武面向南方号哭,呕血,朝夕凭吊达数月之久。

陪在苏武身边的李陵,目睹此情此景,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

政治博弈永远是一种无常的过程。汉昭帝即位后数年,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向匈奴索要苏武等使节,匈奴诈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又出使匈奴,苏武的副手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带他夜见汉使,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和现在各人的状况述说了一遍,并给汉使出主意,让他告诉单于,说汉昭帝在上林苑中射猎,射中了一只大雁,脚上系有一封帛书,帛书上说苏武被流放到了荒泽之中。

这个神奇的谎言果然把单于吓住了,单于大惊,只好承认苏武被放逐到北海。

消息传出,苏武和李陵上演了最后的诀别。这是中国史上最动人的诀别之一。

李陵赶往北海,像以前一样摆酒作乐,向苏武庆贺他将生还汉朝。席间李陵说:"这次生还,你将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自古以来惊天动地的事迹和人物,没有再能超过你的了,可喜可贺!我虽然无能,可是假如当初汉室赦免我的罪过,使我老母亲得享天年,让我能在奇耻大辱之下实现我的宿愿,就像当年曹沫在柯盟誓的时候劫夺齐桓公一样,该多好啊!可是汉室族我全家,我还有什么可回头的呢!只要你知道我的心就行了!"

班固转述的李陵这番话,毫无疑问来源于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的辩护词。司马迁认为李陵是假投降,意欲有所作为。可是这都是后人的推想。历史发生了,光阴逝去了,经历历史的人缄口不语,任凭后人无端地猜测。

这一次就是永诀了。这一次就是李陵和汉朝的联系最后失去的永诀了。李陵起舞,作歌:"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这是李陵留在历史上的惟一可信的诗篇。悲怆的歌声真的泄露了李陵的心事吗?"陵泣下数行,因与武诀。"短短九个字,却像蕴藏着说不出来的千言万语。

李陵临别辞的最后一句话是:"令子卿知吾心耳。"子卿(苏武)真的"知心"吗?"知己"的关系真的存在于李陵和苏武之间吗?耐人寻味的是,同为叛将,苏武痛骂过卫律,但当李陵劝降时,他却未加一句詈词,仅仅只是陈述自己的抱负而已。尽管没有司马迁和李陵关系的显豁,但李陵和苏武之间,却像有着更多更复杂也更微妙的意味,品咂不尽。

这一场景长久地感动着后人,以至于后世的无名氏伪托了两人永诀的相互赠别的诗篇,使这一场景化为永恒,使这一场景充满了心有不甘的低回和喟叹: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踯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李陵与苏武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苏武与李陵诗)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即使是伪作,这也是绝唱啊!它们传神地表达出了两人永诀之际的心情。昔为好友,今成陌路;此生永诀,不复相见。低回和喟叹,伴随着北海的烈风和暴雪,伴随着"子归受荣,我留受辱"的身世悲欢,就这样悄悄地散佚在了漫长的中国史上。

此后的故事就真的是"子归受荣,我留受辱"了: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公元前81年)回到长安,被封为典属国,赏赐丰厚。苏武共在匈奴生活了19年,回到长安的时候,须发尽白。

我总喜欢饮着烈酒,一遍一遍地重读他们两人的故事。在背叛和守节的两极,李陵和苏武的形象对峙着,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国史上两种最为极端的人格症。况味难辨—只有这四个字才能形容尽两人故事和两种人格症中的复杂意味。赞叹,郁闷;感慨,低回;理解不易,误解有期……他们的故事纠缠着,纠缠着,不仅仅在古代,不仅仅在汉朝的乱世里,也在今天的中国现身,也在今天的中国交相驳诘。历史的回声,不是回声,它就响在我们的耳边,不知何日是尽头。

 

公元前90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七万人再次出征匈奴。在长安,李广利的儿女亲家、丞相刘屈氂夫妇以巫蛊诅咒汉武帝,被腰斩枭首,李广利的妻子亦遭收捕。李广利闻讯,在塞外范夫人城也投降了匈奴,单于同样也将另一个女儿嫁给了他,奉若上宾。这是李陵事件的第二个回响。

再过40多年,公元前51年,匈奴依附汉朝,单于入朝觐见,汉匈和亲,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正式结束了连绵一百余年的汉匈战争。

李陵降匈奴后,已被匈奴收服的坚昆王国,居于阿辅水和剑水之间,二水俱在叶尼塞河上游。据张承志《杭盖怀李陵》透露:"叶尼塞河上游的阿巴坎,旧坚昆之地发现了汉式宫殿遗址。苏联考古学家艾赫切哈娃断言考定—除李陵不可能有他人拥有这座宫殿。"

宫殿为四阿式重檐建筑,平面是长方形,中央有方形大殿。宫殿的内部构造与汉时的宫殿基本无异,房檐有圆形瓦当,上边有汉隶八分体书就的"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这座汉式宫殿的建成时间在公元前后,主持实地考古的苏联考古学家吉谢列夫推测这是公元前99年李陵降匈奴后的建筑。

可以想像,李陵负责管辖匈奴右翼的坚昆直至阿勒泰等地区,他和他的降卒,开始了与坚昆通婚、混血的过程。

至隋唐,坚昆一直依附于其他强势民族(如鲜卑、突厥)所建立的汗国,始称黠戛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黠戛斯首领俟利发失钵屈阿栈亲至唐朝要求归属,唐朝沿用旧称,以其地设坚昆都督府,隶属燕然都护府,封俟利发为左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黠戛斯自称李陵之后,与国同姓。"《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黠戛斯,古坚昆国也……人皆长大,赤发,析面,绿瞳,以黑发为不祥。黑瞳者,必曰陵苗裔也。"—以李陵和坚昆的关系,李陵毫无疑问是黠戛斯的祖先,至少是黠戛斯之一部的祖先。"日本突厥学家护雅夫认为,黠戛斯之一部即黑发黑须黑瞳的一部,乃是李陵及降卒后裔这一传说,已经成为正史史源。"(张承志《杭盖怀李陵》)之所以"以黑发为不祥",是因为李陵毕竟乃降将,并非光彩之事。

叛将李陵,怀着已经不为今人知的浩茫心事,寂寞地生活在"胡地玄冰"之中,却不经意间开启了一支古老民族的崭新流脉。是的,"李陵将军,且不说他永远成为军人文人试金石般的限界,即使只是他一缕血脉染入大漠,使黑发黑瞳的一支骑手世代怀想—难道还不够一桩美丽的壮举吗?"(张承志《杭盖怀李陵》)

这是李陵事件的第三个回响。更远的回响远在八百年后,八百年后的唐朝,那个天纵奇才、凭空出现、"痛饮狂歌空度日"的李白,就是李陵的二十三世孙。

 

