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011-05-18

李承鹏:杀人者,父亲

九岁的沈阳小屁孩夏健强,后来就不爱说话了。也不跟认识的小盆友玩。走在沈阳熙熙攘攘的大街,倘若看到有一家三口走来,他会低下头。倘若有记者给他拍照,他会转过脸去,说不想让小盆友知道他有个杀人犯的爸爸。

他现在一定对爸爸有些失望。长大后,他却要对这个国家失望。因那时他已知道真相。他该知道,5月16日那天,他家讨生活的炉子被缴,他爸被人推打,他妈跪地求饶。他还知道,那群人把他爸拽上车带到城管屋里继续打,用拳头打,用铁杯打,踢下身。然后他爸挥起水果刀……他已轻易可以得出结论,他爸只是自卫,不是杀人。而自卫,是这个国家从有皇帝以来就允许的。我会告诉他,汉朝的皇帝就跟人民约定了的:伤人及盗,其时杀之,无罪。唐朝的皇帝也跟人民也说好了的:窃及无故入户,笞四十,家主登时杀者,勿论。

可我不好意思告诉他这些。皇帝没有了,我们却分不清杀人和自卫。晴天朗朗,让人多哀伤。

九岁的夏健强在哀伤中长到了十岁。这个沈阳烧非法烤摊主的儿子,每天只闷头画画儿。我看过他的一些画儿,很有才华,可已从当初充满阳光的《感恩的心》到后来有些武力的《大闹天宫》,画面也开始暗淡。对不起,我肯定多疑了,可法官大人,想必你也有孩子,想必你们都希望孩子们尽量多地画出这个国家的美好,而不是残暴。十岁的夏健强一定知道他爸为什么上街摆摊,一定知道他爸正是希望他画得更好,才要多挣钱,才非法卖烧烤,才铤而挥刀。那可是两个身高一米八几的城管,只有一米六五的夏俊峰挥刀而去,越决绝,越伤悲……所以法官大人,你不作为法官,我不作为写字者,我们同时作为一个父亲来担心,每当那孩子拿起画笔时,会不会想起那把刀。

就是父亲的社会问题,水果刀却成杀人刀。我看过死刑犯夏俊峰的简历,技校毕业第二年才找到工作,工作四年就下岗,下岗八年才发现卖烤串这样一个不错的生计,全家为月收入终于超过三千兴奋不已……多易满足的东北工人家庭,你我每逢堂会喝顿大酒,不止于此。可大街之上,却把他们弄到狼奔豕突,溃不成军。我们都是看过城管追杀小贩的场景,城管大哥统统幻觉自己已天兵附体,自南天门而下,那通掩杀,那股神武,那种先天而来的政治正确性,让他们忘了人性。忘了自己也是父亲,或总要成为父亲。

所以我忍不住,就把这个标题取为"杀人者,父亲"。即使你们认为我这很没有逻辑。

这一个违章摆摊的父亲,却是要努力养活自己儿子的父亲。这一个杀了人的父亲,却是为保住最后尊严才杀人的父亲。这个前技校生,后工厂车工,再后的烤串摆流贩,一切就是为了当好一个父亲。他只是让儿子去画漂亮的画,并没有戴五道杠,看新闻联播阅人民日报。他会在除夕夜带着儿子放鞭炮,并没有摆出领袖架势去拍照。他也没想过让孩子当官,所做一切不过想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辗转最后,竟至杀人。试想,一个小贩格杀当世两大城管之际,内心该多激愤,可有专家为他辩护激情杀人?所以,羞愧的到底该是这名父亲,还是未能让他有条件成为一个好父亲的这条街、这座城、这国家。

我不把夏俊峰当成一个违章的小贩,我管他叫,一个光荣的父亲。这里对父亲是有歧义的,违法转移资产数亿,被称为父亲;少交规费五六百,就叫不法小贩。

其实法官大人,我们这些父亲,只是比更多数的那些父亲多读了些书,多学了一些蝇营狗苟,把上流和精英演得更像而已。我们发声勇猛,做事鸡贼,没一个敢像夏俊峰那样为保护家产和孩子挥刀杀人。可是得记住,这里有父亲手执燃烧瓶保卫孩子的婚房,有父亲为没医疗费的孩子去偷盗。我早年有一个邻居,姓兰,厂子里查夜时被小偷砍断手腕,医生告诉他这辈子都残了,他痛苦之余,忽然高兴起来,说,啊,反正再过几年就得退休,这样工伤一下子就可一次赔我五万,儿子可做个小生意,退休后还是全工资,因祸得福啊……更多的年青的男人都不敢去当父亲,因他们是开发商的孙子,职场的全职龟儿子,他们慢慢地爬啊爬,运气好的假以时日可坐在客厅里用水果刀削苹果,混得差的只得用水果刀削城管的身体。

我们大部份人的父亲,其实都曾那么不堪。出品了这么多不堪父亲的地方,有多少二百五条款。比如大家一直都不明白为何有那么多的"管",城管、交管、宿管、网管,你为什么总想着要管,而不是服务。你从城管变态到管城,你把人民当敌人,人民果真就会变成敌人。我还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长官在管理城市时有种塑料式的审美情趣,他们喜欢整洁而肃杀的城市,而不是人性而温暖的街区,他们常常去巴黎旅游,却忘记香榭里舍处处摆着露天餐馆和咖啡吧。他们的子女都在美国,却不知纽约自由女神下面就有一排卖热狗的餐车。我们都喜欢美丽,如果这美丽是牺牲普通人的生活,这美丽多邪恶。

写到这里,另一个父亲,辽阳市宏伟区的周晓明被城管围殴致死,倒在儿子怀里,尿了一裤子。此时城管还当着他儿子问,你还服不服?这样让父亲到死都没有尊严的故事到处都是,这样的城管到底是一种什么管。律师夏霖说这是地方团练,很神准。在他们看来,人民总容易冲动的,出动警察不是太方便,出动军人更没人拳,所以城管,就战无不胜地诞生。说到这里有一个故事。我认识华西都市报一个体育记者,他有一个铁哥们,姓余,我见过该名散打队员,身高一米八三,手掌有常人两个那么厚,常跟随大哥左右。一夜跟队友们在成都烧烤一条街吃着,来了城管踹摊。这些散打队员傲然说等会踹,正吃呢……一黑瘦城管径直从面包车下来,一把又长又细的刀捅透其中一散打队员的胸。其余的瞬间也被击溃。

散打队员们曾想诉诸法律,可遍查纪录不见有城管出过勤,他们找到过我,我笑了:你们都干不过城管,还起什么诉。可见中国不是中东,中国城管不是突尼斯城管。

这么战无不胜的城管,却被夏俊峰秒杀,我心中有一丝诡异的快感。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冤案,至于小贩是否被非法拘禁,是否受到殴打,踩掉的鞋底,六个不准出庭的证人……将交由滕彪律师去完成。我注意到有人在说死去两城管申凯、张旭东也有父亲,也为人子。这说得很对,可正因如此,大家就得想想,什么样的制度才让父杀人子,子戗害人父。如果一种制度总是这样让人父人子杀来杀去,它就是一个很滥的制度,断子绝孙的制度。

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社会新闻:湖南有个青年不过卖些盐,被百般欺压,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就拎了两把刀去杀了税务官员,抢了十几条枪。这个青年,叫贺龙。碰巧@胡适日记转发了更全的微博——大约同时代,一名男孩子因当地种粮大户打死了他的伙伴,提着大刀抢了粮仓,他叫彭德怀。今年,一名商贩因不满城管的殴打,杀死了两名城管,而被判死刑,他叫夏俊峰——如果你早生70年,弄不好也能当个元帅。

天下之事,油盐柴米。你让他们过不去,大家就都不好过得去。所以今天不跟法官谈法律,跟你谈父亲,跟所有的父亲谈谈在中国当父亲的艰辛,不要让父亲,成为杀人者夏俊峰,崔英杰,还有刚出炉的武士刀客杨东明。我不知最高法院最后怎么在纸上进行判决,只想说,所有的判决都不是纸上判决,而是内心,当棰落下,那声音,其实是内心在跳。

须知大街之上,多少杀人者,父亲。

 

 

来源:李承鹏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16yar.html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3570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Steven Five/麒名合十

2011-05-13

沉默------梁实秋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嘴边绽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见礼,我肃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验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于是我也打破我的习惯,我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壁上的时钟的答的答的声音特别响。我忍耐不住,打开一听香烟递过去,他便一枝接一枝的抽了起来,巴答巴答之声可闻。我献上一杯茶,他便一口一口的翕呷,左右顾盼,意态萧然。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人并未欠伸,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这位朋友,现在已归道山,这一回无言造访,我至今不忘。想不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的那种六朝人的风度,于今之世,尚得见之。 

明张鼎思《瑯琊代醉编》有一段记载:"刘器之待制对客多默坐,往往不交一谈,至于终日。客意甚倦,或谓去,辄不听,至留之再三。有问之者,曰:'人能终日危坐,而不欠伸欹侧,盖百无一二,其能之者必贵人也。'以其言试之,人皆验。"可见对客默坐之事,过去亦不乏其例。不过所谓"主贵"之说,倒颇耐人寻味,所谓贵,一定要有一副高不可攀的神情,纵然不拒人千里之外,至少也要令人生莫测高深之感,所以处大居贵之士多半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两眼望天,面部无表情,纵然你问他一句话,他也能听若无闻,不置可否。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贵?因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饰内部的空虚,这样的人最宜于摆在朝堂之上。孔子家语明明的写着,孔子"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这庙堂右阶的金人,不是为市井细民作榜样的。 

謇谔之臣,骨梗在喉,一吐为快,其实他是根本负有诤谏之责,并不是图一时之快。鸡鸣犬吠,各有所司,若有言官而钳口结舌,宁不有愧于鸡犬?至于一般的仁人君子,没有不愤世忧时的,其中大部分悯默无言,但有间或也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这样的人可使当世的人为之感喟,为之击节,他不能全名养寿,他只能在将来历史上享受他应得的清誉罢了。在有"不发言的自由"的时候而甘愿放弃这一项自由,这也是个人的自由。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寂然,惟迦禾破颜微笑,这会心微笑胜似千言万语。莲池大师说得好;"世间酽醯醇醴,藏而弥久而弥美者,皆繇封固牢密不泄气故。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旨哉言乎!"二十年不开口说话,也许要把口闷臭,但是语言道断之后,性水澄清,心珠自现,没有饶舌的必要。基督教Carthnsian教派也是以沉默静居为修行法门,经常彼此不许说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庄子说:"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现在想找真正懂得沉默的朋友,也不容易了。







Steven Five/麒名合十

那些在网上转烂了的谜题最早都出自哪儿?

