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大家都关注中國GDP的超高速增长,但一般人却很少注意到中國税收的超超高速增长。2010年,中國GDP增长了10.3%.但中國财政部数据却显示,2010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同比增长23%.对比近10年来中國税收和GDP增幅数据不难发现,中國税收再以两倍于GDP的速度飞涨。这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第一,中國人民的税负越来越重。用"政府的全部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表征一个国家人民的税负。依照中國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國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的计算,中國政府的全口径收入(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已经从1998年的1.73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0.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20.4%上升到2009年的32.2%.其中,2007年和2009年的宏观税负水平也分别达到了31.5%、30.9%.不久前,中國社科院财贸所的财税权威专家又计算出,2010年中國政府的宏观税负又进一步增加到34.5%."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低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较宜为13%左右,中上收入国家应该是23%左右,高收入国家是30%左右。中國目前还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宏观税负却已经达到了34.5%"。难怪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把中國列为世界税负痛苦指数第二的国家。
除了日益剧增的各种税收,中國人还要承担各种隐形的负担。比如,个人、企业会被强制性征收各种各种的"费"。"税收"进入国库,"费收"则往往形成各种部门利益、地方政府的非税财政收入。这些都侵蚀着共和国的肌体,滋生出各种各样的腐败和不正义。
第二,国富民穷。根据中國社科院李志宁教授的估算,占 GDP 1/4 的工资加福利,养活了99%的民众;GDP 的1/3 是腐败成本,被1%的人掌握。社会财富是由老百姓创造的,国家通过征税拿走了财富蛋糕的大头儿。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分析: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1.2倍。与美国做一下横向比较,更可以看出中國税率之高。2010年,中國财政收入是83080亿元,合1.262万亿美元,GDP是6.475万亿美元,而美国该年的财政收入为1.6万亿美元,GDP为14.52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意思呢?中國的财政收入占到了美国的79%,但国内生产总值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税收增速远超GDP增速导致了什么后果呢?"中國人勤劳而不富有",中國政府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政府!政府里的老爷们不仅锦衣玉食,还有钱包二奶、三奶……n奶,到处出国旅游。
第三,内需不足,妨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國目前的税收体制是传统计划体制遗物的最后堡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权力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形成了所谓"国家得大头,集体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分配格局,并美其名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实际上是"只有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由于国家不顾一切地去扩大税基和税额,尽量让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个人利益的最小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税收增长长期大大高于GDP增长,造成企业活力不足、内需消费不足。
中國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不是源自中國的内部需求,而是严重依赖出口贸易。中國经济是一种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本身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比如它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变化决定着着外向型经济的兴衰。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依赖单纯的外向型经济成为发达国家,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健增长必须建立在其强健的内部需求的基础上。
近些年来,尤其2008世界经济危机以后,中國也希望实现经济"从出口主导到内需拉动"的战略转型。但老百姓手里没有钱,恶劣的社会保障体系无以保障民生,银行户头上仅有的几个钱还是意外情况下保命用的。
第四,社会矛盾激化。中國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不断攀高,但贫穷问题无法解决,民众的幸福感不断下降,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成为压在中國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民生的艰难催生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前些年,中國社会科学院总会统计"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比如2003年是五万多起,2005年就增加到八万多起,但后来干脆就不公布这个数字了。据说现在已经达到十万起了。
中國的财政能力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国民工资增幅又远远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拿财政收入的65%养全国7500万"吃财政饭"的人,官民比例高达1:1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2010年的《新闻1+1》节目中透露,政府公务员仅"三公"消费就高达9000亿元。这个数据比较抽象,可以找几个数据与其对照一下: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6千万人受灾,中央拨款1.6亿,并号召捐款;2010年,江西特大暴雨22万人受灾,赣州紧急拨款60万人民币;2010年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说,全民免费医疗每年需1600亿,中國目前不具备这个经济实力。
第五,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国富民穷的分配格局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最终将导向计划经济的回归。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越来越多的资源为政府所掌握的时候,家庭和企业所能掌握的资源就越来越少,政府配置资源就是常态。而在缺乏应有约束的条件下,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就是必然结果。这不仅将导致整个社会对官本位的崇拜,还将影响到中國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有些人要求人们"正确理性看待中國的'国富民穷'"。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甚至说:中國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国际上仍偏低。那么,中國收了那么多税收做什么用了呢?答案是:"社会管理"上,也就是对社会不满人士进行鎮壓,维稳。《财经》杂志2011年第11期《公共安全账单》披露:根据财政预算,2011年中國公共安全预算为6244.21亿元,高于国防预算的6011.56亿元。国防和维稳经费两项,占到全年财政收入的13.66%(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计划为89720亿元)。
在西方国家,高税负意味着高福利。中國的税收虽然高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但享有国家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中國人却只是少数人,更多的人没有享受任何国家给予的福利或享受到少到不能再少的福利。据有关数据,中國的社会保障支出大概占到国家财政的12%左右,甚至低于印度、孟加拉以及非洲很多比我们贫穷的多的国家。而西欧、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却有高达45%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美国用于社会保障的钱也占到了其财政的1/3
国家为什么要收税?收税的合法性依据是什么?倘若说,老子有枪,这是国家政权的需要,那么,这种理由和土匪收保护费没有什么区别。中世纪,英国国王为了维持其奢靡、堕落的生活,就用征税加强自己的收入。英国人民愤然起身加以抵制。斗争的结果,英国国王被迫签署了《大宪章》。从此,英国国王课税,必须征得人民同意,经过议会批准程序。有分析人认为,中國税收立法权与税收使用权被政府垄断,普通民众的征税同意权与用税决定权被剥夺。
来源: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1911
作者:信力建
中国报道周刊, 2011-07-28.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税收增速远超GDP增速意味着什么?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经济随想.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 谁能代表中国纳税人的权利? (0)
- 请为中产减负 (0)
- 血色税收 (9)
- 老婆,快出来看发改委 (0)
- 美国的收入所得税 (0)
- 纳税的重担 (0)
- 纳税人,说出你的权利 (0)
- 穷人的税负比富人高 (3)
- 穷人存钱,富人借钱——利息税成穷人税 (1)
- 税收过度增长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7)
- 税制变迁映射中国道路 (0)
- 税不可漏,富不必仇 (0)
- 税·义务与权利 (1)
- 政府"征税意识"再思考 (0)
- 收取"呼吸税"简直是"谋财害命" (11)
- 我们到底交了多少税? (1)
- 实施新税法,国家财政每年减收千亿元吗? (4)
- 呼吸税——改革精英最后的掠夺 (12)
- 减负,想说爱你不容易 (0)
- 减税是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前提 (0)
- 减税才是最好最直接的加薪 (4)
- 减税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4)
- 全球税,抑或地区税 (0)
- 低廉的著作权,沉重的稿酬税 (0)
- 为什么我们的后脖子总是有凉风 (0)
- 中国有不纳税的人吗? (8)
- 中产万税 (0)
- 个税征收严重"缺位"的思考 (0)
- 三亿多"中产阶级"为何消失了? (0)
Steven Five/麒名合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