关于李陵降匈奴事件,我听过的最惊世骇俗的说法出自杜培华《去楼兰》一书。该书认为,李陵在投降之前,"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埋在地下的珍宝是远行进行大地测量的归来者带回的太阳历法和观测记录!李广利在大宛夺取汗血宝马的战争中,李陵被派往敦煌和楼兰,等待李广利的归来。李广利班师后,这种历法和观测记录最终落到了李陵手中。"远行者前往大地四极,经地中海或美洲大陆,不计其岁月的实测、考验,带着它们回来了。史文之师、协律都尉绎而用之。可是,远行者带回来的东西引起的反映竟是那么大!这其中,秘密是一回事,其语言的显微变迁与再创造又是一回事,还有不同精神体系或一定是历法体系的纷议。李陵与李广利'分兵'之后,李陵带着它们起于敦煌,驻守楼兰,经过居延。他想把它们留给苏武,但见到苏武前'兵败',他可能那时把它们埋在那里了。"(《去楼兰》,杜培华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8月)

这段话很不好理解,概括地说,该书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李陵传记,并非是如同字面上那样记载李陵和匈奴的战争,而是用一种隐语记载了李陵获得和保存太阳历法以及大地观测记录的过程!我们能看懂的是前者(李陵和匈奴的战争),可是我们看不懂的却是后者(获得和保存太阳历法以及大地观测记录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听见有人声称在《史记》的原文下面,还藏着另外一种语言体系,这种语言体系不为人所知,它记载的是和我们眼睛看到的截然不同的故事。这种说法十分离奇,可是也足够炫人耳目,它给中国古代文献提供了另一种惊心动魄的阅读角度。

《去楼兰》是一部纵横古今中外、重新阅读和解释中国古代典籍的奇书,特此录下关于李陵的记载,有心的读者可以一读。

 

在结束李陵故事之前,让我们再重温即使伪作亦为名篇的《答苏武书》中的苍凉名句: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

望风怀想,能不依依。

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韛毳幕,以御风雨。

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举目言笑,谁与为欢!

胡地玄冰,边土惨裂。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夜不能寐,侧耳远听。

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

(原载成都《青年作家》2011年3月号)








发自我的 iPhone

丈夫不能再辱——李陵评传(上)

 
 

無我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1-4-9 通过 痛飲狂歌 空空度日 作者:yangpigui

2008年3月底,开始了四海为家的漂泊日子。从北京出发,经张掖和酒泉,穿越巴丹吉林沙漠,终于抵达了向往已久的额济纳。额济纳是内蒙古最西部的一个旗,北与蒙古相望,旗所在地叫达来库布镇,是一座不足两万人的小镇。第二天我即前往著名的居延海。

额济纳达来库布镇通往东居延海的路标。正北就是外蒙古的边境口岸。

"居延"是匈奴语,《水经注》译为弱水流沙,发源于祁连山的额济纳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居延海清代分成了东、西两湖,西居延海盛时水面达到近3000平方公里,1961年干涸至今;东居延海1992年彻底干涸,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尘暴刮到了天安门之后,额济纳河沿岸开始禁止截流,迄今才恢复到近40平方公里的水面,但即此已足壮观。

《史记·匈奴列传》:"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这就是著名的居延塞,汉朝和匈奴连年征战的前哨阵地。

东居延海边朔风猎猎,芦草荡荡,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细沙吹打在脸上,隐隐生疼。四顾无人,我就这样眺望着,眺望着那座早已不存在了的边塞,想像着那位从此边塞出发便一去不回头,终葬于"蛮夷"的青年将领。

他的名字叫李陵。

辛弃疾《贺新郎》下阕有句:"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河梁,桥梁,典出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后用作惜别之地的代称。辛弃疾此句纯为描写别恨,并无褒贬之意,"将军百战身名裂"一语也只是因袭前人定论,并非作者自己的评价。倒是明清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痛斥李陵,兼及为李陵作传的司马迁:

 

司马迁挟私以成史,班固讥其不忠,亦允矣。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有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迁之书,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哉?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关羽之复归于昭烈,幸也;假令白马之战,不敌颜良而死,则终为反面事仇之匹夫,而又奚辞焉?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道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王夫之指责李陵"大节"已丧,那么"已缁之素,不可复白",染黑了的布帛岂能再次洗白?李陵降匈奴后,参加与汉朝的战争仅一次,此战王夫之形容为"效死以战",详情如何容当后论。王夫之对李陵和司马迁大加挞伐固然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明亡的切肤之痛,但从历史长河的长时间段来看,却是不加深思,不去探求历史真相的皮毛之论。

关于李陵的评价,王夫之的观点是历来的主流观点,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李陵案乃皇权代表汉武帝的钦定铁案。皇权至高无上,谁敢质疑其权威性?两千年之后,作家张承志方才在《杭盖怀李陵》一文中提出了石破天惊的天问:"现在有谁为两千年前葬身杭盖以北的亡人感到痛楚呢?有谁还会那样面临个人与国家、道德与亡命、和平与危险的大问题呢?""他永远成为军人文人试金石般的限界。""当他无家可归,朝廷执行不义的时候,叛变也许是悲壮的正道。"

李陵一生的功过荣辱就在于"生降"。降即是叛,这一饱含道德判断的字眼,就此将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李陵,字少卿,成人后被选为建章监,是掌管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汉书》形容他"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汉武帝觉得他有乃祖父李广的风范,派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两千余里,过居延塞窥探地形,未遇敌而返,再拜为骑都尉,率五千士卒,在酒泉、张掖练兵备战。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的时候,李陵随后接应,然后留屯张掖。

——以上,是李陵初出时微不足道的一些小花絮。虽无功,却受到汉武帝的欣赏,乃是不争的事实。

紧接着,李陵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降临了。

公元前99年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铁骑从酒泉出发,征伐匈奴。

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此前五年被封为贰师将军,先后率领十万大军,受命前往西域大宛国的首都贰师城,为汉武帝夺取大宛的汗血宝马。历时四年,李广利终于攻破大宛,斩杀了大宛王,获宝马数千匹,威震西域,凯旋长安。不过,李广利是在屡战屡败、汉武帝不停增派援兵的情况下,用人海战术拖垮大宛的,最终十万大军生入玉门关者仅剩一万余人。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样一个军事庸才,一个靠裙带关系而被委以重任的外戚,居然被汉武帝封侯,赏赐丰盛。

这一年出征,汉军兵分两路:西路由李广利亲自领兵,从酒泉北上,攻击匈奴右贤王;东路由因杅将军公孙敖和强弩都尉路博德率领,从西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上,兵锋直指涿邪山(今蒙古曼达勒戈壁一带)。此时李陵的军衔是骑都尉,李广利令他充任西路军的辎重护卫军。李陵深感耻辱:我家数世为将,我乃堂堂的秦汉名将之后,你不过是一名外戚,靠着裙带关系,踩着数万人的尸骨方才拜将封侯,况且取一匹马就花了四年光阴,算什么真本事?要我为你负责辎重,还不如让我去战死沙场呢。