最后一个俺上课有时会用到。


原帖:那些在网上转烂了的谜题最早都出自哪儿?



海盗分金问题、羊与车问题、一块钱哪儿去了⋯⋯或许大家都能背出这些经典问题的答案了,但国内论坛社区里仍然不停地转载这些谜题,标题越来越耸动,参与讨论的人也从未减少。那么,这些问题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哪国人养鱼(Zebra Puzzle)

1. 一条街上有五座不同颜色的房子,每座房子住着不同国籍的人,每个人抽不同的烟,喝不同的饮料,养不同的宠物。

2. 英国人住在红房子里。

3. 西班牙人养狗。

4. 住在绿房子里的人喝咖啡。

5. 乌克兰人喝茶。

6. 绿房子就在乳白色房子的右边。

7. 抽流金岁月(烟名)的人养蜗牛。

8. 抽薄荷烟的住在黄房子里。

9. 住在中间的房子里的人喝牛奶。

10. 挪威人住在第一座房子里。

11. 抽契斯特菲尔德(烟名)的人住在养狐狸的人旁边。

12. 抽薄荷烟的人住在养马的人旁边。

13. 抽好彩(烟名)的人喝橙汁。

14. 日本人抽百乐门(烟名)。

15. 挪威人住在蓝房子隔壁。

那么,谁喝水?谁养斑马?

这个谜题已知的最早出处是 1962 年 12 月 17 日的《生活》(Life)杂志国际版上。1963 年 3 月 25 日,杂志公布了答案和世界各地数百个解决者的名单。这个谜题有无数的变种,其中一个就是网络上流传更广的"哪国人养鱼"。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个叙述繁琐的谜题竟莫名其妙地归功于了 20 世纪最聪明的大脑——爱因斯坦。此题乃"爱因斯坦年幼时所编"的说法广为流传,于是这个谜题也经常被叫做"爱因斯坦谜题"(Einstein's Puzzle)。但也有人说,作者其实是路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好吧,我们不要管这些追星族了,因为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作者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况且,谜题里的香烟品牌在爱因斯坦小时候还没有出现呢。

海盗分金谜题(Pirate Puzzle)

这是个流传很广的谜题,包含了诸如海盗、金钱、民主之类的流行元素。故事是这样的:有五个理性的海盗 A、B、C、D、E,他们得到了 100 个金币,要进行分赃。海盗世界等级分明,这五个海盗的排名如下:A > B > C > D > E。分赃制度也很民主:首先由等级最高的海盗提出一个分配方案,然后所有海盗(包括提议人)投票表决是否接受。若有半数或半数以上的人同意,则通过提议,否则把提议人扔下船去,由等级第二高的海盗接着提议,以此类推。海盗们考虑的因素如下:首先自己要活下去,然后要得到最多的钱;如果得到的钱反正都一样,他们更乐意把别人害死。

对于 A 来说,最佳方案是这样的:A 自己得 98,B 分得 0,C 分得 1,D 分得 0,E 分得 1。解答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般我们都会把金币分给其他四个海盗以求他们通过提议而保住性命,而解答却告诉我们贪心更好。海盗谜题第一次出现在 1999 年 5 月的《科学美国人》上,文章标题为《海盗谜题》(A Puzzle for Pirate),作者是英国数学家伊恩·斯图尔特(Ian Stewart)。他详细地分析了这个问题,并把海盗的人数推广到 n 个,得到了十分有趣的结论。这个谜题是他从斯蒂芬·奥莫德罗(Stephen M. Omohundro)那儿听说的,据猜测,这个谜题已经流传了至少 10 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道经典的谜题。在任何博弈论的课程中,都会讲到这个有趣的问题。

一块钱哪儿去了?

三个旅客住进一家旅馆,老板收了他们 30 元,每人 10 元。后来老板决定给他们一些优惠,给服务员 5 元让他退给旅客。很明显老板不会数学,给了个不能被 3 整除的数。聪明的服务员自己偷偷地藏下了 2 元,然后退给每个旅客 1 元。现在每个顾客优惠了 1 元,那么每人交了 9 元,一共交了 27 元,加上服务员的 2 元就是 29 元。可是一开始他们给了老板 30 元,那另外的一元到哪里去了呢?

几乎每个人看了之后都会上当,再看一遍之后还是觉得无比正确,再看一遍⋯⋯不少马大虎直到看了答案才明白过来,没想到这么简单啊。上网一搜,标题都是"一年级趣味数学",自尊心大受打击。

这个谜题最早是从哪儿来的呢?在中文网络中最流行的说法是,这个谜题来自一道"新西兰面试题",真实性等待谣言粉碎机鉴定。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历史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长得多,它至少可以追溯到加利福尼亚大学 1949 年出版的数学课本中,而最早的出处恐怕已经不得而知了。

这个"悖论"的成功得益于 27 + 2 = 29 跟 30 相差无几(若是相差太大必然会引起怀疑),想象力丰富的听众还没弄明白是两个什么东西加了起来,就开始浮想联翩了。谁知道这个算式本身就是错的,2 元已经包括在 27 元里面了,27 - 2 = 25 就是老板手里的钱,并没有少。

后来人们给出了一个专属于这个谜题的解答,自嘲当初的失误:"几个月后,其中的两个旅客又住进了这家旅馆,老板收了每人 10 元,一共 20 元。后来他又想给旅客优惠,又是 5 元;然后又是那个服务员,不过这次他扣下了 3 元,还给旅客每人 1 元。现在每个旅客交了 9 元,合起来是 18 元,加上服务员的 3 元,一共 21 元。看,少了的那 1 元在这里"。

不可能完成的谜题(Impossible Puzzle)

有两个不相等的整数 x,y ,它们都大于 1 且和小于 100 ,数学家"和先生"知道这两个数的和,数学家"积先生"知道这两个数的积,他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积先生:我不知道 x 和 y 分别是啥。

和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

积先生:我现在知道了。

和先生:如果你知道了,那我也知道了。

那么,x 和 y 各是多少?

现在知道为什么这叫做不可能完成的谜题了吧,因为光看这几句"废话"我们似乎根本不可能算出 x 和 y 来。1969 年,荷兰数学家汉斯·弗莱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发表了这个谜题,当时被称为"弗莱登塔尔问题"(Freudenthal Problem)。直到 1976 年大卫·斯布罗斯(David Sprows)在《数学杂志》(Mathematics Magazine)上才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英文版本。1979 年,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在他的专栏上又一次提到了这个谜题,并称它为"不可能完成的谜题",之后这个问题就开始大红大紫了。它有无数个变种,并广泛流传。题目描述看似简单,解答却并不简单。图灵奖获得者艾兹赫尔·迪杰斯特拉(Edsger W. Dijkstra)说他在 1978 年曾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另一个版本。之前他无数次尝试心算解决它却屡屡入睡,终于在一个无眠的夜晚,花了六个小时,硬是没有用纸和笔,在脑子里解决了那个问题。在证明过程中,他还小小地用了一下哥德巴赫猜想。

失踪的正方形(Missing Square Puzzle)

/gkimage/le/z1/oo/lez1oo.png

这个谜题不需要介绍,图已经说明了一切。上面的三角形中少了一个小格,它去了哪里?

马丁·加德纳说这是由纽约业余魔术师保罗·嘉理(Paul Curry)在 1953 年发明的,所以也称为"嘉理悖论"(Curry's Paradox)。所有像嘉理悖论这样的谜题都被叫做"裁剪悖论"(Dissection Paradox)。马丁·加德纳在他的《数学,魔术和秘密》(Mathematics Magic and Mystery)中介绍了另一个类似的悖论,叫做虎珀悖论(Hooper's Paradox),由数学家威廉·虎珀(William Hooper)在他 1774 年出版的《理性的娱乐》(Rational Recreations)中提出。后来经道格拉斯·罗杰斯(Douglas Rogers)教授调查,虎珀悖论其实最早出自 1769 至 1770 年间法国作者吉尔斯·盖特(Edmé Gilles Guyot)出版的论文集《新奇的物理和数学娱乐》(Nouvelles récréations physiques et mathématiques)里。

史上最难的逻辑谜题(The Hardest Logic Puzzle Ever)

有三个精灵,一个只说真话,一个只说假话,另一个随机说真话或者假话。你可以向这三个精灵问三个是非题,每次问谁都可以,下一个问题可以根据上一个问题的答案来问。你的任务就是判断他们的身份。不幸的是,他们可以听懂你的话,却用他们的方言—— Da 和 Ja ——来回答。你不知道那个表示对,哪个表示错。那么,你应该问哪三个问题呢?

这个标题党要归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逻辑学家乔治·史蒂芬·布罗斯(George Stephen Boolos)。1996 年,他在《哈佛哲学评论》(The 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发表了同名文章,文章中说这个谜题是由美国数学家雷蒙德·斯穆里安(Raymond Smullyan)发明的。谜题看上去有点绕,其实事情原本没有这么复杂。斯穆里安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的简化版本"骑士与流氓"(Knights and Knaves),里面没有情绪不稳定的第三者,而且他们说的话你也听得懂。后来有人嫌这个不够难,就加了"你听不懂他们的话"这个条件。这个人就是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再后来,题目又多出了一个第三者,这样便算得上是"史上最难的逻辑谜题"了。这些相关的谜题都可以在斯穆里安的《这本书叫什么名字》(What is the name of this book)和《舍赫拉查德的谜题》(The Riddle of Scheherazade)中看到。

蒙提霍尔问题(Monty Hall Problem)

假设你参加一个电视游戏节目,节目现场有三扇门,其中一扇门后面是一辆车,另外两扇门后面则是山羊。主持人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扇门。不妨假设你选择了一号门吧。主持人故意打开了另外一扇门,比如说三号门,让你看见三号门的后面是山羊。然后主持人问你,"你想改变你的选择,换成二号门吗?"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这个游戏最早出现在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Let's make a deal》中。1975 年,史蒂夫·塞尔文(Steve Selvin)教授在《美国统计学家》(American Statistician)上发表文章,把这个问题称为"蒙提霍尔问题"(Monty Hall Problem),因为那个节目主持人就叫蒙提霍尔(Monty Hall)。玛丽莲·沃斯·莎凡特 (Marilyn vos Savant),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定的最高 IQ 人类,在《Parade》杂志上开了一个名叫"问问玛丽莲"(Ask Marilyn)的专栏,专门回答读者各式各样的问题。1990 年,一个叫 Craig F. Whitaker 的读者给这个专栏寄去这个问题,玛丽莲是这样解答的:"坚持选一号门赢的概率是 1/3,但换成二号门赢的概率是 2/3,因此你应该换一扇门。设想下面的情况,有 100 万扇门,你选了一号门之后,知道内幕的主持人打开了除了二号门之外所有其它的门,你必然会果断地改变选择,是不是?"这个解答发布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因为这大大违反了人们的直觉。甚至有不少大学博士去信"纠正"她的错误,理由是:主持人开了一扇门之后,剩下一辆车和一只羊,概率显然变成了 1/2 。他们督促玛丽莲"承认错误",有人甚至表明自己"为美国的未来担忧",这些记录至今还留在 玛丽莲的网站 上。大家不妨去参观一下,看看有多少 PhD 栽了跟头。