李陵想到就做,在汉武帝召见时,李陵叩头请战,说:"我率领的屯边将士,个个都是荆楚之地的勇士和剑客,人人都是力能扼虎、射术精良的奇才,请允许我自当一队,到居延塞外的兰干山以南牵制匈奴的兵力,以免贰师将军单独和匈奴交战。"李陵话说得很婉转,名义上是起牵制作用,其实是要充当西路军的前锋,第一个和匈奴大军短兵相接。汉武帝一听大怒,训斥道:"我还不明白你的心思?你不过是看不起李广利,讨厌在李广利手下受约束!我这次发兵太多,没有骑兵配给你使用。"李陵一看汉武帝看穿了自己的心思,马上说:"那我就不要骑兵了,就带着我的五千步兵,深入单于的王庭,以少击多。"李陵在一番话之间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原来他是想充当李广利西路军的前锋,现在变成了孤军深入,一直深入到单于的大本营!这一战略的改变,显然是为了消弭汉武帝的怒气,同时也是孤注一掷,因为如果汉武帝不答应李陵做先锋,那么李陵仍然要回到李广利手下,按照原计划为李广利负责辎重,这是李陵绝对无法忍受的,因此李陵才出此壮言。

此言一出,汉武帝居然"壮而许之",命令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军在半路上作李陵的后援。路博德早年跟随霍去病征战匈奴,因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后因犯法被褫夺军衔,贬为强弩都尉。他是李广利一系的将领,这次出征,李广利正是希望路博德立功重新封侯,因此路博德怎能甘心为李陵作后援?如果前锋的战功被李陵抢去,他重新封侯的愿望岂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路博德千方百计要阻止李陵出风头,向汉武帝上书道:"如今是秋天,匈奴正是草长马肥的时节,这个时候不适合跟他们作战。请求陛下允许将李陵留到春天,到那时,我再和李陵各率酒泉、张掖的骑兵五千人出击东、西浚稽山,一定可以生擒单于。"

这封上书到达汉武帝跟前,汉武帝览毕又是大怒,怀疑是李陵反悔,从而教唆路博德上书,于是给路博德下诏。这是很重要的一封诏书,为下文汉武帝的诡辩埋下了伏笔:"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我想给李陵骑兵,他却说愿意以少击多。如今匈奴侵略西河,你领军出西河,断绝钩营之道。接着又下诏给李陵:"务必九月发兵,出遮虏障,到东浚稽山以南的龙勒水上侦察敌势,如果没有遇到敌人交战,就跟随浞野侯赵破奴从原道回到受降城休养士卒,把侦察的情报汇报给朝廷。这就是你的任务。你为什么教唆路博德上书要求春天再战?给我一个理由先。"

李陵没有如汉武帝所愿给出合理的理由,因为他并没有教唆路博德上书。接到这通诏书后,李陵就按照汉武帝的军事安排,率领五千步卒,出居延塞,向北深入单于的王庭,一直走了30天,没有遇见匈奴的一兵一卒。到达浚稽山后,李陵扎营,派麾下骑陈步乐把一路绘制的地形图送回朝廷,汉武帝览图大悦,拜陈步乐为郎。浚稽山在阿尔泰山中段,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北部的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源以南一带,翻过这座山就是匈奴的主要牧场,也就是单于的"王庭"了。

此时,李陵并不知道在他后方的局势。李广利和匈奴右贤王交战,大胜,斩首一万余级。不料,回师途中猝然遭遇单于的救援部队,汉军被围。假司马赵充国带领一百多名敢死队员冒死突围,李广利紧紧跟在后面,这才突围而出。此一役赵充国身被20余处创伤,汉军损失了十分之七的兵力,大约两万人左右。然后,单于挟得胜之势,亲率三万骑兵向李陵掩杀而来。而这一切,在浚稽山扎营的李陵一无所知。

紧接着,两军在浚稽山激情碰撞,演出了汉朝历史上最诡异,同时也最可歌可泣的一场著名大战。

单于的三万铁骑将李陵的五千步卒团团包围,围得铁桶一般。战场是在两山之间的一座山谷里,李陵以战车为营,步卒在营外列阵,前阵持长戟和盾牌,后阵持弓弩,严阵以待。李陵命令步卒:"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单于见汉军兵少,十分轻视,令匈奴骑兵直接践踏汉营。汉军千弩俱发,匈奴骑兵应弦而倒。趁着匈奴骑兵败退上山的时机,汉军趁势追击,斩杀数千人。此一役的结果大大出乎单于的意料之外,他再也不敢轻视这支仅仅五千人的军队了,立马下令周围的匈奴骑兵紧急赶来增援,兵力达到了八万人之多!这八万铁骑汇成了一股排山倒海的洪流,向李陵冲激而来。

李陵且战且退,撤退的方向是正南方的汉匈边界,按照事先的军事部署,路博德的大军将在半路上接应。这是李陵信心所系,也是能够成功突围的惟一可能。

在一座山谷中,匈奴铁骑追上了李陵。李陵使用与上一战同样的战术,连战连捷。但是匈奴的人数毕竟过于庞大,汉军损失惨重。李陵下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受三处箭伤的坐在用人力推挽的车上疗伤,受两处箭伤的驾驶战车,受一处箭伤的持着武器继续作战。第二天接战,汉军又斩杀匈奴骑兵三千余人。接着,李陵引兵向东南方向撤退,沿着龙城故道继续向边塞撤退,一路全是湖泊沼泽,芦苇丛生,匈奴骑兵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四五天之后,李陵到达一座大泽之中,匈奴人在上风处纵火,企图火攻汉军。李陵抢先纵火,烧出了一片隔离带,单于火攻的战术失败。南行至一座山下,匈奴骑兵抢先占据了山上的制高点,单于的儿子亲自率骑兵下山攻击李陵。汉军借助茂密树木的掩护,在林间和匈奴骑兵缠斗,这样的地形骑兵根本无法发挥威力,被汉军又一次斩杀了数千人。李陵甚至命令弓弩手用连弩向单于射击,差一点得手,单于只好下山逃走。这时,匈奴最高军事指挥部内部发生了尖锐的分歧。

面对李陵五千步卒殊死而又卓有效率的抵抗,单于全歼李陵的决心动摇了,代之以疑虑之情大盛,他认为这是汉军深入大漠的精兵,目的是在一步一步引诱匈奴主力向汉朝边塞移动,直至最后钻进汉军的包围圈里去,否则怎么解释区区五千步卒,在八万铁骑的追击下居然能够支撑这么长的时间?左右劝谏单于道:"单于您亲率数万铁骑和五千汉军的步卒作战,居然无法消灭,这要是传出去,汉朝岂不是越发地轻视咱们了?以后再想派使臣和汉朝求和也不可能了!再和他们在山谷中打一仗,出山谷四五十里就是平地,如果那时还是不能歼灭汉军,那就只好退兵了。"

这一仗打下来,一日交战数十回合,汉军又斩杀了匈奴两千余人。单于彻底害怕了,正准备下令退兵,不料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一件事,决定了李陵最终的命运。

李陵时任骑都尉,是这支五千人军队中的最高长官,他还有一员副将,叫韩延年,担当校尉。二人各自亲自统率的八百人是这支军队的核心力量。韩延年手下有一名军候,叫管敢,因为违反军纪,被韩延年羞辱了一顿,管敢一怒之下投降了单于,把李陵军队的绝密情报全盘透露给了单于,即李陵军队只有这五千步卒,后无援兵,而且弓箭即将用完。单于一听大喜,于是铁了心,一定要全歼李陵不足五千的兵力。单于命令匈奴骑兵大呼小叫:"李陵、韩延年速速投降!我们知道你们的底细了!"此时汉军在山谷中,匈奴骑兵在山上,箭下如雨。汉军继续向南退却,一天五十万支箭全射光了,把战车都拆了当作兵器。到了鞮汗山,李陵还有三千余人,距离汉朝边塞遮虏障仅剩下一百多里地了。