Steven Five/麒名合十

崩盘以后的故事可能非常可怕


来自: 徐斌的博客 -


 


这背后的微言大义,我就不多说了,有心的同志,慢慢品味吧……

昨晚老乡聚会,桌上算是我,一共四个,大家谈兴很高,不经意间,聊起爷爷外公这一辈的遭遇,发现家家都有惨事:我外公外婆不过有条小木船,被化作工商业者,不能进入合作社,遭遇邻居乃至同行歧视,不得已双双投水自尽,算是给后代留条活路;一个老乡,爷爷是国民党炮兵中校,49年因为照顾家眷动作不麻利,滞留安庆老家,后面的故事,不用我说了吧?一个老乡,外公曾经任民国政府的县长,抗日期间这乌纱帽就不知掉哪个角落里面了,49年后,居然被发掘出来劳改,1955年,老先生抢过劳改农场卫兵的枪自尽;还有一位老乡,爷爷是国民党少尉,49年解甲归田安心务农,结果被组织发掘,然后……

四人聊罢,不禁面面相觑,因为大家都没想到祖辈遭遇都是如此之惨,原本想象悲惨遭遇仅是个别现象,那料到桌上四人都是如此,这概率是大是小?那么全国其他家庭呢?

 下面的问题是,为什么当初我们的祖辈为何没有看出趋势来?为什么不逃之夭夭?为何不想点办法?

 崩盘以后的故事可能非常可怕 - 徐斌 - 徐斌的博客

杨绛女士曾在文革中重复小说唐吉歌德的妙语——上帝啊,这是多么奇妙的世界啊,这么说来,我们的祖辈想象不到,也是情有可原……

话说那位国民党炮兵中校回老家后,他小舅子挟着一箱黄金拜访他,约他一起出逃大陆到香港——那是1950年,还有机会出去,中校以家庭拖累为由未跑路。这个小舅子,据我老乡说,后来台湾某大人物的秘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衣锦还乡,对照老友潦倒境遇,我想,任何人都会感叹不已吧?

 

我们的祖辈是看不出后来三十年趋势的,他们从未遭遇过,也从未想过,居然还有后来那样的场面——天下统统为公,从你的锅碗瓢盆到思想,都一切国有化!这种情景,相信中华几千年历史上也未遇到过。似国民党中校少尉这般人物,还有机会趋吉避凶,而我外公外婆,可怜乡下一小船主,能到哪里去?而对我们祖辈而言,他们所处社会环境,不仅从政治上,而更多是从思想环境上,是令人绝望的。

 

这个后一个感受,之前没有,我近期看邵阳计生委贩卖人口报道,才感觉到的。并不是地方政府权力黑帮化,让人窒息和绝望,而是计划生育思想深入人心,让人绝望。我在给财经网写稿就评论说,计划生育政策理论基石是马尔萨斯人口论,如此按着这个理论推演,那么中国历史上人均生活水平最高的时候,应该是秦汉时期,而现在的日本,人均资源那么少,应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段子,被值班编辑删掉后,整个稿件,登时像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死尸标本……,话说我的看法,在同事们中间也不当回事……

 崩盘以后的故事可能非常可怕 - 徐斌 - 徐斌的博客

这家伙主张计划生育,自己却是两个老婆,八九个孩子,我日,他提倡的理论,你也信……

现在你说马尔萨斯理论是傻逼理论,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华民族集体自宫,会有无数人跳出来,对你说,中国人均资源那么少,谁来养活中国人云云,我们少生多少多少多少,所以现在生活水平这么高blablabla~~,这里面还有无数经济学家,很多还是官方册封的,而官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生产力,头一条就是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计划生育政策又转着弯说,我们人口过多,经济落后,所以少生。我日,这话都让这些人说全了。

 计划生育政策的真正经济背景,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搞不下去了表现。一切按人头指标来分配资源,结果发现80年代农村生产力因为搞改革大爆发,大家敞开了生孩子,但城市经济却产出效率极低,如果不搞计划生育政策,之前压榨农村供养城市的经济战略无法维持。一纸令下,黔首结扎,傻逼顿首,无端里冒出计生委这么一个靠盯着人下半身吃饭的怪胎来

 你要和这帮没种的傻逼争论,是件非常绝望的事情,你不是对人的品质绝望,而是对他们的智商绝望。话说最早宣扬计划生育的马寅初,两个老婆,孩子八九个……

 崩盘以后的故事可能非常可怕 - 徐斌 - 徐斌的博客

当年无数大陆仔大逃港,估计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真相了,不是这些做空中国的先辈们,怎么会逼得老大止损红色仓位?

就邵阳计生委贩卖人口案件,我的看法是,当地人没种。

 说个有种的故事吧,我们安徽老家吧,具体地方,我就不多说了,一个农民老婆超生2胎,被罚得倾家荡产,第三胎,足月,被当地计生干部和邻乡的村支书带人绑架他老婆送到医院打掉,是男孩——这种生孩子没屁眼事情都是邻乡干部相互交叉动手。那个村支书也超生一个男孩,才三岁,这农民不吱声,拿着铁锹,到那村支书家里去,推开大门,那小男孩朝他走过,眼珠子都红了的农民后面干什么,我就……

反正那个地方以后计生工作,没人敢继续做下去……

我以前公司的同事,是广东人,他说广东梅州,是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没法做的地方,因为当地都是客家人,不生儿子不罢休,你搞计划生育,前面给人结扎打胎,后面就得小心有人给儿子女儿来一刀。具体情况如何,当然我没求证,不过我相信是真的,因为我以前的一个女同事,是福建客家人,她说她姐姐的公公对她老爸叹息说:人这辈子要是没孙子,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你认为计生干部跑到这样的人家搞结扎,会有什么后果?

 别人我不知道,谁抢我女儿,我肯定做杨佳,而且是不动声色的那种,不服气的计生干部可以试验一下……

 崩盘以后的故事可能非常可怕 - 徐斌 - 徐斌的博客

喝药不夺瓶,上吊就给绳,甚至你自焚,都没用,自由权利不是靠吓唬人搞到手的……

权利不是给的,是自己争取来的,当年深圳人一生下来,就被扔到水里学游泳,为什么?长大后,游过海岸到香港打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福建广东乃至浙江沿海上,全是搞走私的,自由交易权利,不是老大们搞改革开放给的,是当年那帮搞走私的闯出来的!

 今天的中国,实际上乌云笼罩,邪魅耸动,无数幻想着做上线的红色传销分子上蹿下跳。现在的中国情势,很像1920年代的德国。经济繁荣,让极端主义势力靠边站,大家都认为疯狂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后来……

 有心的同志,不妨观察一下魏玛共和国对待极左势力和极右势力的态度区别,再对照现在的老大们的态度,嘿嘿

 中国经济迟早会崩盘,但崩盘后的故事,可能非常可怕

崩盘以后的故事可能非常可怕 - 徐斌 - 徐斌的博客








Steven Five/麒名合十

lianyue: 在这个三周年特殊的日子里,想念ȽÔÆ·É£¬ÏëÄîÌ·×÷ÈË£¬ÏëÄîÕâË®ÖеÄÑΣ¬ÏëÄ瞎子国度里的独眼巨人。

lianyue: 在这个三周年特殊的日子里,想念冉云飞,想念谭作人,想念这水中的盐,想念瞎子国度里的独眼巨人。







Steven Five/麒名合十

纪念艾青逝世15周年

                                     纪念艾青逝世15周年

                           布伦希尔德·施泰格/文  2011-05-06 http://www.eeo.com.cn/comment/shp/2011/05/06/200623.shtml

   1979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之一艾青的五首诗。 这五首诗都是艾青五月底访问西欧期间创作的,当时艾青作为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代表团成员访问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地利和意大利。这些诗歌反映了艾青在德国多处的旅行中产生的印象和想法。这些诗作的发表和新华社于1979年7月底对这位诗人的一次采访是艾青在被迫沉默了二十年后,在中国媒体上发表的首批自己的看法,因为自从他在1957年被定性为右派分子后,几乎被流放了近二十年。
   香港月刊《七十年代》在1978年9月刊上发表的一次对艾青的采访,首次披露了这位著名诗人命运的细节。艾青在这一采访中称,他和他妻子1958年被迫去到新疆, 在那里他们生活了近二十年。在那些岁月里,他虽然有机会写诗,但却不被允许发表。一直到不久前,艾青在二十年后又第一次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他的诗作。在香港《东方地平线》杂志的一篇关于艾青的文章里提到,这位诗人在1975年被允许回到北京进行治疗。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1928年,一心想当画家的艾青去往法国学习,历时三年。 在法国,他受到法国现代绘画和诗歌的影响。1932年初回国后,他去往上海,与鲁迅建立了联系,并在鲁迅的影响下潜心于写作。由于被指思想激进,艾青在上海的法租界被判处三年监禁。直到1937年战争爆发,他始终住在上海。在战争的头几年,他曾在好几个城市住过。1941年,他来到共产党的战时首都延安,1942年在延安他参加了文艺座谈会,并为实现毛泽东的文学政策而努力。1949年起艾青住在北京,成为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1949年到1953年,他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1953年他被选入中国文联委员会,并成为中国作协书记处成员。他曾去过南美、西欧和苏联。1957/1958年,他被划为右派,随后失去了所有的职务。
   作为所谓"新诗"的代表,艾青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诗歌。这位热衷于社会事务的诗人最好的诗作写于1939到1942年期间。在这些诗歌里,艾青以阴暗的画面描绘了中国农村地区广大民众的困苦状况,但他的诗歌并不包含宣传鼓动或倾向性的意图。这些诗歌充满了深深的同情、人性和爱国主义。他的诗歌的特点是语言质朴而又清晰,并体现了他对唯美主义以及形式主义的反感。尽管他也不乏试验各种诗歌形式,但他主要是写自由体诗。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有他的散文诗。他最重要的作品有记录他对奶妈和童年的回忆的诗歌集《大堰河》(1936),以及《北方》(1942)、《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和《他死在第二次》。他的理论思想汇集在两本论文集里:《新诗论》和《新文艺论》。
    已经翻译成德文的五首德国之行诗歌也是自由体,其语言也是质朴而又清晰。 这些诗歌让我们领会到,联邦德国的哪些东西给诗人留下了持久的印象,以及诗人是以怎样高超的笔法成功地在这些短小的即兴诗作里表达出重要的东西。在这种质朴、不做作的语言以及看起来没有任何政治色彩性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政治现实性,而这一点也正是整个艾青新诗的一个特点。

艾青
1979年
一堵墙,像一把刀
把一个城市切成两半
一半在东方
一半在西方
  
墙有多高
有多厚
有多长
再高、再厚、再长
也不可能比中国的长城
更高、更厚、更长
它也只是历史的陈迹
民族的创伤
  
谁也不喜欢这样的墙
三米高算得了什么
五十厘米厚算得了什么
四十五公里长算得了什么
  
再高一千倍
再长一千倍
又怎能阻挡
天上的云彩、风、雨和阳光
又怎能阻挡
飞鸟的翅膀和夜鶯的歌唱
又怎能阻挡
流动的水与空气
  
又怎能阻挡
千百万人的
比风更自由的思想
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
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
    2011年5月5日是著名诗人艾青逝世15周年纪念日。艾青于1979年曾访问联邦德国,并创作了《墙》等5首与德国相关的诗歌。本文于1979年8月发表于德国学术期刊《中国新闻》,原题为:《艾青访问德国——来自莱茵河的诗歌》。文:布伦希尔德·施泰格(Brunhild Staiger) 译文:李健鸣








Steven Five/麒名合十

人生只有900个月

有人在Quora问:

"最令你吃惊的事实是什么?"