黄昏降临,汉军进入了鞮汗山的峡谷,匈奴骑兵在山上往下滚石头,汉军死伤众多,再也往前走不动一步了。李陵扎下营,一个人单身出营,说:"都不要跟着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良久,李陵返回,叹息一声:"兵败,死矣!"没有人知道这"良久良久"的时间内,李陵是怎样"一取单于"的,我以前曾经猜测李陵此时已有降意,故单身出营,密会单于,商定受降的具体事宜;但再以常理揆度,这一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在战事胶固、毫无征兆的前提下,万军之中岂容一军主将单身而入,复全身而退?也许李陵只是离开众人,静坐深思,终于看清了这场战役是不可逆转的了,于是方才下定决心突围。

闻听李陵此言,左右劝说道:"将军威震匈奴,只不过天命不遂,时势不利,理应保身,寻找机会间道返回朝廷,就像当年的浞野侯赵破奴将军一样,被匈奴打败后,率领两万多名士卒集体投降了匈奴。赵破奴将军在匈奴待了几年,还娶了妻生了子,后来带着儿子逃回朝廷,皇上非但没有治罪,反而加以礼遇。赵破奴将军全军覆没尚且如此,何况将军您呢!"李陵说:"别说了!我不死就枉称壮士之名!"于是尽斩旌旗,把珍宝尽数埋在地下,李陵又叹息着说:"假如还有几十支箭,我们就能突围而出了。如今弹尽粮绝,天一亮就等着受缚吧。希望能有人逃脱出去向天子报信。"于是将军队解散,每人带着冰和干粮,向遮虏障分散撤退,约定在遮虏障会合。子夜时分,李陵击鼓,鼓却不响,李陵和韩延年率领十几名壮士突围,被匈奴发现,数千名骑兵衔尾追击,韩延年战死。在最后关头,李陵大叫一声:"无面目见陛下!"于是投降了匈奴。突围到达遮虏障的士卒尚有四百多人。

李陵战败之地距离遮虏障仅仅一百多里,边塞守军迅速把李陵战败的消息传达给汉武帝。此刻汉武帝的行动非常费解,他召来李陵的老母和妻子,派相术大师给她们相面,看到她们脸上并没有死丧之色。结果紧接着李陵投降的消息就传来了,汉武帝大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无言可答,抹了脖子。

这一场惨烈大战,李陵以五千步兵,迎击匈奴八万铁骑,坚持了十天左右,一共斩杀了大约一万多名匈奴骑兵,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据说中南海可以通过探头直接监控居延海的水量。

当李陵败退到距离遮虏障仅仅一百余里的鞮汗山峡谷时,遥望边塞,咫尺如同天涯,此时发现事先部署的路博德援军按兵不动,李陵的心中一定滋味难辨。他为什么不像韩延年一样战死沙场?他为什么背叛自己必死的誓言,投降了匈奴?难道他看透了汉武帝必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心思?

汉武帝精心部署,一切都是为了谋杀李陵,铁证如山。

在李陵向汉武帝请战时,汉武帝说"毋骑予汝"—我不会给你配备骑兵,哪怕一骑一马。如果李陵率领步兵担当李广利的先头部队,不给他配备骑兵情有可原,因为有李广利的三万铁骑作后援;但是在李陵继续请战,要求深入单于王庭的情势下,汉武帝居然仍不答应为李陵配备骑兵,那么,李陵的五千步卒如何能够对付单于的主力部队?雄才大略如汉武帝者,怎么可能如此不具备基本的军事常识?况且,汉武帝在质问路博德为何阻挠李陵出兵时的一番话,更加可以看出汉武帝的用心:汉武帝此前对李陵说"毋骑予汝",此刻却对路博德下诏说"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意思是我本来想为李陵配备骑兵,李陵却拒绝了,声称他要以少击众。李陵从来没有拒绝过骑兵的配备,只是在汉武帝明确表态"毋骑予汝"的情况下才没有强行要求骑兵的配备,汉武帝为什么要对路博德撒谎,把他和李陵的对话颠倒了次序呢?这一点区别非常重要:如果是李陵主动要求不配备骑兵,那么李陵毫无疑问是在玩火,身为数世名将之后,李陵不可能如此缺乏军事常识;如果是汉武帝先行拒绝为李陵配备骑兵,那么就是汉武帝胸有成竹,准备把李陵及其五千步卒拱手送给单于屠戮—从任何一种军事策略来说,五千步卒深入对方的大本营不仅毫无必要,而且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把这五千步卒作为诱饵,在自己的大后方埋伏下精锐部队,将对方引诱进自己的包围圈,聚歼对方的主力,那么这种军事战略当然非常合理。事实也正是如此:当匈奴八万铁骑仍然消灭不了李陵的五千步卒时,单于理所当然地提出了这个疑问;而且李陵败退的方向恰恰是向着边塞遮虏障,路博德的援军按照事先的部署应当在这个方向的半路迎接李陵。可是路博德的援军最终没有出现。即使在李陵弹尽粮绝,距离遮虏障只有一百余里的情势下,重兵驻屯的边塞毫无动静,没有派出哪怕一名援兵,而是眼睁睁地看着李陵在家门口全军覆没!遮虏障,真是一个讽刺的地名:本该将胡虏抵挡在外的屏障,却生生将自己的军队挡在了外面。

预定的路博德的援军没有出援,如果是路博德的擅自主张,那么在五千人马全军覆没的战况下,路博德毫无疑问要被追究军事责任,送上军事法庭。即使不被判处死刑,最低也要褫夺军职。汉武帝在李陵投降一年后,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李陵出塞时,我下诏给路博德,让他充当李陵的后援。错就错在下诏在先,路博德羞为李陵后拒、阻挠李陵出兵的上书在后,致使路博德奸诈得逞,李陵失救。这段话明明白白地揭露了路博德出于个人目的没有出援的事实。可是蹊跷的是,在事实如此明显的情势下,汉武帝非但没有治路博德的罪,相反,还在第二年再次出征匈奴,出兵的目的之一是救援李陵回归汉朝,领军将领居然仍然是李广利、公孙敖和路博德!路博德,这个汉武帝口中奸诈的老将非但没有被免职,被治罪,反而继续被委以重任。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不是"老将生奸诈",而是皇帝本人"生奸诈"!路博德不派援兵必定出于汉武帝的授意!另外一个旁证是:奉命救援李陵回归汉朝的这三个人,李广利和路博德毫无疑问已经是李陵的死敌,依附李广利的公孙敖同样不可能对李陵怀有任何同情之心,如果真的想迎接李陵回归,派这三个人无疑是南辕北辙。

由此可见,李陵及其五千步卒早已是汉武帝预定要放弃,要拱手送给匈奴屠戮的一支哀兵!不仅如此,汉武帝从来没有对这一决定反悔过,再次出征匈奴,他也决不是真的要迎回李陵。李陵降匈奴后终于想明白了这一点,在对汉朝使节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时,李陵认为自己是"无救而败"—因为没有援兵才会失败。汉朝背叛李陵在先,李陵背叛汉朝在后,因此李陵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负于汉。

 

汉武帝为什么要谋杀李陵?事情要追溯到李陵的祖父李广身上。

众所周知,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战功赫赫,以至于被匈奴称为"汉飞将军"。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居然一生都没有封侯。李广当年的手下,战功不如李广的将领都纷纷封侯,可是永远轮不上李广。汉朝封侯,军功是第一硬件,不像如今评职称,关系是第一位的因素。因此,卫青、霍去病和李广利即使贵为外戚,汉武帝仍然必须把他们派上战场,立功才能封侯。

李广不能封侯,起因于他和汉武帝的二叔梁孝王刘武的一次交道。

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李广时任骁骑都尉,奉命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兵平叛。梁国是吴楚七国向长安进攻的必经之地,此时的梁王刘武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李广作为前锋,协助梁王打了几场大胜仗,还在一次关键战役中斩将夺旗,出尽了风头。为了嘉奖李广在梁国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梁王刘武授予了李广将军的军衔。李广毕竟政治经验不足,以为梁王贵为汉景帝的亲弟弟,大汉和梁国不都是一家人嘛,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封赏。可是李广没想到后果很严重。梁王这一封赏乃是私下授受,况且梁王所授将军一职毫无疑问是梁国的军衔,但是李广却是汉朝的骁骑都尉,以汉朝的将领却去接受属国的军职,无疑是僭越之举。结果叛乱平定、班师回朝后,论功行赏,李广却因为这一次的私下授受失去了汉朝的封赏。不仅如此,这一事件给李广的一生蒙上了浓厚的阴影。

其实,李广在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时期就已经从军出征匈奴,杀敌众多,斩关夺将,甚至手格猛虎。这样一员有勇有谋的猛将,不由得使汉文帝发出了千古浩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皇帝的金口玉言宣告了李广生错了时代,如果生在汉高祖刘邦征战的时期,万户侯何足道哉。这是一句残酷的政治谶言,从此李广与封侯的梦想渐行渐远。

梁孝王刘武是汉武帝的二叔,但是对这个二叔,汉武帝却恨不得寝其皮,食其骨。刘武在汉文帝的四个儿子中排行老二,又和汉景帝一母同胞,都是窦太后所生,因此在母亲和哥哥面前非常受宠,梁王的宫殿建造得像长安的皇宫一样豪华,汉景帝还赐给他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一切都比拟天子的派头和形制。入朝的时候,梁王和汉景帝同乘一座御辇,同车游猎,宠幸冠于天下。不仅如此,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的时候,有一次跟梁王一起喝酒,郑重地对弟弟说:"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我死了之后皇位就是你的了。史书的记载是汉景帝"从容"而言,可见决不是醉话。

汉景帝废掉栗太子后,窦太后想让汉景帝立刘武为太子,传位于弟。以大臣袁盎为首的满朝文武坚决反对。在一片反对声浪中,窦太后和汉景帝不得不打消了立刘武为太子的念头。刘武怀恨在心,派遣刺客刺杀了袁盎和其他非议自己的大臣。案发后汉景帝才开始疏远刘武,而此时刘彻已经被立为太子,是为后来的汉武帝。可以想像,如果没有满朝文武的力谏,窦太后和汉景帝母子俩心意一致,皇位真的就是刘武的了。刘彻怎能不对二叔产生刻骨的痛恨呢?数年后,刘武病热而死,窦太后为之绝食,日夜以泪洗面,口口声声地说:"帝果杀吾子!"把刘武之死归结为汉景帝的罪过。汉武帝即位后,屡兴大狱,逐渐把刘武儿子的封地找借口一一收回,最终梁国国除,并入了大汉的版图。

对汉武帝来说,梁王刘武既有前科,他私下授受的李广怎能得到自己的信任?李广怀璧其罪,背负着原罪在汉朝的边郡与匈奴厮杀,虽战功累累却终不得封侯。眼看着才能和军功都不及自己的校尉都能封侯,李广自己也很困惑,曾经对望气者说:"每次和匈奴的战争我都参加了,却为什么没有一寸封邑?难道是我的面相不好吗?"望气者问:"将军自己想一想,生平有什么恨事?"李广想了一会儿,回答道:"我曾经当过陇西太守,羌人造反,我诱降了八百人,把他们同一天全杀光了。这是我生平惟一的恨事。"望气者说:"祸莫大于杀已降之人,这就是将军始终不得封侯的原因。"显然,李广和望气者都没有意识到李广的原罪。杀降卒的将领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到了李广这儿就罪大于天了呢?可见望气者是胡说八道。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统率大军再次出征匈奴,李广主动请战,想抓住最后的机会立功封侯。汉武帝先是以李广年老为借口,不许李广随军,在李广固执的请求下,终于勉强答应了,但却私下嘱咐卫青,李广命数不好("数奇"),不要让他和单于正面作战。此役李广的军衔是前将军,即先头部队,卫青在汉武帝的授意下,却命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从东路进发。东路道路迂回,又缺乏水草,明摆着卫青不想让李广立功。李广力争无效,拂袖而去,结果和赵食其迷了路。那边厢卫青已经和单于接上了火,单于遁走,卫青劳而无功。汉军会师后,卫青急于把战事不利的责任推卸到李广迷路身上,准备向汉武帝上书。李广和匈奴战斗一生,无法忍受到了晚年反而不明不白地担当这种强加的罪责,于是引刀自刭。死后百姓无论知与不知,尽皆为之垂泪。李广在民间的声誉终究抵不过他的原罪。

李广有三子,李当户,李椒,李敢,都是郎官。李当户和李椒都比李广早死,李当户有一个遗腹子,即李陵。李敢同样是一员猛将,李广死后,李敢跟随霍去病出击匈奴左贤王,夺取了左贤王的鼓旗,因战功封侯。不久之后,李敢痛恨卫青迫死其父,找了一个机会击伤了卫青。卫青对李广之死本来就心怀愧疚,没有声张此事。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不干了,有一次李敢跟随汉武帝去甘泉宫打猎,霍去病一箭射死了李敢。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外戚,汉武帝当然胳膊肘儿往里拐,对外宣称李敢是一不小心被鹿角所撞而死。史书的记载为尊者讳,更有可能的是汉武帝痛恨李敢居然胆敢击伤自己的小舅子,向外戚挑战就是向皇帝本人挑战,于是授意霍去病射死了李敢。

李敢有一女一子,都跟随戾太子刘据,深受宠幸。女儿在"戾太子之变"被平定后株连而死,儿子李禹在李陵投降匈奴后,被人诬告想要投奔李陵,判处死刑。

李广的原罪导致汉武帝对李氏家族深恶痛绝,逼死李广之后,又谋杀李敢,并企图谋杀李陵未遂。至此,李广家族彻底衰微了。

 