他得到了56个回答。其中最震撼我的,是下面的回答:

"人生只有900个月。"

我从没意识到,人生可以短暂到如此精确。回想刚刚过去的四月份,不过就是一眨眼的时间,但是人生的900分之一就已经消失了,真是恐怖啊。

事实上,你可以画一个30x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够了。每过一个月,就在一个格子里打钩。你全部的人生就在这张纸上。你会因此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你的人生是如何蹉跎的。

===============================

下面转载美国摄影师Tom Hussey的作品《A Mirrored Memory》(镜中回忆)。

========================================

P.S.

下面的事实也很让人吃惊。

1. 剑龙(Stegosaurus)与霸王龙(Tyrannosaurus)相隔的年代,比霸王龙(Tyrannosaurus)与人类相隔的年代还要久远。

2. 一付52张的扑克牌,共有8x1067种洗牌顺序。如果每秒洗牌一次,从地球诞生至今还没洗完。

3. 指挥Apollo 11登月的计算机,运行频率为1.024 MHz,不及今天的可编程计算器的六分之一。

4. 身上三种颜色的猫一定是母的。

5. 如果一个班有50个人,其中有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97%。

(完)








Steven Five/麒名合十

2011-05-08

中国的七大恶心

  如果你有幸看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电视节目,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國的人民素质是这个样子了。国内电视我虽然不怎么爱看,但就象被动吸烟一样,也略知一二。鄙人不才,在电视银屏的百花坛中摘取几朵,它们妖艳但不芬芳。国人们整天被这玩艺熏陶着,想不变蠢都难。

  第一恶心:公仆们的"指出"

  典型场景1:一群公仆在开会,级别最高的在发言,级别较低的则作认真记录状,或做聚精会神领会状。

  典型场景2:一大公仆到地方视察,一群小公仆围绕着介绍情况。然后大公仆开口说话,小公仆们认真聆听。

  电视解说词此时一定是"xxx在会上/在听取了yyy汇报后指出……"记者们用'指出'一词表达了对领导的无比敬意,言外之意是我等芸芸众生在这个馄饨迷茫的世界上一时一刻也不能没有领导的指引。他们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我等指出一条金光大道,指引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大多数时候公仆们给我们指出了些什么呢?发大水了指出要抗洪,着大火了指出要消防,出了事故要救人。最搞笑的是一次一位国务委员到湘西考察脱贫,指出了一句大实话,指示当地官员"一定要解决温饱问题"。我——马路上要饭的都知道饿了要出去要饭,晚上冷了要找张报纸什么的盖上,还劳您来指出??拜托公仆们除了吃喝玩乐之外能真真正正给国家给民族指出一条光明大道,指不出来的话,不妨学学世界上先进国家现成的做法,走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道路,别拿国家的前途开玩笑,别拿中國特色来蒙事,别老摸着石头过河,不小心淹死了那可是十几亿人哪!

  第二恶心:艺术家赞美的歌声

  说到厚颜无耻,我国的艺术家和我国的记者有得一比。我们的艺术家在歌功颂德时不光糟踏自己,还自以为代表人民让人糟踏,真的让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无处含冤。

  最早的东方红大救星之类还算是质朴,(但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华主席出道的时候,有一首交城的山是典型的狗尾续貂,幸亏没流行起来。)歌舞剧《东方红》里胡松华唱的赞歌算是赞歌里唯一有称得上艺术品的,一般人还是能够接受。到了文革时就开始有点瞎胡闹了,张振富耿莲凤有一首歌里唱到"您象天上的北斗,我们象(地下)的群星,紧紧地围绕在您的身旁",写词的人也许头脑热过了,简直就是文理不通。到了我把黨来比母亲就有点肉麻了。国人讲孝道,父母是不能随便更换的。认贼作父,有奶就是娘,这在旧社会都是骂人的话。在借鉴了朝鲜艺术家"慈父"的修辞手法后,我们的艺术家找到了灵感,开始在母亲身上大做文章(我没有考证朝鲜艺术家的慈父和我国艺术家的黨妈妈究竟是谁借鉴了谁)。听殷秀梅的那首黨啊亲爱的妈妈,会让我出一身*皮疙瘩。真想象不出她是怎样把它唱完的,居然还声情并茂!八十多岁母亲的甘甜的乳汁怎么抚养五千多岁的儿子??

  第三恶心:可伶的人大和可悲的政协

  每年的三月份,这一对苦菜花都要开放一次。我对他们的了解,主要也就是通过三月的银屏。第一个让我搞不懂的是:宪法既然规定了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为什么它居然是业余的而不是专职的?每年除了三月以外的十一个月里它究竟在干什么?代表们在干什么?第二搞不懂的是:这些代表是谁选出来的?怎样选出来的?代表谁?通过银屏我看到代表们形形色色:官员,学者,企业家,劳模,影星,歌星,体坛明星,甚至有连国语都听不懂的少数民族。我真的怀疑他们懂不懂法?懂不懂立法?国家的管理难道任何人来都行吗?第三搞不懂的是:为什么人大开会的重点就是围着《政府工作报告》转?听取政府工作汇报应该只是人大的工作之一。现在这种茶话会形式的人大会相对于宪法赋予他们的使命而言,是不是有点渎职的嫌疑??

  政协就更让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了。看着一群老得连自己姓什么想不起来的人在参政议政,不知道是委员们个人的幸福,还是国家的不幸。

  第四恶心:弱智的旁证

  当今美国在这个世界上的确霸道了点,社會主義阵营也确实惨了点。想要反对霸权,振作人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古巴百万人举行反美游行","卡斯特罗声言不放弃社會主義","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萨达姆说,,","米洛舍维奇在法庭上痛斥,,"这样一类报道我觉得连老娘们吵架的水平都不如。我不清楚负责舆论导向的官员就只有这么高的水平呢,还是出于其他什么方面的考虑。后果就是让很多愤青们以为真理就是这样辩出来的,人多势众声音大就是赢,能说不就是强者,堂而皇之的在其他领域丢人。

  如果把地球当成一个村的话,上述几户人家都算不上什么好鸟。咱们交朋友应该交些知书达理的君子之辈,和人吵架也犯不着找些地痞流氓来帮腔,看看象加拿大瑞典这样的国家怎样说恐怕会更有说服力。即便为了和美国较劲,把老米吹成个英雄,国人当时可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时间长了怎样交代?

  第五恶心:共军打国军的影视作品

  在我看来,所谓的解放战争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几千年来这种悲剧在不断地上演,根源在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缺少一种现代民主政治的元素。在任何现代政治家(或者叫做政客)的意识里,江山社稷的考虑依然是放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上的。这样的政治理念与国际潮流格格不入,也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在一场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战争是民族的悲剧,几万人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死伤是民族心灵上的一块伤疤,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说到军事胜负以外的话题,那就是共產主义战胜了三民主义。半个世纪过去了,三民主义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而共產主义,不说也罢。至于其他的,象什么推翻了三座大山,消除了腐败的蒋家王朝等等,只要你睁眼看一下当今的现实,国内的现实,国际上的现实,只要你不是白痴,会得出一个结论的。

  如果你硬要用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封建眼光来理解国共内战,那我无话可说,也许这正导演们的初衷。但军事上的胜利不是一块遮羞布。

  第六恶心:吹牛皮的水平太低

  逢年过节,或重大节日,我们的银屏上就是一片歌功颂德声音,这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钢花飞舞,麦浪滚滚,繁忙的码头,飞机轰鸣着起飞,,最后电视画面淡出天安門广场,五星红旗在飘扬。解说员激昂的声音"经过xx年的建设,,,","和解放前相比x x增长了xx倍,,"等等不一而足。过节图个吉祥说点好听的没问题,问题是这已经成为国人的思维模式,它是文革时忆苦思甜的翻版,它叫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更要命的是它有一种强烈的暗示,所有这一切成就都是某个大救星恩赐给我们的,没有他们我们就是一群没头的苍蝇,连北都找不着。所以我们要饮水思源,要知恩图报。

  为什么不和外面的世界去比一比,和曾经于我们同时起步现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邻国相比?折腾了半个世纪,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按照可比的经济指标,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算老几?有什么值得陶醉的地方?古人都知道要居安思危,何况我们还没有资格说已经居安了呢。

  第七恶心:感恩戴德的百姓

  天灾人祸,意外事故全世界哪里都有。政府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救助理应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这些你都不管的话,纳税人花大把的银子养政府干吗?军队也是一样。在我们的电视上政府军队应该做得的一切就变成了皇恩浩荡,记者不拍出百姓感恩戴德的话好像就对不起政府给的工资一样。

  还有,每到逢年过节,领导干部慰问下岗职工贫困户时,你看到领导脸上有一丝愧色么?你辖区的选民沦落到如此地步,你有没有责任?他们拉着你的手谢恩时你对着镜头就那么得意?

  作者简历:陈勤,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是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型记录片"世纪"的主要撰稿人,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电视台作兼职,经常往返于大陆与香港两地。陈教授曾以网名"Qw315"和"西北狼"在网络上发表过大量时政评论文章和帖子,以"中國七大恶心"最为著名。据闻因为刊登这篇文章,"工人日报"旗下"北京新报"被撤销刊号,停止出版。中共在香港喉舌《文汇报》说,《北京新报》的文章"攻击诋毁国家制度,侮辱诽谤权力机关,违反国家新闻出版规定。"《文汇报》还引述中國官员的话说,"(陈勤的)文章发表之后引起社会极大愤慨,读者纷纷向出版管理部门投诉,因此该报出版号被吊销,编辑部人员被遣散。"据说,陈勤为此而被捕,并遭酷刑暴打,头部严重受伤,导致陈勤失智失语。

  作者:陈勤


中国报道周刊, 2011-04-08. | 添加评论 | One comment

原文地址 中国的七大恶心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中国观察.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发自我的 iPhone

我们为什么害怕药家鑫不死

  药家鑫在落网那一刻,已经死了。

  如此残忍,他已经丧失了作为人活下去的可能。

  奇怪的是,他竟然一直活着,尽管他由于恐惧死亡而不堪一击,但他的家庭背景表现出强悍的姿态:我们有能力让自己的后代活下去。

  "药家鑫",这个名字含义明晰:他是家里的贵人,药家命脉所在,他将继承无尽的财富,光耀祖宗。药家人怎么能眼看着自己的香火,就这样断在太平盛世里?

  在我的感觉上,似乎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但他还活着。七年前,连杀四人的大学生马加爵,从被捕到赴死也就三个来月。马加爵决绝,主流舆论也很决绝。我知道药家鑫不想死,他就是想死,家人也不会让他去死。而死者张妙女士已经不可能复活了,她是多么愿意再活过来,照顾丈夫和年仅两岁的儿子。在好多语境里,她不再是一个生命,只是一枚讨价还价的筹码罢了。

  在某些热心媒体眼里,她的家人和药家人只是两个可用的道具,他们要齐心协力完成和谐这出大戏。这些机敏的媒体于此轻车熟路,他们知道怎样揭开受害者的伤口赚眼球,又怎样抚顺施害者的心绪,以此赢得自己的影响力;他们知道怎样把一出没有悬念的事情,演绎成精妙的连续剧,从而获得持续的关注,并巧妙变现。他们揣摩出一套抹平仇恨和痛苦的万能秘方,通过皮条客式的老练经营,使当事双方相逢一笑泯恩仇。宣泄,讨价还价,握手言欢。

  说穿了,让双方笑的就是钱。施害者多数几张印有毛澤東头像的钞票,做几个尽量诚恳的道歉仪式——苦肉计是常用手段,受害人即可放弃责任追究,在极难实现的正义与伸手可及的利益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忍气吞声的受害者,见利忘义的受害者,辜负了"网络正义"的受害者。

  围观者或许不知道,作为受害者没有别的选择。在被告知不能实现他们所要的正义之后,他们只能选择侮辱性的"积极补偿"——明知是诱饵,也只能张嘴去含。这是一出规定情节,你不配合,将什么也得不到。

  人民币在飞扬,那是扇向他们的坚硬的耳光。

  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比原先的演出更精彩。

  这次的导演已经从冯小刚式的煽情大片里获得了应有的启发。

  他们预先已经预备了纸巾,不是让你为受害者落泪,而是让你为杀人者而伤悲。

  先把被抓改为"自首",顺便安排一场药家鑫母亲的真情专访,将不屑与受害者家属打交道的药家,魔术般塑造为心怀愧疚的积极筹款者。请注意,男主人一直蒙面隐身,不时释放出一丝含糊而低调的信息,但我们知道他绝非等闲之辈。

  药家"家境一般","尽力而赔",张家便显得得理不饶人,既要钱又要命。这种转换不经意间便完成了。

  然后才是审判大戏开锣。

  出示各种证明药家鑫是好孩子的证据:十三张奖状,同学及邻居的褒奖陈述。总之,药家鑫是一个比正常人还要优秀的好青年,前途无量,他仅仅是意外撞了受害者,恰恰受害者又要记车号,他由于害怕农民受害者纠缠起来没完没了,才用弹钢琴的手,强迫性地连续刺杀,捅死了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人。

  法院破天荒地进行现场问卷测试,在凶手母校——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占绝对优势的旁听人群中咨询民意,结果还用问吗?

  与此同时,央视在自己王牌节目中把药家鑫推向前台,他口述自己上进的过去,特意穿插一段父母强迫弹钢琴的讲述,被心理学专家李玫瑾锐利地发现:这孩子原来是教育不当,心里委屈,把人当钢琴一样刺杀了。

  "这孩子——""唉,这孩子!"

  女专家和女主持人的母性大放光辉。观众在媒体充溢的人性之河面前,绝望地呻吟。

  在这样的煽情面前,死者一家背负沉重的道德包袱:你能忍心让这么一个心理受害者,因教育和社会失职而犯错误的孩子去死吗?

  舆论又杀死了一次张妙。这次是在道德上——你的死让刺死你的人难堪。

  媒体和法院对同情心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一方面诱导人们忘记死者的苦难,尽快把生命和精神损失转化为看得见的人民币;另一方面,苦心引导大众同情行凶者,忘记他是一个残忍的罪犯,要把他作为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加以体谅。"错误""孩子",一个二十三岁的刽子手摇身一变成了无辜的弱者。

  当下的心理学分析,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得力助手,由于它的频繁参与,人们迷糊了,不知道该同情罪犯,还是该同情可怜的死者。"有种感觉,所有的犯罪,沾了心理学,就都是有道理的了。"网友"着急的妈咪"说,"关键是,这个很少被弱势群体用,却更多的为强势群体服务。"

  这些霹雳手段本来是有效果的。自"杭州七十码"以降,人们已经原谅了多少暴虐的凶手。但这一次,大家不想再滥用同情心了,并非是因为有药家鑫同窗女生李颖为之辩护的无耻之词:"我要是他,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而是大家从心底感到恐惧,觉得那把匕首就将捅向自己,强势人群一旦觉你不顺眼,刺死你时,更加没有顾忌,还有那更加可怕的黑手,越过法律的挡箭牌,直接把"特立独行"的你弄走。

  他们害怕这个社会真的被丛林法则主宰,弱者彻底丧失了法律的庇护。他们是良民,在还不想或不敢做暴民的时候,难以自保。

  不能退了!这已经成为不是底线的底线。药家鑫不死,法律、正义全死。

  所以,那些主张宽容的学者,惊愕于自己的碰壁:我们是不主张以暴易暴的啊!废除死刑促进社会和谐。

  人们斩钉截铁地回答:即使废除死刑,也不应自药家鑫始!

  药家鑫在法庭上痛苦流涕,一副怕死求生的可怜样。对此,我只有鄙夷,并不愿使用我所剩无多的怜悯心。在你连续刺向张妙时,你怀着一丝侥幸,正是那丝侥幸,促使你无视受害人求生的恳求:别杀我,我有孩子!在那一刻,你已经不可饶恕。上帝已经判了你死刑。

  你背后的势力再大,也大不过民心。这一次,法院将被迫站在正义一边,那是他们本应履行的神圣职责。

  唯一的出路是,做一次好汉,承受你该承受的命运:别人能死,你也死得。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7920

  作者:老愚


中国报道周刊, 2011-04-13. | 添加评论 | 5 comments

原文地址 我们为什么害怕药家鑫不死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发自我的 iPhone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毛岸英

  一、 来去随意,做工作浅尝辄止

  毛岸英1946年初回国,到1950年10月赴朝,近五年多时间里,似乎没有比较稳定地从事过什么工作,正式披露的工作经历,都是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十天。并且行动自由,没有什么"单位"的约束。

  比较著名的一个经历是上"农业大学"。毛岸英刚回到延安,毛澤東要求他跟随农民劳模吴满有学农活。这段日子,其实只有五十多天,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乡村夏令营而已(p122),但后来凡提起毛岸英,都要大书特书这一段。

  进 北京后他的工作岗位是中央社会部(中國克格勃)部长李克农的秘书兼翻译。在这个岗位上,他似乎也很散漫。按说秘书工作是非常忙碌的,通常没有自己的时间。 但毛岸英在1950年5月初有一次悠闲的长沙探亲。"这次南下是公私兼顾,他随苏联代表团来到武汉,给李克农当了几天翻译后便匆匆赶往长沙探亲"。 (p7)

  在韶山,乡亲毛贻泉找他要帐,说是30年前毛澤東欠下100大洋至今未还。毛岸英没钱,找省委书记王首道"借钱"还上了(p11)。一次 探亲扫墓,他竟然盘桓了一个多月,直到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李克农要秘密访苏,发电报来催,他才回京。回京的时候,这个28岁的青年干部乘坐软卧列 车,"毛岸英品尝一口杯用长沙水泡出的君山毛尖茶,然后仰坐于沙发上,开始翻阅当天的报纸"(p9),这估计是湖南省委提供的特殊交通安排。从向省委书记 借钱、住省委招待所、坐软卧这些情节,可以看出毛岸英此行公开打了"父皇"旗号,而黨政大员也丝毫不敢怠慢这位第一公子。

  赴朝之前,毛岸英在北京 机器总厂做黨总支副书记,这是毛岸英比较正式的一个工作履历,是毛岸英闹着要去工厂的情况下,周恩来亲自安排的。按说此时韩战已经爆发,社会部无论是情报 工作还是对苏联络都非常繁重,他为什么要离开部长秘书的岗位,去一个完全不能发挥自己俄文优势的北京机器总厂呢?这本书没有揭开这个迷团。从1950年8 月中旬到10月8日,他在北京机器总厂只干了不到两个月(p18)。10月8日他跟彭德怀去东北,没有向厂里作任何交待;10月14日随彭回京,次日即将 再赴东北、朝鲜,他才匆匆到工厂交待说社会部有任务,他要去工作一段时间(p85)。

  将近五年时间,我们看到毛岸英的工作岗位飘忽不定,没有看到他在哪方面做出扎实的业绩来。

  二、 赴朝出于政治需要,只准备三五个月就回来。

  毛 岸英赴朝是自己提出的,还是毛澤東的旨意?书中记述,10月5日,中央决定了派兵援朝之后,毛澤東对卫士小李有一番对话:"我积极主张抗美援朝,我的儿子 不去,谁还能去?我想把岸英交给彭德怀,一起去朝鲜打仗,你看好吗?"毛又说"跟彭德怀同志在一起,学些军事知识,对他的将来会很有用的。"(p36)当 晚或次日晚,毛澤東叫回岸英:"今天,我让你回来,就是想和你谈谈当兵的事"(p43)。可见,岸英参军赴朝,是毛澤東做出的一个安排。其出发点,一是表 示带头,二是为了岸英的"将来"。