公元前98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利、公孙敖和路博德再次出征匈奴,其中公孙敖的主要任务是迎取李陵回归。如前所述,公孙敖是依附李广利的将领,怎么可能对李陵怀有任何同情之心?果然,公孙敖回师后上书说:"我军曾经捕到一名俘虏,据该俘虏说李陵在匈奴成为单于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教给单于兵法,准备侵略我朝,因此无法接他回来。"汉武帝一听大怒,没有做任何调查研究,仅凭公孙敖的一面之辞,就将李陵一家灭族,李陵的老母、妻子、子女和兄弟尽皆伏诛。

后来,李陵在匈奴见到出使的汉朝使节,询问他们:"我率领五千步卒横行匈奴,因为没有救兵而降,我没有负汉,为什么要杀我全家?"使节回答道:"朝廷听说您教匈奴作战的兵法。"李陵说:"那是李绪,不是我。"李绪本来是汉朝塞外都尉,降匈奴后很受单于的器重,于是尽授匈奴与汉朝作战的战略战术。

和汉朝使节的一番话后,李陵越想越生气,一方面痛恨汉武帝仅仅根据传闻就杀了自己全家,一方面痛恨李绪。汉武帝太远,李陵只好拿李绪撒气,派人刺杀了李绪。匈奴人的组织纪律性显然没有汉朝强,汉武帝对付击伤卫青的李敢的手段是谋杀,而当大阏氏想杀李陵为李绪报仇的时候,单于却把李陵藏了起来,直到大阏氏死后才让李陵回到身边。不仅如此,单于还把女儿嫁给李陵,封李陵为右校王,负责管辖匈奴右翼的坚昆直至阿勒泰等地区。

汉昭帝即位后,辅政大臣霍光和上官桀以前都是李陵的好朋友,这时遂派李陵的故人任立政出使匈奴,劝说李陵回归。单于设宴宴请任立政等人,李陵和另一名降将卫律陪座。任立政无法私下和李陵交谈,于是以目相视,屡屡拿手去握刀环,又俯下身去握自己的脚,意思是是时候归汉了。过了几天,李陵和卫律宴请汉使,出现在旧友面前的李陵和卫律皆身穿胡服,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酒过三巡,当着卫律的面,任立政仍然无法直言,只好旁敲侧击:"汉朝已经实行大赦,中国安乐,皇上年富力强,霍光和上官桀两位大臣辅佐朝政,正当显贵。"李陵沉默无言,良久良久,抚着自己的头发说:"吾已胡服矣!"过了一会儿,趁着卫律上厕所的机会,任立政赶紧对李陵说:"唉!少卿您受苦了!霍光和上官桀两位托我问候您。"李陵回答道:"霍光和上官桀两位一切都好吧?"任立政说:"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李陵看着故人,回答道:"老兄,回去很容易,可是我怕再次受辱。"刚好这时候卫律上完厕所回来,听见了两人谈话的尾声,插嘴说:"少卿乃贤者,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不屑于居住在一个国家里,就像范蠡遍游天下一样,有什么了不得的!"说完拂袖而去。任立政一看情势紧急,赶紧最后问了李陵一句:"少卿意下如何?"李陵决绝地回答道:"丈夫不能再辱。"这一句话彻底断绝了回归汉朝的可能。

丈夫不能再辱,丈夫第一次受辱是为了什么?既然第一次受辱是汉武帝的阴谋所致,那么凭什么要第二次受辱?早已洞若观火的李陵,即使可能对汉武帝代表的故国心怀乡愁,也决不可能返回这个路上更觉故乡遥远的故国。是啊,故国风景无言,但是故国的人还是当年或者和自己并肩作战,或者和自己反目成仇的人。他们可以信任吗?他们能够依托终身吗?

丈夫不能再辱之后怎么样?"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这是后人模仿李陵的语气伪作的《答苏武书》中的名句。事实也正是如此,李陵寂寞地生活在"胡天玄冰"之中,直到公元前74年病死。

 

李陵降匈奴后,据《汉书》所载,参加与汉朝的战争仅一次,即被王夫之形容为"效死以战"的这一次战争。

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新立六年的狐鹿姑单于侵入汉边,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县),派遣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三万余人出西河(黄河以西地区),派遣重合侯莽通率四万骑兵出酒泉千余里。单于闻讯,也尽出精兵,与汉朝一战。

李陵被分派的任务是追击御史大夫商丘成一部。在历史的关节处,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李陵率三万铁骑追上了商丘成,决战之地竟然就是浚稽山——当年李陵和匈奴决战之地!历史真会开玩笑,不知道当李陵到达这处无比熟悉又充斥着耻辱的浚稽山时,他心中有着怎样的感触。

这一场大决战,《汉书》居然仅仅用了15个字就写完了:"转战九日,汉兵陷阵却敌,杀伤虏甚众。"让我们回想一下当年李陵率五千步卒,在浚稽山迎战匈奴八万铁骑的场景吧:"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复战,斩首三千余级。""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这是多么壮观的军事奇迹啊!可是今天,李陵三万余铁骑,迎战商丘成三万余士卒,兵力旗鼓相当,商丘成又是一名御史大夫,虽位重权高,无非一名监察官而已,即使富有军事才能,又怎能比得上家传数世名将的李陵!李陵与之"转战九日",居然被商丘成"陷阵却敌,杀伤虏甚众",此诚不可思议也!惟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李陵不愿与汉为敌,且战且退,最终引兵而去。

这一场不可思议的决战就是王夫之严词指控的"效死以战"。王夫之尚有两个貌似雄辩的设问:"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这就是王夫之的小人之见了。匈奴人的胸襟是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所不可想像的,有汉一代,逃亡到匈奴的汉人,从宦官到将领,几乎无一不受到重用,远则汉文帝时的宦官中行说,近则汉武帝时的将领李绪、卫律甚至李广利,更别说李陵了,不仅封为右校王,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即使对死硬不降的苏武,单于也是极尽劝降之能事,最终也没有杀害他,苏武得以成功归汉。

汉文帝时期降留匈奴的宦官中行说,曾经对汉朝使节痛斥中国"礼仪之邦"的虚伪:"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故匈奴虽乱,必立宗种。今中国虽阳不取其父兄之妻,亲属益疏则相杀,至乃易姓,皆从此类。且礼义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真乃一针见血而又富有说服力。

因此,狐鹿姑单于对待李陵的态度就是:信人不疑。即使李陵心怀故国,不愿与汉为敌而败走,单于也并没有惩罚李陵。相反,汉朝对待除外戚外的普通将领则极其苛刻。中国与夷狄,果中国乎?果夷狄乎?