  毛岸英到朝鲜干什么,也是毛澤東安排好了的。10月7日,聂荣臻打电话给毛澤東报告说:"彭老总明天就要带他的 一班人马去沈阳开展工作了,可是他的俄文翻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毛说"那就不用找了,让岸英去吧,我通知他。"(p54)可见毛并不想让岸英上前线,而 是细心地替他考虑了既安全、又能掌握核心情况的岗位。

  毛岸英当时作了多长时间的打算?书中没有正面说。但他在向岳母张文秋告别时说过"多则半年, 少则三月"(p96);他的衣服、被褥、书籍还在北京机器总厂没有收拾,他说,"先放在这儿吧,我还要回来的"(p85)。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情节 是,1951年1月2日,此时毛澤東还不知道岸英牺牲,"正在看文件的毛澤東听说叶子龙来了,头不抬眼不动地说:"子龙,我正要找你呢!把岸英调回来吧, 你看他把材料写成这个样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p251)此时距毛岸英"报名参军",不到三个月,距赴朝才两个月零十天。如果他没有牺牲, 凯旋回京,正好应了他对岳母说的"短则三月"。

  三、 爱炫耀,性情浮躁

  毛岸英在朝鲜志愿军司令部总共待了34天,但大家 都知道他是毛澤東的儿子。本来他的身份是保密的,但他自己基本上逢人就说"不错,我的父亲是毛主席"(p194),毫不忌讳。他平时腰里挂着一支小手枪, 遇到人问时,就拔出来说"这支手枪有点来头,是斯大林赠送的呢"。大家惊羡道"你去过苏联?见过斯大林?"他就开始介绍在苏联呆了十年,参加苏联红军打到 柏林,受到斯大林的专门接见,斯大林送他手枪并问他为什么不找个苏联姑娘做妻子等等。(p210)试想,这一番经历,别说一般干部战士,就是彭老总,也望 尘莫及呀。给工农出身的战友们讲这些,是其炫耀性格的典型表现。

  其实,他所谓的苏联红军生涯,如同他的农民大学、工厂书记一样,也是浅尝辄止的经 历:"1943年,毛岸英被保送到莫斯科列寧军政大学学习,考虑到他是毛澤東的儿子,苏军破例授予他中尉军衔。一年后,他又进入苏军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最 高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毛岸英被任命为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p17)屈指算来,这时已经是1944年底或者是1945年初 了,而攻克柏林是1945年4月30日,所以说毛岸英这一段战争生涯最多也只有半年天气。而且由于"中苏两黨有一个协议,不让中。共领袖的孩子参战" (p17),故"坦克连指导员"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四、 对"志司"首长颐指气使

  第一次战役之后,毛岸英与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有一次对话:

  "梁军长,你那里要人不?我到你们军去行不行?"

  "你想干什么?把你安排到作战科行不行?"

  "要是还在机关工作我还到你那儿干什么?在志司作战室不是一样嘛!"毛岸英不以为然地说。

  "那你想……"梁兴初不解地问。

  "我想下基层!"毛岸英像他父亲那样把手一挥,"从营长干起,你给我一个营怎么样?"

  好家伙!梁兴初为之一惊,他被毛岸英这股子气势给镇住了。……谁知彭老总是怎么打算的?只好支支吾吾地说:"那好,那好……"

  "你答应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什么时候去报道!"毛岸英认真了起来。

  "我是求之不得,只怕彭总不放你走,下面危险大哟!"梁说。

  "你去和彭总讲一讲嘛!就说我有打仗的经验,我在苏联打过仗,参加过卫国战争。"

  "和彭总讲,那我可不敢……说梁兴初你怎么挖我的墙角?那我可吃罪不起。"

  "嗨,你们怎么都怕彭老头?"毛岸英一捋袖子,"好吧,我去找他谈"。(p159)

  这哪里是司令部的一个小秘书与主力军军长的对话?"不以为然地说"、"像他父亲那样把手一挥"、"一捋袖子",这几个动作形像地反映了当时毛岸英的心理状态。而面对一位高级将领,称全军统帅为"彭老头",并非无知,而是无畏——"只缘身在最高层"啊。

  另一件事,"毛岸英和彭德怀下棋,经常为悔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事后其他首长委婉地劝说他不要这么认真,要让彭总下棋后心情放松才能更好地指挥 作战(p136)。过去看过一个回忆录的描述是,毛岸英当场说"他M的彭老总你又悔棋啦",彭则笑呵呵地赖帐,洪学智则在身后用腿碰毛岸英,示意他尊重彭 总。两相印证,毛岸英在彭的面前,基本上是"童言无忌",并不把彭当首长对待。

  最典型的事件是书中151页的记载。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主持 第一次志愿军黨委扩大会议,实为最高作战会议。会上彭发火痛骂了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说出"违反军令,按律当斩"的狠话来,全军高级将领俱噤若寒蝉之际, 彭德怀开始布署第二战役的打法:"我的意见是先退,我们的主力从现阵地后撤三十至五十公里,让麦克阿瑟以为我们怕他。这样,他就会更猖狂,造成前军突出, 我们就可以寻隙穿插,分割包围……"这时,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毛岸英"离开会议桌直走到彭德怀对面,指着作战地图慷慨陈词:"我看应该向南进 攻!兵书上说: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敌人不是跑了吗?不是败了吗?我们为什么不乘胜追击,而要后退呢?'"所有的与会者都大为诧异,私下议论说 "那个小翻译胆子不小,竟敢在彭总发火的时候说三道四,这样重要的会议,哪有他讲话的资格?"此时的毛岸英,显然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秘书兼翻译,而把自己 当成了监国的太子或者是钦差大臣。

  五、 生活散漫,违反防空纪律导致丧生

  毛岸英好睡懒觉,在书中有多处反映。"一觉醒 来,天已大亮……毛岸英不禁心中自责'日上三竿我独眠,太不应该了。'"(p70)作战室主任张养吾回国前给毛岸英的临别赠言是"按时起床、按时就餐、按 时防空"(p201)。在支部会上,作战处副处长成普提意见说"有一次毛岸英起床晚了,我们等他去吃早饭,没想到刚端起饭碗飞机就来了,我们四个人被堵在 屋子里,只好一个人蹲在一个墙角落,像块奠基石。"(p202)

  毛岸英牺牲是在11月25日。此前志司为防空袭,"作出了三条规定:一是天亮前一定要吃完饭,二是天亮后不准冒烟,三是都要疏散防空。"彭德怀也强调"你们这些年轻人要注意防空,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该进洞而不进洞的是纪律问题"(p218)。

  当 天早上毛岸英由于晚起床,又没有吃上早饭。"躲在防空洞里的毛岸英伸头看了一下天空,还不见飞机的影子……此时已是饥肠辘辘了"。十点过后,毛岸英对高瑞 欣说要回作战室,高说"等一等吧,警报还没解除呢",毛岸英说"不用怕!我看飞机一时来不了,就是来了,哪会偏偏炸中这个地方。当年国民黨的飞机经常轰炸 延安,可爸爸忙于工作,就是不进防空洞……不也没事嘛!爸爸的榜样,儿子不学谁还去学。"(公然违纪,都要打"爸爸"的旗号,这样的公子哥真够志司首长头 痛的。)说着毛岸英已经冲出了防空洞,高瑞欣等只好跟着他到作战室热饭。(p220)

  可惜毛公子没有"爸爸"那么好的运气,11点多,美军四架 B-26轰炸机掠过大榆洞上空,马上又返回,是否因为看到了毛岸英热饭的饮烟,不得而知,但这一次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准确地命中了作战室。幸存者成 普事后说,"当时毛岸英正在炉子旁吃东西,我在门外看到飞机正在扔炸弹,就喊快跑,可是毛岸英和高瑞欣都钻在桌子底下躲炸弹……要是早跑出来也许就没事 了。"(p247)

  可见,这是一次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由于毛岸英违反防空纪律,不但导致志司作战室被轰炸,自己身亡,而且连累优秀的机要参谋(周恩来语)高瑞欣牺牲。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5岁离父,8岁失母,在学习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最重要阶段,基本上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其中至少有五年是在上海流浪,直 到十四五岁时被送去苏联。后天的不足使他在知识和性格上存在一些缺陷,也就是不足为怪的。但官方的宣传在神化毛澤東的同时,对毛岸英也进行了神化,误导我 在很长时间里都认为毛岸英是个完美的革命青年,甚至认为如果他不牺牲,将可以成为制衡江青的因素,不致于让文。革发展到那样的程度。感谢武立金先生,他提 供的这些生动真实的细节,让我们对毛岸英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如果毛岸英在朝鲜不出意外,对他在后来中國社会的作用,也不能有过高的期望。

  武立金著《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作家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作者:武立金


中国报道周刊, 2011-04-16.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毛岸英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历史长河.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发自我的 iPhone

Dan计划:重新定义人生的10000个小时

一、

1985年,芝加哥大学的Benjamin Bloom教授,出版了一本重要著作《如何培养天才》(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他研究的是,如何在青少年中发现未来的天才?

他调查了120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包括音乐家、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却得到了一个有点令人尴尬的结论:天才无法在青少年时期发现。

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普遍适用的指标,暗示这个孩子将来会成才。智商IQ测试与将来的成就,根本就没有相关性。

但是,有一个变量除外。它与个人成就的大小,呈现强烈的正相关关系。Benjamin Bloom教授发现,所有被调查的精英人物,无一不是投入大量时间,刻苦练习。成就越大的人,似乎越勤奋,钻研业务的时间也越长。

他最后的观点就是: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二、

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学者跟进,从事后续研究。如果爱因斯坦不是天生的,那么我们能够训练出更多的爱因斯坦吗?

1993年,迈阿密大学的Anders Ericsson教授,来到柏林音乐学院(Berlin Academy of Music),将那里的学生分成三组:普通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卓越的学生。他想了解,最好的音乐家有什么共同点?

结果,唯一发现的共同点,还是练习时间的长短。

普通的学生,练习弹琴的时间,总计在4000小时左右;优秀的学生,大约在8000小时左右;卓越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低于10000小时。

他将这个发现写成论文发表,题目叫做《有目的的训练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网上可以下载到(PDF文件,5.31MB)。

三、

2008年,畅销书作家Malcolm Gladwell,将这篇论文写进了他的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他概念化了原始论文的结论,宣称存在一个"10000小时规则"(10000 hour rule),即成功至少需要10000个小时的投入。

走红之前,甲壳虫乐队在酒吧中演出过10000个小时。

创立微软公司之前,比尔·盖茨编程超过10000个小时。

画家毕加索、音乐家莫扎特、篮球运动员乔丹,都有超过10000小时的训练。

......

这本书出版后,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

四、

2009年,一位名叫Dan McLaughlin的人,读到了这本书。

他是一位商业摄影师,但是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他想要改变人生。这本书启发了他。

30岁生日的那一天,2009年6月27日,Dan 决定辞职,开始为变成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而努力。

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打过高尔夫球,甚至对这项运动都没有太大兴趣。他的计划是,辞职以后,每天练习6个小时,一周练习6天,坚持6年,总计超过10000个小时,然后成为职业选手。

他把这称为"Dan计划"。

五、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了。Dan的父亲和姐姐,都认为不可能成功。

但是,Dan不理会。为了保证想法能付诸实施,他积攒了10万美元,并且把房子出租出去,以便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2010年4月15日,他开始日复一日地练习,每个小时都做好记录。

一个普通人,能不能放弃现在的人生,重新开始另一种人生?Dan就在做这样一个试验,一个从未有人做过的试验。

在这样的年龄(30岁),没有任何基础,从零开始练习,坚持6年,一开始就做好详细的统计,并且按照科学的方法不断调整,最终成为一个职业选手。

他能成功吗?

六、

Dan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说:

"99%的可能性,我不会成功。但是,这没关系。我的真正目的,是想看看如果不断投入时间,一个普通人可以走多远。"

"如果我能变成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的人生道路就会多出许多选择。这个试验的结果,并不在于我个人的成败。而是让人们看到,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如果我真的在某项事业上投入10000个小时,我就已经成功了。"

"我在测试人类的潜力。"

他想证明"10000小时规则"背后的思想: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严格的自律和高强度的付出。

成功的秘密,根本不是秘密,那就是不停地做。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的要优秀得多。

七、

Dan建立了个人网站theDanPlan.com,每天更新。

截止今天(2011年4月16日),他已经练习1402个小时,还剩下8598个小时。

他正在用自己的行动验证:即使一个普通的灵魂,只要勇于追求和拼搏,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完)








发自我的 iPhone

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江姐的热潮

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江姐的热潮
2011-05-03 19:44

       自从重庆师范大学28名女大学生扮江姐,通过参观渣滓洞监狱等方式,让年青一代了解江竹筠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此精神迅速得到发扬光大,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江姐的热潮。特务们纷纷把女同志给捆绑起来,并对其进行了鞭抽拷打,享受起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得到了深刻的红色教育。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增长知识和积累宝贵的经验,更好的为革命工作服务。

      下图为特务们纷纷把女同志给捆绑起来,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得到了深刻的红色教育。





        经过捆绑女同志,身临其境扮江姐,深刻体验了江姐英雄事迹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情绪也感染了男裆猿们,纷纷要求参与体验。为了照顾男同志们的急切需求,这回轮到男同志们亲身体验身临其境了。想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割命没有不流雪的,所以割命不怕流雪,同志们义无反顾地痛并快乐地翻刺床。


        领道们组织起人员义演江姐与特务的斗争经历,深刻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得到了深刻的红色教育。这天江姐为组织送信,感觉不对劲。


想起这信对组织重要性,江姐义无反顾的向前走。


突然两个特务窜出,挡住了江姐的去路。


两个特务不由分说地就对江姐实行抓捕,江姐拼死抵抗。


江姐敌不过人高马大的两男特务不得己被捆绑起来了


江姐被两特务押送到一个牢房


特务对江姐威逼利透,希望江姐交代出组织的秘密。


利诱面前江姐不为所动,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抵抗。

利诱无效后,特务对江姐进行了鞭抽拷打。


鞭抽不能使江姐屈服,特务们使用坐老虎凳的酷刑。


老虎凳也不能让江姐屈服,特务竟使用钉竹签的酷刑。

所有酷刑都使用了江姐仍不屈服,特务们不断鞭抽江姐。


在特务们用酷刑不断折磨之下,江姐晕过去了。


扮江姐很受伤。不仅表现出来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而且感受到了江姐的疼痛。



让我们都看到了江姐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发自我的 iPhone

各校校训大比拼

来自: Initiative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北京理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华北电力: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汕头大学:创新、求实、勤奋、团结; 
   
  华东交大:团结、严谨、求实、勤奋; 
   
  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兲朝就是这样创新求实的。








发自我的 iPhone

关于拉登之死的中国式投票与讣告

来自  凤凰网

来自:puff 1984 -
【塔利班基地组织就本拉登被害身亡发布的讣告】

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组织中央委员会 

前阿富汗塔利班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前阿富汗塔利班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流亡) 

前阿富汗塔利班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阿富汗基地组织中央政治局

告全党全军全阿富汗各族人民书 

  
阿富汗国塔利班中央委员会、塔利班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前阿富汗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阿富汗国塔利班中央军事委员会极其悲痛地向全党全军全阿各族人民宣告: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伊斯兰教和被压迫穆斯林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阿国塔利班组织中央委员会主席、阿国塔利班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阿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本拉登同志,在革命后经过多方精心轰炸,终因寡不敌众、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二零一一年5月1日零时十分在阿富汗某山洞逝世。 

本拉登主席是阿国塔利班党、阿国塔利班共军、阿富汗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英明领袖。拉登主席领导塔利班党同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尖锐复杂的斗争,战胜了阿凡提、阿里巴巴、辛巴达等的机会主义路线,在伊斯兰文化大革命中,又战胜了默罕默德等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使塔利班党在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拉登主席的领导下,阿国塔利班党经过曲折的道路,发展成为曾经领导着阿富汗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伊斯兰原教旨极端主义政党。 

在新伊斯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拉登主席根据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阿富汗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规定了伊斯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创建了阿国塔利班共军,指出了阿国武装夺取政权,只能走建立山村根据地,以山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而不能走别的道路。他领导阿党阿军阿国人民,用人民战争推翻了帘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了伊斯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体大胜利,创建了阿富汗人民共和国。拉登主席领导的阿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东方和世界的形势,为被压迫伊斯兰民族和被压迫穆斯林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原教旨主义革命时期,拉登主席全面总结了国际伊斯兰极端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深刻地分析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原教旨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还存在亲西方阶级和宗教斗争,作出了亲西方阶级就在塔利班党内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塔利班原教旨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制定了塔利班党在整个原教旨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拉登主席的原教旨主义革命路线指引下,阿党阿军阿国人民乘胜前进,夺取了原教旨主义革命和原教旨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特别是伊斯兰原教旨文化大革命、批佛批基督的伟大胜利。在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阿富汗人民共和国坚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巩固塔利班专政,这是本拉登主席对于当代所作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贡献,同时,为国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反修防修,巩固塔利班阶级专政,防止亲西方主义复辟,建设原教旨主义,提供了新鲜经验。 

阿国人民的一切胜利,都是在拉登主席领导下取得的,都是本拉登思想的伟大胜利。本拉登思想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阿富汗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本拉登主席总结了国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中的革命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丰富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理论宝库,给阿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方向。他以原教旨主义革命家的雄伟气魄,在国际原教旨主义运动中发动了批判以美修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的伟大斗争,促进了世界伊斯兰革命事业和各国人民反帝反霸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本拉登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根据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同国内外、党内外宗教敌人的长期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塔利班革命运动的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阿富汗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贡献给了全世界被压迫伊斯兰民族和被压迫穆斯林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事业。他以原教旨革命家的伟大毅力,同美军导弹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山洞中继续领导了全党全军和全国的工作,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为阿国人民、为国际穆斯林和全世界革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是永存的。他赢得了阿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衷心的热爱和无限的崇敬。 

本拉登主席的逝世,对阿党阿军和阿国各族人民,对国际伊斯兰革命和各国革命人民,对国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的逝世,定将在阿国人民和各国革命人民的心中,引起极大的悲痛。塔利班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 

我们一定要继承拉登主席的遗志,坚持以宗教斗争为纲,坚持塔利班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塔利班党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我们一定要继承拉登主席的遗志,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紧密团结在塔利班党中央的周围。要在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按照培养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坚决执行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 

我们一定要继承拉登主席的遗志,巩固塔利班教士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伊斯兰宗教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热情支持原教旨主义新生事物,限制亲西方资产阶级法权,进一步巩固我国的塔利班阶级专政。我们要继续开展宗教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我们一定要继承拉登主席的遗志,坚决执行拉登主席的建军路线,加强军队建设,加强民兵建设,加强战备,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入侵之敌。我们一定要解放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和埃及、突尼斯。 

我们一定要继承拉登主席的遗志,继续坚决贯彻执行拉登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和政策。我们要坚持伊斯兰国际极端主义,加强塔利班党同全世界真正的伊斯兰主义政党和组织的团结,加强阿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联合国际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把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我们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我们一定要继承拉登主席的遗志,努力学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本拉登思想,刻苦攻读可兰经著作和本拉登著作,为彻底推翻西方资产阶级和一切非伊斯兰宗教,用塔利班阶级专政代替西方专政,用原教旨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为把阿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伊斯兰主义国家,争取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为最终实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而奋斗。 

我们一定要坚持从阿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宗教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或多院制,绝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不搞基督教,不搞天主教 佛教 道教 飞天面条教,总之不搞其他一切教,阿富汗国特色伊斯兰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夯实了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法律根基,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阿国塔利班党始终成为阿国特色宗教极端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伊斯兰人民手中,确保宗教独立、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各伊斯兰民族大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永远沿着阿国特色伊斯兰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本拉登同志是伟大的穆斯林原教旨极端主义者,伟大的伊斯兰圣战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伊斯兰世界伟大的爱教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阿国塔利班群众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是阿富汗塔利班、塔利班共军、阿富汗塔利班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阿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战无不胜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本拉登思想万岁!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阿富汗国塔利班党万岁!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本拉登主席永垂不朽!