(原载成都《青年作家》2011年3月号)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2011-04-10

中国的七大恶心

  如果你有幸看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电视节目,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國的人民素质是这个样子了。国内电视我虽然不怎么爱看,但就象被动吸烟一样,也略知一二。鄙人不才,在电视银屏的百花坛中摘取几朵,它们妖艳但不芬芳。国人们整天被这玩艺熏陶着,想不变蠢都难。

  第一恶心:公仆们的"指出"

  典型场景1:一群公仆在开会,级别最高的在发言,级别较低的则作认真记录状,或做聚精会神领会状。

  典型场景2:一大公仆到地方视察,一群小公仆围绕着介绍情况。然后大公仆开口说话,小公仆们认真聆听。

  电视解说词此时一定是"xxx在会上/在听取了yyy汇报后指出……"记者们用'指出'一词表达了对领导的无比敬意,言外之意是我等芸芸众生在这个馄饨迷茫的世界上一时一刻也不能没有领导的指引。他们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我等指出一条金光大道,指引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大多数时候公仆们给我们指出了些什么呢?发大水了指出要抗洪,着大火了指出要消防,出了事故要救人。最搞笑的是一次一位国务委员到湘西考察脱贫,指出了一句大实话,指示当地官员"一定要解决温饱问题"。我——马路上要饭的都知道饿了要出去要饭,晚上冷了要找张报纸什么的盖上,还劳您来指出??拜托公仆们除了吃喝玩乐之外能真真正正给国家给民族指出一条光明大道,指不出来的话,不妨学学世界上先进国家现成的做法,走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道路,别拿国家的前途开玩笑,别拿中國特色来蒙事,别老摸着石头过河,不小心淹死了那可是十几亿人哪!

  第二恶心:艺术家赞美的歌声

  说到厚颜无耻,我国的艺术家和我国的记者有得一比。我们的艺术家在歌功颂德时不光糟踏自己,还自以为代表人民让人糟踏,真的让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无处含冤。

  最早的东方红大救星之类还算是质朴,(但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华主席出道的时候,有一首交城的山是典型的狗尾续貂,幸亏没流行起来。)歌舞剧《东方红》里胡松华唱的赞歌算是赞歌里唯一有称得上艺术品的,一般人还是能够接受。到了文革时就开始有点瞎胡闹了,张振富耿莲凤有一首歌里唱到"您象天上的北斗,我们象(地下)的群星,紧紧地围绕在您的身旁",写词的人也许头脑热过了,简直就是文理不通。到了我把黨来比母亲就有点肉麻了。国人讲孝道,父母是不能随便更换的。认贼作父,有奶就是娘,这在旧社会都是骂人的话。在借鉴了朝鲜艺术家"慈父"的修辞手法后,我们的艺术家找到了灵感,开始在母亲身上大做文章(我没有考证朝鲜艺术家的慈父和我国艺术家的黨妈妈究竟是谁借鉴了谁)。听殷秀梅的那首黨啊亲爱的妈妈,会让我出一身*皮疙瘩。真想象不出她是怎样把它唱完的,居然还声情并茂!八十多岁母亲的甘甜的乳汁怎么抚养五千多岁的儿子??

  第三恶心:可伶的人大和可悲的政协

  每年的三月份,这一对苦菜花都要开放一次。我对他们的了解,主要也就是通过三月的银屏。第一个让我搞不懂的是:宪法既然规定了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为什么它居然是业余的而不是专职的?每年除了三月以外的十一个月里它究竟在干什么?代表们在干什么?第二搞不懂的是:这些代表是谁选出来的?怎样选出来的?代表谁?通过银屏我看到代表们形形色色:官员,学者,企业家,劳模,影星,歌星,体坛明星,甚至有连国语都听不懂的少数民族。我真的怀疑他们懂不懂法?懂不懂立法?国家的管理难道任何人来都行吗?第三搞不懂的是:为什么人大开会的重点就是围着《政府工作报告》转?听取政府工作汇报应该只是人大的工作之一。现在这种茶话会形式的人大会相对于宪法赋予他们的使命而言,是不是有点渎职的嫌疑??

  政协就更让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了。看着一群老得连自己姓什么想不起来的人在参政议政,不知道是委员们个人的幸福,还是国家的不幸。

  第四恶心:弱智的旁证

  当今美国在这个世界上的确霸道了点,社會主義阵营也确实惨了点。想要反对霸权,振作人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古巴百万人举行反美游行","卡斯特罗声言不放弃社會主義","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萨达姆说,,","米洛舍维奇在法庭上痛斥,,"这样一类报道我觉得连老娘们吵架的水平都不如。我不清楚负责舆论导向的官员就只有这么高的水平呢,还是出于其他什么方面的考虑。后果就是让很多愤青们以为真理就是这样辩出来的,人多势众声音大就是赢,能说不就是强者,堂而皇之的在其他领域丢人。

  如果把地球当成一个村的话,上述几户人家都算不上什么好鸟。咱们交朋友应该交些知书达理的君子之辈,和人吵架也犯不着找些地痞流氓来帮腔,看看象加拿大瑞典这样的国家怎样说恐怕会更有说服力。即便为了和美国较劲,把老米吹成个英雄,国人当时可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时间长了怎样交代?

  第五恶心:共军打国军的影视作品

  在我看来,所谓的解放战争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几千年来这种悲剧在不断地上演,根源在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缺少一种现代民主政治的元素。在任何现代政治家(或者叫做政客)的意识里,江山社稷的考虑依然是放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上的。这样的政治理念与国际潮流格格不入,也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在一场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战争是民族的悲剧,几万人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死伤是民族心灵上的一块伤疤,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说到军事胜负以外的话题,那就是共產主义战胜了三民主义。半个世纪过去了,三民主义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而共產主义,不说也罢。至于其他的,象什么推翻了三座大山,消除了腐败的蒋家王朝等等,只要你睁眼看一下当今的现实,国内的现实,国际上的现实,只要你不是白痴,会得出一个结论的。

  如果你硬要用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封建眼光来理解国共内战,那我无话可说,也许这正导演们的初衷。但军事上的胜利不是一块遮羞布。

  第六恶心:吹牛皮的水平太低

  逢年过节,或重大节日,我们的银屏上就是一片歌功颂德声音,这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钢花飞舞,麦浪滚滚,繁忙的码头,飞机轰鸣着起飞,,最后电视画面淡出天安門广场,五星红旗在飘扬。解说员激昂的声音"经过xx年的建设,,,","和解放前相比x x增长了xx倍,,"等等不一而足。过节图个吉祥说点好听的没问题,问题是这已经成为国人的思维模式,它是文革时忆苦思甜的翻版,它叫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更要命的是它有一种强烈的暗示,所有这一切成就都是某个大救星恩赐给我们的,没有他们我们就是一群没头的苍蝇,连北都找不着。所以我们要饮水思源,要知恩图报。

  为什么不和外面的世界去比一比,和曾经于我们同时起步现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邻国相比?折腾了半个世纪,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按照可比的经济指标,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算老几?有什么值得陶醉的地方?古人都知道要居安思危,何况我们还没有资格说已经居安了呢。

  第七恶心:感恩戴德的百姓

  天灾人祸,意外事故全世界哪里都有。政府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救助理应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这些你都不管的话,纳税人花大把的银子养政府干吗?军队也是一样。在我们的电视上政府军队应该做得的一切就变成了皇恩浩荡,记者不拍出百姓感恩戴德的话好像就对不起政府给的工资一样。

  还有,每到逢年过节,领导干部慰问下岗职工贫困户时,你看到领导脸上有一丝愧色么?你辖区的选民沦落到如此地步,你有没有责任?他们拉着你的手谢恩时你对着镜头就那么得意?