发自我的 iPhone

按马云的讲法,他们也可以说……

尽管我始终觉得马云既善于作秀,在价值观等问题上又很虚伪(参见《马云的公开信》),但他在4月27日由淘宝组织的媒体沟通会上的讲话还是又一次震撼了我,马总慷慨地说:

"淘宝就像一面镜子,告诉你假在哪?不是把镜子打碎了,麻子就不在了。我们告诉你麻子在这,只是谁该采取行动,谁该承担责任,谁该去努力。今天把淘宝灭了,只是把那个镜子灭了,你以为就没有假货了?我们只是一家公司,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明知道这是一个骗子,我们明知道这家伙就是在造假,我们没有一点办法,我们没有办法把他关起来,我们不能把他投进监狱,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按亲爱的马云同志的讲法,李彦宏也可以说:

"百度就像一面镜子,告诉你盗版在哪?不是把镜子打碎了,麻子就不在了。我们告诉你麻子在这,只是谁该采取行动,谁该承担责任,谁该去努力。今天把百度灭了,只是把那个镜子灭了,你以为就没有盗版了?我们只是一家公司,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明知道这是一个小偷,我们明知道这家伙就是在盗版,我们没有一点办法,我们没有办法把他关起来,我们不能把他投进监狱,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马云的好朋友牛根生也可以说:

"蒙牛就像一面镜子,告诉你毒奶在哪?不是把镜子打碎了,麻子就不在了。我们告诉你麻子在这,只是谁该采取行动,谁该承担责任,谁该去努力。今天把蒙牛灭了,只是把那个镜子灭了,你以为就没有蒙牛了?我们只是一家公司,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明知道这是有问题的奶源,我们明知道这家伙就是在添加三聚氰胺,我们没有一点办法,我们没有办法把他关起来,我们不能把他投进监狱,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甚至远在非洲的卡扎菲也可以说:

"利比亚就像一面镜子,告诉你专制在哪?不是把镜子打碎了,麻子就不在了。我们告诉你麻子在这,只是谁该采取行动,谁该承担责任,谁该去努力。今天把利比亚灭了,只是把那个镜子灭了,你以为就没有专制了?我们只是一个小国,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明知道这就是"五不搞"的结果,我们明知道这就是极权,我们没有一点办法,我们没有办法把它废掉,因为宪法没有给我们这个权利。"

非特别注明,本博客文章均为原创,如需转载,烦请注明:转载自武城路下段

并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本文链接地址为:http://dharmasong.net/2011/04/272.html








发自我的 iPhone

2011-05-07

本.拉登列传

拉登本名奥萨马,拉登为族姓,其父阿瓦德。祖籍大夏,世为梓人。阿瓦德徙大食,凡营造宫室楼宇,尽极巧妙,莫不称帝意,甚厚之。大食国富,未几阿瓦德积百亿金,与皇族过从甚密。阿瓦德有子五十二人,拉登行十七。诞时异香扑鼻,大星掩月,有伊玛目曰:此子非常人也,命数凶险异常。成则九天之上,败则九地之下。

拉登少时为游侠儿,好纵马田猎,喜技击,心慕李小龙。及长,尝操祖业,获利甚丰。然终日揪然不乐,爽然若失。初,罗刹国犯吐火罗,杀伤无算。土人无可御者,求助于大食诸部。拉登慨然应诺,召健儿数千,倍道兼程,左手可兰,右手火铳,直入吐火罗。时罗刹有火器曰坦克,置火炮于铁车之上,前进后退,莫不如意。偶一发炮,可击千步之外。凡有触者,皆成焦土。拉登乃引军退去,攀援而上,藏身巨石之间。吐火罗多山,坦克至之无可用也。拉登众精于弹丸之术,多有杀伤。战事胶结,罗刹军甚苦。后罗刹军又有铁鸟,号直升机。可飞旋空中,又配以连发火弩,威力惊人,拉登众死者太半。美利坚有宿老名查理者,暗以百亿金助之。复赠异型火铳名毒刺千部,以之击直升机,应声而落,罗刹军为之色变。三月后,罗刹退军,时人尊拉登为长老,又呼狮子,声名日隆。战事既了,拉登返大食,益为皇室所重。

代表元年,黑衣大食与科威特争利,竟成刀兵之祸。科威特国小势弱,一夕被克。大食乃兴仁义之师,伐民吊罪。时黑衣大食拥兵百万,大食帝深畏之,乞兵于美利坚。拉登闻之,怒发上冲冠,谏之曰:黑衣大食者,兄弟也;亚美利加者,豺狼也。今兄弟倪墙,吾等义师一出,阿拉伯诸部必云响影从,百姓食箪浆壶以迎,解民倒悬只在顷刻之间。何以引狼入室,踞先人之地,宁有是者乎?!帝不听,曰:"孤意已决,再有谏者,杀,无赦!"拉登谏之者三,帝怜其忠悯,宥之者三。乃出兵,旬日克之,逐黑衣大食数百里。后果如拉登所料,美利坚军屯科威特,不做东归之想。拉登大怒,聚大食死士数千众,号阿凯达,欲图美利坚。

美利坚多飞艇,可载百人,重千吨。代表六年,拉登阴遣阿凯达死士十数名入美,学飞艇操控之术。死士专修起飞之术,于降落之术则不甚了了,教官深异之。代表八年九月十一,拉登命死士起事。俄而夺飞艇四,以艇击楼,破双子塔,死千数人,寰球耸动。美利坚立国凡二百余载,素御敌于国门之外,未尝有外敌入境之事。今拉登入境杀人,实奇耻大辱也。美酋布什怒甚,悬金两千五百万,有斩杀者封万户。又昭诸国:非敌即友,请速决之。王师爪牙凶猛,恐有误伤。诸国汗不敢出,皆以拉登为敌,唯美利坚马首是瞻,于五洲七洋之间索拉登甚急。

拉登遂远避吐火罗,土人与拉登有旧,多为藏匿。美军徒糜兵力,一无所获。拉登又善营造,多发深穴,宴坐其中。穴内交通纵横,密若蛛网,出口甚众,拉登一夕数易其席,行踪莫测。拉登尝为千金之子,锦衣玉食,然栖身岩洞,亦可甘之若贻,从人皆感泣,益膺服之。和谐七年,美军得密报,围拉登于伊斯兰堡。激战三刻,拉登寡不敌众,遂死。或云,拉登于七日前中炸弹身死。美军得其尸,验之。以穆斯林之礼,葬之大海。

大史公曰:夫以一人之力,周旋于罗刹、美利坚、黑衣大食诸国,其死无非旋踵之间。而拉登竟从容纵横海内十数载,固一世之枭雄也。然拉登杀戮过重,毁伤过甚,又拘泥古法,欲依可兰建国于地下,其败可以见矣。

饭否

鲜花总会长出来,不在墙这边相见,就在墙外面思念。请使用E-mail订阅《槽边往事》:订阅地址

国内访问地址:www.hecaitou.com

饭否个人地址:和菜头








发自我的 iPhone

我只问三个问题

本·拉登老师,在过去10年一直是悬在美国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搞的美国人很不爽,两任总统都把抓住本·拉登作为任职期间的十大任务之一。终于,美国花了10年时间,耗费数以亿计的军饷,在今年5月1日,将拉登搞定。那么,美国是如何发现并处死本拉登的?至少美国媒体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很多细节都值得推敲。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奥巴马为连任上演的一出戏。为此,中央电视台记者芮成钢以第一时间连线采访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他只问了三个问题,便让拉登之死的谜团昭然天下。

芮成钢:奥巴马先生,您好,如果您还有印象的话,我是上次在韩国G20峰会上采访您的中国记者……
奥巴马:哦,我记得,你是那个三个代表的记者。

芮成钢:谢谢您还记得我。
奥巴马:我当然记得,因为我遇到的记者中没有人代表别人问过问题,因此我记忆犹新。

芮成钢:今天连线采访想必您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全世界都关注的本·拉登之死,我想代表……
奥巴马:OK,很熟悉的开始,你这次又是三个代表?

芮成钢:是的,作为地球村的一名村民,可能随时都会受到恐怖主义者的攻击,我想我有资格代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问您一个问题:本·拉登确实被发现并处死了吗?
奥巴马:哦,我马上就要竞选下一任总统了,在这时候我可不敢开玩笑。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本·拉登已经死了。在这个地球上不会再出现另一个本·拉登,哪怕和他长得相似的都不会出现。

芮成钢:第二个问题我想代表中国人问,或者说代表三亿多中国网民问一个问题,在我们知道拉登死讯之后,大家都很关注美国和巴基斯坦是通过什么方式发现并处死拉登的,要知道,你们抓他抓了10年。
奥巴马:从前一任总统小布什先生开始,就把抓住本·拉登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这意味着一个美国总统有义务去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只是布什总统比较笨,一直没有抓到。我上任以来,一直和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研究对付拉登的办法,但是你知道,拉登非常狡猾,也很聪明,他知道美国人用什么方式对付他,所以他总是在我们下手之前先一步逃走,为此我们付出很大代价。在我们否定了诸多不太现实的手段之后,我和中央情报局一度想放弃抓本·拉登,抓拉登比我竞选总统还要难。直到2009年11月我第一次访问中国之后。

芮成钢:中国之行给您带来什么启发?
奥巴马:你们中国有句俗话: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我是带着改善中美关系访问中国的,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么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的变化让我感到吃惊,我一直好奇它是如何发生这样巨变的,中国之行让我找到了答案。

芮成钢:这个答案是什么?
奥巴马:拆迁。

芮成钢:拆迁?
奥巴马:是的,中国人很勇敢地用推土机把所有破旧的建筑和耕地推掉,建起一片片更现代化的设施,真像我们70年代的美国。回美国的时候,我坐在飞机上向下看,这么伟大的国家,他们可以把破旧变得现代,这是推土机的力量。

芮成钢:对不起,奥巴马先生,您有点跑题,关于拆迁的内容我们台是不让报道的,我们还是说怎么抓住拉登的。
奥巴马:我一直在说这就是我中国之行找到的答案。拆迁,只有用拆迁的方式才能抓到本·拉登。要知道,不管是阿富汗还是巴基斯坦,他们都有很多复杂、破旧的建筑,一旦拉登藏匿在这里面,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你们中国的拆迁方式启发了我,我和中央情报局专门研究过中国的拆迁,这种地毯式清除可以让任何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家园,只要他从家里走出来,我们总是能发现的,本·拉登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从今年开始,在巴基斯坦搞了一次大规模拆迁行动。哦,不幸的拉登先生,被我们发现了。

芮成钢:最后我还要代表巴基斯坦人民问一个问题,你们这种用拆迁的方式侵犯了巴基斯坦人民的财产权、居住权甚至人身安全,就是为了抓住一个你们认为的恐怖主义分子,这样做如何对巴基斯坦人民交代?你们不是一贯主张尊重人权吗?
奥巴马:是的,这的确是个问题,一开始我们动用了美国陆战队和巴基斯坦部队,但是四个月下来,没有任何进展,因为这些士兵不忍心去拆除当地居民的建筑。最后我想到了中国各地的拆迁办,你们好像有这样的一个组织,我们雇用了三百名中国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他们非常专业、效率非常高,所到之处,不管巴基斯坦民众用什么样的抵抗方式阻止拆迁——跳楼、服毒、自焚,他们都毫不含糊,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皆夷为平地。我本来计划用两个月的时间抓住本·拉登,但是你们的拆迁工作者太训练有素了,甚至在五一假期都要加班工作,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把几百平方公里的巴基斯坦村镇拆除,果然,我们发现了拉登。

芮成钢:我真没想到,中国在反恐方面还做了一份贡献。
奥巴马:是的,那么,我能代表一下美国人民吗?我想代表全体美国人民感谢中国的拆迁办三百名工作人员,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授予他们"荣誉反恐推土机"称号。








发自我的 iPhone

博客歸檔

標簽

搜尋此網誌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