  作者简历:陈勤,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是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型记录片"世纪"的主要撰稿人,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电视台作兼职,经常往返于大陆与香港两地。陈教授曾以网名"Qw315"和"西北狼"在网络上发表过大量时政评论文章和帖子,以"中國七大恶心"最为著名。据闻因为刊登这篇文章,"工人日报"旗下"北京新报"被撤销刊号,停止出版。中共在香港喉舌《文汇报》说,《北京新报》的文章"攻击诋毁国家制度,侮辱诽谤权力机关,违反国家新闻出版规定。"《文汇报》还引述中國官员的话说,"(陈勤的)文章发表之后引起社会极大愤慨,读者纷纷向出版管理部门投诉,因此该报出版号被吊销,编辑部人员被遣散。"据说,陈勤为此而被捕,并遭酷刑暴打,头部严重受伤,导致陈勤失智失语。

  作者:陈勤


中国报道周刊, 2011-04-08.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中国的七大恶心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中国观察.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zichuan@gmail.com szichua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免翻墙看被禁视频:龙颜看两会 - 天雷提案引发咆哮体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阅读每日墙外内容精选请点击这里。 使用Google Reader的读者请猛击这里。 订阅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imes+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翻墙技术知识,请阅读GFW BLOG








发自我的 iPhone

2011-04-09

[转载]白岩松:为什么中国到处援助别国,却缺少朋友

 
 

無我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1-4-4 通过 蒙山野逸3的博客 作者:蒙山野逸



    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在国力并不雄厚,人民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宁可自己受穷,倾尽国力去支援一些国家,却并没有得到友谊。中国人勒紧裤带,把最好的物质奉献给我们的朋友,结果往往是反目为仇。当年在我们国家粮食非常紧张的时候,我们用宝贵的外汇购买粮食支援阿尔巴尼亚,但最后两国反目为仇;我们无偿支援越南,最后却兵戎相见;我们支援朝鲜石油、粮食,却发现那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我们支援古建设,他们却把中国工人关进监狱;我们支持非洲国家建立工厂,他们却责怪中国设备落后。这些受援国家的政府和平民并没有对中国有好感,中国的牺牲和奉献得不到友谊,难道中国人是天底下最大最大的傻瓜?白岩松告诉了我们为什么。白岩松说,他到美国参观了一家报纸博物馆,这里珍藏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报纸。美国9.11恐怖袭击后,世界几乎所有9月12号的报纸头条都是关于9.11的报道,唯一只有中国的报纸头条是的接见活动。白岩松感慨道,中国与世界脱节最大的是普世价值,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所以得不到朋友。

 

    9月22号,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会议讲话时说,2009年底,中国免除了50个穷国的256亿元人民币债务。

 

    还说:2008年6月底,中国累计免除亚非等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债务247亿元;提供各类援款2065亿元,其中无偿援助908亿元;对42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税目为736-1115个,占最不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额的98%。中国还为非洲培训了15000名各类人才,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派出医疗队,援建30所医院、100所农村学校,无偿提供防治疟疾药物。2007年底中国为增强非洲的自我发展能力,决定提供23.77亿元的无偿援助和7亿元的无息贷款......

 

    最近几年来,中国灾难频发,汶川地震、冰雪灾害、西南旱灾、玉树地震、泥石流……灾害不断。根据相关数据,玉树地震,国家财政拨款5亿元。西南大旱灾,国家拨款1.26亿元……

 

    2000年10月,在中非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宣布在两年内减免32个非洲国家总额达100亿人民币的债务。

 

    截至05年底,减免44个发展中国家总计198笔价值约166亿元人民币债务。

 

    2008年6月,向朝鲜捐赠了5000吨航空油和1亿元人民币,共计1500万美元。

 

    2009年3月,提供阿富汗7500万美元贷款全部转为无偿援助。2009年全年,免除了46个国家的400多亿元债务。

 

    2010年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减免欠华债务的80%,约为68亿美元。当月,由于朝鲜货币改革失败,传中国将向朝鲜提供100亿美元援助。

 

    2010年4月,中国政府向委内瑞拉提供200亿美元贷款。

 

    2010年8月,央视新闻联播同时出现两条新闻:一、为支持俄罗斯抗灾,中国将捐赠1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2000万人民币的物资;二、甘肃舟曲缺乏饮用水和方便面,政府号召大家积极捐款。

 

    评论家夏小强在《如此国际主义为哪般?》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的失、辍学儿童人数世界第一;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针对初、中等教育征收高昂学费的大国,而其他大国都免费向她的国民提供;中国九亿农民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世界第一。

 

 

    有不少网友指问:我国是发达国家了吗?中国有钱吗?有没有钱老百姓说了算。什么时候也可以减免一下自己国内穷人的债务呢?

 

    还有网友表示,看来政府还是不缺钱,以后捐款要审慎考虑了.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10个创意网站玩转你的照片

 
 

無我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1-3-31 通过 独角兽资讯 作者:独角兽资讯

如果你常玩網路的服務,應該對一些線上照片服務不陌生,通常都只需要上傳一張圖片,然後就可以跟各種有趣的圖片做互動,例如跟明星合成,或是自己變成報章頭條,甚至是各種搞笑的效果。修圖修累了嗎?準備幾張大頭照…

然後逛逛以下10個有趣的網站,輕鬆一下吧:)

PHOTOFUNIA

看截圖就知道能夠將自己跟各種創意背景、廣告、明星合成在一起,網站目前已經支援了九種語言,趕緊玩玩看吧!

http://www.unicornblog.cn/

FUN PHOTO BOX

如果PhotoFunia還不能滿足你,那你絕對要來Fun Photo Box玩玩這些超酷的效果!

http://www.unicornblog.cn/

PICARTIA

創造馬賽克效果的網站!

http://www.unicornblog.cn/

HAIRMIXER

先從左邊跟右邊選擇照片的臉蛋,然後可以將臉蛋跟頭髮混搭在一起!很有趣呢!http://www.unicornblog.cn/

PHOTO505

跟Photofunia ,Fun Photo Box 一樣的網站,選擇各種效果->上傳照片->合成完畢!

http://www.unicornblog.cn/

YEARBOOK YOURSELF

將你的照片變成黑白的old school風的回憶錄!酷!開頭動畫做的很用心!

http://www.unicornblog.cn/

LOONAPIC

MAGMYPIC

選擇各種樣板並上傳自己的照片來合成雜誌風。http://www.unicornblog.cn/

YOUR OWN WIRED COVER

比Magmypic更厲害,有更多的客製化功能,讓你真正的來設計屬於自己的雜誌封面呢!

http://www.unicornblog.cn/

HOLLYWOOD HAIR MAKEOVER

對明星的秀髮愛不釋手嗎?在進髮廊之前先玩玩這個服務吧!

http://www.unicornblog.cn/

source: hongkiat.com   文章出處 飛爾酥設計室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標簽

搜尋此網誌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